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廬隱:與冰心齊名,嫁有婦之夫與學生戀愛,最終窮困潦倒難產而亡
廬隱,原名黃淑儀,五四時期涌現(xiàn)出的青年女性作家,她與冰心,林徽因并稱“福州三大才女”。
她的才華能夠與冰心、林徽因相睥睨,但她的人生境遇卻同另外兩人截然不同。
也正是她獨特的人生經歷,才使她寫出一系列反應女性生存困境的作品,被譽為“五四的女兒”。
無論是她的作品還是她的人生都在努力地踐行她的信仰——探尋女性的出路。
相比較從小在愛與幸福下包圍的冰心、林徽因來說,廬隱自出生起就被打上了不幸的烙印。
少時廬隱
1898年,廬隱出生在福州的一個大戶人家,在她之前,母親已經生了三個哥哥,十分想要一個女兒。
可到了廬隱出生時不僅沒有使母親感到欣喜,反而很是厭惡。
因為廬隱出生的那一天,外祖母去世了。
因此母親認定她是“災星”,是她克死了外祖母。
外祖母的死讓母親對于廬隱的出生耿耿于懷,每當母親看到她,就會想起這件事。
為此,母親找了一個奶娘帶她,由于沒有母親奶水的喂養(yǎng),小廬隱又瘦又小,別的孩子會爬會走路時,她還只能在奶娘懷里。
更不幸的是3歲時她得了很厲害的熱病,身上長滿了疥瘡。
小廬隱因為瘙癢總是哭鬧,使原本就不喜歡她的母親更加厭煩,父親也嫌她太吵。
商議后,夫婦倆決定把小廬隱送到鄉(xiāng)下。
就這樣,廬隱離開了黃家來到了鄉(xiāng)下奶**家。
在奶**悉心照料下,廬隱的病竟然奇跡般地治好了。
廬隱
后來她天真地以為鄉(xiāng)下就是她的家,奶娘就是她的娘,奶娘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哥哥姐姐。
直到6歲那年,父親謀得一官半職到長沙當縣令,想起還有個在鄉(xiāng)下的女兒,便領了回來,舉家乘船到長沙。
但廬隱卻覺很陌生、害怕,不由得又哭又鬧,父親嫌她哭得鬧心,便嚇唬她:“如果你再哭就給你扔江里喂魚!
可她越哭越兇,后來在家中仆人的求情下,廬隱才躲過一劫。
本以為回到家后廬隱能夠快樂地長大,可不久父親去世,母親只好又帶著幾個孩子投奔娘家。
轉眼間廬隱到了上學的年紀,但母親卻不愿意出錢送她去學堂。
廬隱便跟著舅母在家學習《三字經》,舅母每天將她鎖在屋子里,背不會就用鞭子抽打,不準吃飯。
廬隱在《海濱故人》中回憶:“小時候常用舌頭把窗紙?zhí)蚱,看窗外的哥哥姐姐們玩耍,哥哥笑她也跟著笑,姐姐不小心從假山上踩空,她也跟著心疼。?/div>
廬隱
后來在哥哥的爭取下,廬隱被送進了收費最低的慕貞女子學院學習,從學院畢業(yè)后,母親本想讓她輟學。
可是在廬隱的堅持下,哥哥說服母親,倘若廬隱能考上高小便讓她繼續(xù)讀書。
一年后,廬隱考上了高小,這是令全家沒想到的,也使母親對廬隱產生了改觀。
后來國家開辦女子大學,廬隱進入北京師范女子大學學習。此時恰逢五四運動的高潮,廬隱也受到了感召,追求女性的解放和自由。
后來廬隱在舅舅家結識了表哥林鴻俊。
林鴻俊也是一個知識青年,兩人有很多的共同語言,不久后林鴻俊提出想和廬隱結婚。
廬隱的母親卻堅決反對,認為林鴻俊只是個窮小子,家境不好,也沒什么才學。
接受過五四洗禮的廬隱卻不能認同母親的看法——以一個人的家境來評判一個人的人品。
為了反抗,她寫了一封信給母親:“我情愿嫁給他,將來命運如何,我都愿承受!
