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
-
待秋:
用墨要能潤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
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寫之則活!笔,就是磨得很濃。然后蘸水寫,就活了。光用濃墨,把筆裹住早年聞張栗庵師說:“字之黑大方圓者為枯,而干瘦遒挺者為潤!闭`以為是說反
(03-16 12:57)
回復
-
待秋:
厚紙用墨要帶水,薄紙、皮紙要用焦墨寫。
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中巧。
會用墨就圓,筆畫很細也是圓的,是中鋒。
(03-16 12:57)
回復
-
待秋:
懷素能于無墨中求筆,在枯墨中寫出潤 王鐸用干筆蘸重墨寫,一筆寫十一個字,別人這樣就 把墨放上去,極濃與極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沒得
笪重光論用墨:磨墨欲濃,破水寫之方潤。
(03-16 12:57)
回復
-
待秋:
寫字要有墨法。濃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濃墨少的問題。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03-16 12:56)
回復
-
待秋:
做學人還是為了做真人。
藝術家必須是專同假、丑、惡作對的真人,離開真、善、美便是水月鏡花。
(03-15 12:40)
回復
-
待秋:
學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識的深淵,保持恒溫,泰山崩于前面不變色,怒海嘯于側而不變聲。有創(chuàng)見,不動搖,不趨時髦,不求藝外之物。別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談藝術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探索人生。
(03-15 12:40)
回復
-
待秋:
做人著重立品,無人品不可能有藝品。
做學人,其目的在于運用和利人。
(03-15 12:40)
回復
-
待秋:
做學問要踏實,不為虛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應酬,要學點真東西。
不要學名于一時,要能站得住,要站幾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虛名,功夫一點沒有,虛名幾十年云煙過去了。
搞藝術
(03-15 12:39)
回復
-
待秋:
做學問要踏實,不為虛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應酬,要學點真東西。
不要學名于一時,要能站得住,要站幾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虛名,功夫一點沒有,虛名幾十年云煙過去了。
搞藝術
(03-15 12:39)
回復
-
待秋:
學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樣的人,就寫什么樣的字,學會做人,字也容易寫好。
學問不問大小,要學點東西,不要作假,要在實踐中體會,到了一定階段就會有體會,受益。
(03-15 12:38)
回復
-
待秋:
待人以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驕戒躁。
與朋友交必能盡言,揚善改過,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與同惡也。
(03-15 12:38)
回復
-
待秋:
一、談品格
要踏實,不要好高騖遠,要多讀書。
(03-15 12:38)
回復
-
待秋:
一件書法作品的“美”,縱然會先作宏觀方面的考量。但從微觀角度看,用筆則具有主導的作用。用筆精到者謂之大家,多敗筆者謂之小家。這個道理,我們應該明白無疑。雖然,當今書壇盛出行草書,然而細細看來,凡是延續(xù)
(03-14 05:33)
回復
-
待秋:
就用筆而論,古賢二王、智永、虞世南、顏真卿、蘇軾、張旭、懷素等大家們的用筆,都是盡善盡美的,而小家們則未必,常常多有敗筆。
(03-14 05:32)
回復
-
待秋:
界,想把字往美處寫的人實在不多了,這并不令人費解,學古學不會,寫今寫不好,那怎么辦?只能往歪了、往邪了整。
我以為,盡管書法審美觀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但書法對于用筆、結體和章法的要求,應該是始終如
(03-14 05:32)
回復
-
待秋:
論及書法欣賞與批評,筆者不得不要說,現(xiàn)時的書法品評觀和價值觀,在某種意義上說,確實比較模糊。比如,現(xiàn)在有些人喜歡寫丑書,竟相丑化,有意為之,把字寫丑了,居然還稱之為“大家”,而且還互相吹捧,“蔚然成風
(03-14 05:31)
回復
-
待秋:
學習書法,一靠天分,二靠勤奮,三靠悟性。天分是睿智聰慧,是先天所有,也是后天所修。勤奮是刻苦鉆研,是堅忍不拔的意志。悟性是遷想妙得,是學識修養(yǎng)之積累。三者皆優(yōu),自會心手相應,心手相發(fā),隨性所適,處處得
(03-14 05:30)
回復
-
待秋:
“功”者事也,“性”者理也,一則學無止境,一則藝無止境。學人當戒自滿,當思日新。古人云:“見不盡者,天下之事;讀不盡者,天下之書;參不盡者,天下之理”。因此,大凡“奢言個性”而輕“修道”者,終不免流于
(03-14 05:30)
回復
-
待秋:
那么什么是“功”呢?“功”就是筆墨功夫。什么又是“性”呢?“性”就是寫字人的學識修養(yǎng)。學書法,二者不可偏一!肮Α笔侨,是師承,是書之本源!靶浴笔浅,是繼承出新,是學而有成。
(03-14 05:30)
回復
-
待秋:
明代大書法家祝允明曾說:“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此句,可以說是書法學習的經(jīng)典之說。
(03-14 05:29)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