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的風俗 | |
1 | 人氣日 |
2 | 送蛐蜒蝎子節(jié) |
3 | 老鼠嫁妮 |
4 | 落燈 |
5 | 收燈 |
6 | 針刺日 |
7 | 白虎啟齒日 |
8 | 苗族芒哥節(jié) |
9 | 拉死鬼 |
10 | 鳳崗"珍珠娘娘朝拜" |
正月十七的禁忌 | |
1 | 忌遷居 |
2 | 忌剃頭 |
3 | 忌吵架 |
4 | 忌請醫(yī)生 |
5 | 忌宿娘家 |
6 | 忌遇殯葬 |
7 | 喪家忌拜年 |
1、人氣日
初七、十七、二十七是“人氣日”。天氣好壞予兆今年人的興衰。初七管小孩,十七管中年人,二十七管老年人。這天也要吃餃子。
2、“送蛐蜒蝎子”節(jié)
正月十七、十八也有節(jié)日,叫“送蛐蜒蝎子”節(jié)。過的時間也是晚上,也是在院子里打一堆篝火。但人們不再在篝火上空跳過,也不圍著火舞之蹈之。
3、老鼠嫁妮
“正月十七兒,老鼠嫁妮兒”,是老鼠們的喜慶節(jié)日。民間傳說,玉皇大帝指派貓咪通知;㈦u狗等禽獸上天,按能力資格排座次。精明的老鼠偷聽到貓咪的傳話后,率先跑到南天門等候,糊涂的玉皇大帝見老鼠來得最早,就欽封它為十二生肖之首。貓咪只顧忙著通知別人,等它趕到南天門的時候,十二生肖已經(jīng)排滿,反倒沒有它的位次,自此與老鼠結(jié)下了深仇大恨。
4、落燈
落燈,收燈,本日燈節(jié)結(jié)束,一切彩燈,均須除去,故稱“落燈”。
其中工藝精湛的應(yīng)妥善收藏。把全鄉(xiāng)的龍燈集合在廟里,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焚燒首尾,留下龍身等待明年使用。
食俗:本日吃面。諺語有:“上燈圓子落燈面!
5、收燈
龍燈是燈節(jié)里最盛行的集體游戲,可分為龍首、龍身、龍尾三大部分,龍身是繪有龍鱗的長幅布料,收藏方便,也不容易褪色。本日收燈,把所有龍燈集合到公共地點,如社廟等處,焚燒首尾。
6、針刺日
舊時女子一年之中,耗于女紅上的時間十分長久,本日停止女紅,是為了節(jié)省目力。俗謂“針刺日”,是形容避開針刺的意思。
7、白虎啟齒日
每年正月十六或十七日是驚蟄日又名白虎啟齒日傳統(tǒng)是祭白虎,后發(fā)展為打小人。
8、苗族芒哥節(jié)
農(nóng)歷正月十七,也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xiāng)傳統(tǒng)的“芒哥節(jié)”,四里八鄉(xiāng)的各族男女同胞相邀結(jié)伴前往觀看“芒哥”表演。
9、拉死鬼
正月十七的白府村要迎來該村非常熱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拉死鬼于每年的正月十七晚上舉行。因為村民過春節(jié)都要把死去的親人接回家過年,正月十六送走,他們擔心那些無人祭奠的野鬼、厲鬼留在村中為害,所以十七晚家家點火驅(qū)邪,把死鬼拉出去燒掉。
10、鳳崗"珍珠娘娘朝拜"
正月十七朝拜"鳳崗珍珠娘娘"慶典活動是達濠地區(qū)乃至粵東地區(qū)較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鳳崗媽"是俗稱,名曰"珍珠娘娘",由于靈顯,每年正月十七除村人朝拜外還有成千上萬的外地善男信女前來朝,自古有"鳳崗媽向外客"的俗語。
1、忌遷居、忌更換、洗滌衣被;
2、忌剃頭;
3、忌吵架、罵人;
4、忌請醫(yī)生;
5、忌宿娘家;
6、忌遇殯葬,有的地方習俗正月里忌遇殯葬事。但有的地方以遇殯事為吉利的,蓋因“棺”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有“口彩”可討,主“升官”“發(fā)財”;
7、喪家忌拜年。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