廬隱與家人
廬隱如此堅持,無奈下母親答應了這門婚事,但有一個要求,廬隱大學畢業(yè)后兩人再結婚。
母親因為擔心廬隱結婚以后過苦日子,私下里偷偷贊助林鴻俊到日本留學。
在北京師范讀書的那段日子,廬隱像變了一個人,她參加了許多宣傳女性解放的活動,甚至被推選為學生代表,和大家一起上街游行,一時間成為學校的風云人物。
經歷過五四的感染,她認為女性應當是獨立的、進步的、自由的,不應該只依靠男人和家庭生存,男女應該是平等的,應該有自主選擇愛情和婚姻的權利。
后來林鴻俊從日本留學回來,謀得一個政府職位,他向廬隱夸耀自己的學識、地位、和財富,這使廬隱非常反感。
林鴻俊甚至提出希望廬隱應該做一個賢妻良母,能夠回歸家庭,相夫教子,不要總是拋頭露面,這使廬隱忍無可忍,在家人的反對下,毅然悔婚。
廬隱在北京師范女子大學
不久后她在福州同鄉(xiāng)會結識了北京大學學生郭夢良,郭夢良是一個有理想的年輕人,他創(chuàng)辦《奮斗》雜志,還和廬隱等人共同組織了改良派秘密組織,討論一些社會熱點問題。
隨著兩人頻繁地接觸,了解也越來越多,對于彼此都十分地欣賞,很快便產生了感情。
但在郭夢良來北京讀書前,迫于父母的壓力就已經娶親,雖說他與原配林氏并無感情,但如果廬隱嫁給他,就只能做小。
為此廬隱猶豫了。
郭夢良
郭夢良曾寫信給廬隱勸她放棄自己。
“你我兩人因文學結緣,我欣賞你的才學,我們是志同道合的好戰(zhàn)友,我知道你對我的情感,我又何嘗不是?可我并非良配,我早已深陷泥潭無法脫身,如今已無能為力,不希望你也同我跳進這泥沼,還望你能另覓佳偶!
收到信的廬隱泣不成聲,她將信讀了一遍又一遍,做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
作為五四的新女性,倘若自己因為包辦婚姻放棄自己所追求的愛情,與那些舊式女子又有何區(qū)別?
廬隱決定為愛沖破世俗的桎梏,她告訴郭夢良:“只要我們有愛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緊。”
她向郭夢良提出唯一一個要求:她要和原配林氏平起平坐,享受同等的身份和權利。
郭夢良答應了。
1923年,廬隱與郭夢良在上海一品香旅社舉行了婚禮。
廬隱
這一行為在當時引起了文壇甚至整個社會的震驚。
廬隱的母親也因為女兒甘愿“做小”,受盡親朋好友的白眼和嘲諷,最終抑郁而亡。
兄弟姐妹也同她斷絕了關系。
面對友人的不理解,母親的離世,廬隱決心一定要把生活過好證明給所有人看。
剛結婚的那段日子,郭夢良忙著他的事業(yè),廬隱在學校教書,并利用剩余的時間開始創(chuàng)作,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可后來郭夢良的父親生病,兩人被迫回到福州老家照看,在這里,她真正體會到了“做小”的苦楚。
婆婆整天要求她做許多下人做的活,洗衣做飯、端茶倒水,吃飯時不能和丈夫同桌。
甚至廬隱在晚上點燈寫作,婆婆竟然斥責她晚上點燈浪費燈油。
廬隱作品《一個情婦的日記》
就連原配林氏也看她不順眼,常常挑她的毛病,對她使正室夫人的脾氣。
郭夢良雖然心疼,但也不好忤逆母親,便總是寬慰她忍一忍,回上海就好了。
這些都使她覺得失望,她追求的理想婚姻是平等的、自由的,可如今她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好在不久后兩人重回上海并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李薇萱。
孩子出生后,廬隱不得不把一部分重心從工作上轉移到家庭上,每日做著家庭主婦的活計。
她曾在給程俊英的信里提到:“我現(xiàn)忙于洗尿布,忙于柴米油鹽,而收入甚微,不得不精打細算。營養(yǎng)不良,我們身體都欠佳。啊,這就是人生!”
