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初八3不吃,財氣不進門!正月初八“聚財日”,這3樣記得提前備好
正月初八 “聚財日”;厮輾v史,正月初八的獨特意義可追溯至古老傳說。相傳,女媧娘娘初創(chuàng)萬物,前七日依次造就六禽與人,而后,在初八這一天,創(chuàng)造了五谷,以解蒼生饑餓之苦 ,自此,正月初八便有了 “谷日” 之稱。這一傳說,賦予了初八祈求五谷豐登、豐衣足食的美好愿景,也為 “聚財日” 奠定了物質基礎,畢竟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糧食富足乃是財富的根基。正如古詩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糧食的豐收,便是財富的積累,是生活安穩(wěn)的保障。
![](https://q8.itc.cn/images01/20250204/a983daedec214685be3191835b972d5c.jpeg)
正月初八又被視為 “順星節(jié)”。在道教與星象文化中,人們認為每個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主宰命運,而正月初八是諸星君下界的日子。古人云:“天人合一,星宿有靈! 在這一天,人們舉行莊重的祭星儀式,希望能得到星君庇佑,賜予一年的好運與財富。祭星時,家中各處點亮 “金燈”,名曰 “散燈花兒”,燈光搖曳,似在與星辰呼應,祈求避除不祥,財運亨通。此等習俗,不僅是對自然天象的敬畏,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https://q9.itc.cn/images01/20250204/a5812255d3eb4f94b5f25e937d1538ff.jpeg)
在民風民俗方面,正月初八的講究更是豐富多彩。這一天,不少商家會選擇開門營業(yè),取 “八” 與 “發(fā)” 的諧音,寓意 “逢八就發(fā)”,愿生意興隆,四季發(fā)財。人們也會在這一天放生,將家中飼養(yǎng)的魚、鳥放歸野外,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 “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shù)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wǎng)罟筍餌所希至” 。
![](https://q5.itc.cn/images01/20250204/c85eb557fdde4a7784459927bd63f16b.jpeg)
放生之舉,體現(xiàn)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伊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fā)達,財富與人丁皆繁茂的美好愿望。此外,還有 “忌空米缸” 之說,大年初八聚財之日,若米缸空了,便有散財之嫌,故而家家戶戶皆會確保米缸充盈,象征著財富滿滿,生活富足。
![](https://q0.itc.cn/images01/20250204/0240cb8c39a8477c939f0b0e058f8ee8.jpeg)
一、魚。魚在正月初八的餐桌上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通常以清蒸、紅燒或燉煮的方式呈現(xiàn)。
魚在漢語中諧音“余”,與“余計、余錢”相對應,象征著富余和多余。因此,吃魚寓意著來年會有充裕的財富,代表著人們對新一年財富積累的期望和祝福。
![](https://q5.itc.cn/images01/20250204/ea5a460216f14b78b31c136e9f8453bc.jpeg)
二、發(fā)糕。發(fā)糕是一種由面粉、糖、酵母等原料制成的傳統(tǒng)糕點,口感松軟、香甜可口。
發(fā)糕的名字和形態(tài)都與“發(fā)財”緊密相連。其名字中的“發(fā)”字寓意著財富的到來,而糕點的蓬松形態(tài)則象征著新的一年里財運亨通、生意興隆。人們相信,在正月初八這一天食用發(fā)糕,能夠帶來好運和財富。
![](https://q2.itc.cn/images01/20250204/3e2649766ae34b40b8d492f9f757aaee.jpeg)
三、餃子或湯圓。
餃子:一種由面粉和餡料制成的傳統(tǒng)食品,形狀酷似元寶。
湯圓:一種由糯米粉制成的甜品,通常包裹著甜餡或咸餡。
餃子:餃子的形狀像元寶,代表著財富源源不斷地來。在正月初八這一天吃餃子,寓意著財源滾滾、財富不斷。
湯圓:由于正月初八也被稱為“順星節(jié)”,有吃湯圓的傳統(tǒng)。湯圓象征著人丁興旺、代代相傳。吃湯圓不僅寓意著家庭和睦、團圓美滿,還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愿。
![](https://q2.itc.cn/images01/20250204/90bcdd1382784e40a1ee80a5a635e306.jpeg)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這兒,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fā),關注,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小簡和您一起探討!人生是一場荒蕪孤獨的旅行,冷暖自知,苦樂在心,照顧好自己哦……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