1925年,她重新投入了創(chuàng)作,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寫出了《海濱故人》。
書中的露莎便是她的真實寫照,她呼喊著自由,帶著一腔熱血踏進社會,卻一步一步走進封建的牢籠,漸漸地看不清前路在何方。
廬隱代表作《海濱故人》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郭夢良因為腸胃病不幸離世,這對于廬隱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悲痛之余,她知道自己必須堅強,即便是為了孩子。
她獨自帶著孩子打理丈夫的后事,將郭夢良的靈柩送回福州老家,為了不在婆家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她毅然帶著孩子在上海漂泊。
母親、丈夫的接連逝去對于廬隱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在上海的那段時間,廬隱白天除了在學校上課,余下的時間都用來喝酒買醉,甚至還學會了抽煙。
她常常喝得爛醉如泥,被人從黃包車上拉下來。
后來在朋友蘇雪林的勸幫助下,她才漸漸從痛苦的漩渦掙扎出來。
此時的她不再對愛情婚姻抱有期待,只想把孩子撫養(yǎng)長大,專心創(chuàng)作,獨自度過余生。
倘若她就這樣獨自過一生,也算是平安順遂。
白冰扮演的廬隱
怎料天意弄人,一個叫李唯建的青年走進了廬隱的視線,打破了她原本平靜的生活。
一次李唯建去拜訪北大教授林宰平,無意間看到桌子上廬隱的文章,他不禁對這個女人產生了好奇,便拜托林教授幫忙從中引薦。
第一次見面并不是十分愉快,李唯建因為一些事情耽擱遲到了一會,這使廬隱非常生氣。
后來兩人談話時廬隱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年輕人的思想非常先進,他主張女性解放,女性應該享受與男性平等的權利。
這令廬隱十分的激動。
原來,李唯建的原生家庭也非常的不幸,他的母親因為飽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折磨而死,他對廬隱的觀點十分贊成,也希望女性能夠不再受壓迫。
兩個人常常因為女性的話題聊個沒完,漸漸地李唯建發(fā)現(xiàn),廬隱就是他一直想要尋求的另一半。便對她展開了猛烈地追求。
兩人通過信件傳情,廬隱以“海鷗”為名,李唯建以“異云”為名。
廬隱
李唯建在信中表達自己對于廬隱的情感。
“我愿你把你心靈的一切都交給我,我雖是弱者,但擔負你的一切我敢自夸是有余的!你是我的宗教,我信任你,崇拜你,你是我的寄托!
起初對于李唯建的大膽告白,廬隱是拒絕的。
畢竟他比自己小了足足9歲,還是一個在讀學生,更何況自己結過婚,還帶著個孩子,自是配不上他。
可李唯建卻批評她:“我以為你太注意世人的批評,世人的議論只是一種偏見……我們又何必看重他們的淺見呢?”
李唯建的話令她動搖了。
晚年李唯建
她在回信中寫。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對我人格的尊重和清楚更甚于你的人,換一句話說,我自入世以來只有你是唯一認識我而且同情我的人;因此我愿為你受盡一切的苦惱!屛覀兪秋L和云的結合吧。我們永遠互相感應、互相融洽,那么,就讓世人把我們摒棄,我們也絕對的充實,絕對的無憾。”
1930年,兩人將他們相識一年間來往的68封書信公開出版,命名《云鷗情書集》。
隨后,兩人結婚了,廬隱的第二次婚姻再次震驚了整個文壇。
廬隱與李唯建
可以說,無論是先前的悔婚,還是嫁有婦之夫,或是同比自己小9歲的丈夫結合,一次又一次的選擇都是廬隱以女性的身份用實際行動向整個社會發(fā)起反抗。
婚后,兩人前往東京度蜜月,到杭州賞西湖景,并生下了第二個女兒。
可以說和李唯建的這段婚姻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她創(chuàng)作的高產期,這段時間創(chuàng)作了《東京小品》《玫瑰的刺》《象牙戒指》等作品。
1931年,兩人從杭州移居上海,李唯建在中華書局擔任編輯,廬隱則在友人的介紹下進入工部局女子中學任教,從此開始了她青年時期理想的“三窟”生活:教書、創(chuàng)作、家庭主婦。
生活雖然拮據,但廬隱樂此不疲,她將家中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廬隱作品集
可天妒英才,紅顏薄命。
1934年,廬隱在第三胎分娩時,為了節(jié)省家庭開支,只花了十元請了一位助產士來家中接生,卻不料中途難產,子宮被助產士劃破,導致大出血,等送到醫(yī)院時已經晚了。
即便如此,奄奄一息的廬隱留下遺言:“不要去告那位助產士,告他又有什么用呢?何苦再去造成另一個家庭的不幸呢!”
年僅36歲的廬隱不幸逝世,她的人生短暫而又絢麗,就像她曾說的:“我就是喜歡玩火,我愿讓火把我燒成灰燼!
福州三山陵園名人廬隱雕塑
有人說,倘若廬隱選擇不結婚,她的人生不會如此。
也有人說,她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選錯了人,如果當初她不悔婚,嫁給林鴻俊,她的人生應該是美滿的。
可若是那樣,她就不是廬隱了,那個為了理想和信仰與社會為敵的她。
魯迅曾在《娜拉出走以后怎樣》中寫道:“不是墮落,就是回來!
可廬隱,作為五四的女兒,新一代的知識女性,她憑借自己的努力走出了第三條路:苦苦掙扎、不懈奮斗、獨立自主。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