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書與狂草之間的那些事 草書,是中國書法發(fā)展到一定時期而產(chǎn)生的一種快速便捷書體。始于漢初。當時通行的是草隸,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章草”。據(jù)說“章草”得名于漢章帝命大臣杜度用這種字體寫奏章;也有人說“章草”就是漢
-
如何把字帖里的精髓轉(zhuǎn)為己有? 中國人一般都會寫漢字。很多人想把字寫漂亮,還有的想成為書法家,甚至是著名書法大家,那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呢?必經(jīng)之路就是臨摹古代碑帖。把自己那些不好看的筆劃拋掉,代之以藏鋒、回鋒、懸針、垂露、屋漏痕、錐畫沙等等;把自己那些丑陋的結(jié)構(gòu)拋掉,代
-
學書法,養(yǎng)五氣 一、養(yǎng)靜氣,去躁氣 寫書法急不來,就像煲湯,小火慢燉,讓食材的滋味養(yǎng)分入到湯里。 即便你是個急脾氣,只要想寫好書法,不用多久你就學會了慢下來。 學上一段時間,你可能發(fā)現(xiàn)朋友們眼中的訝異。做事、說話也沉穩(wěn)了。 這就是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神奇,這就是書法的魅力。
-
書法的精神氣象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漢字是書法的載體。 漢字,承載著文明的曙光,從遠古走來。它穿越了一個又一個朝代,穿越了漫漫長夜,走到了我們面前。漢字五千年了,它依然年輕,在當今世界,獨樹一幟。漢字,是華夏文明的原始基因,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根
-
學書法,方法比勤奮更重要! 一、書法是“學”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 有人練了多年書法,很刻苦,天天寫,但是進步并不很大。而有的人學書法時間雖不很長,但進步很明顯。原因何在 ? 與方法 ( 或稱路子 ) 有關(guān)。學習書法,公認的最好方法就是堅持臨帖。提倡向傳統(tǒng)學,向古人學。書法的學問在
-
書畫名家的“債務” 一次空軍某部的干事來訪,說“我們首長請您寫幅字!眴⒐ζ届o地問:“我要不寫,你們首長會不會派飛機來炸我?”對方忙說:“哪兒能哪兒能!”啟功回道:“那我就不寫了! 我們多以為求幅字畫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揮而就、手到擒來之事,殊不知那只是半吊子書畫家、偽名家樂此不疲
-
碑 和貼到底什么關(guān)系 碑和帖的稱法,大概自清代中葉才響了起來,即是說從乾嘉之際,碑學的興起才將碑學和帖學分而稱之,因為在清代以前學書基本就是學帖學。 由于元明以后以二王為主體的帖學真本逐漸散失遺盡,宋代以來摹刻的淳化閣帖、大觀帖等原始本越來越少見,而民間根據(jù)流傳的翻刻本越來越多,
-
千錘百煉86年-成就“白石蝦 ” 一代藝術(shù)大師齊白石所畫的蝦是非常有名的。他筆下的蝦,活潑生動,就像正在水中游動著一樣,一節(jié)節(jié)的蝦身透明而富有彈性,長長的蝦須和兩只蝦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擺動著。
-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蘭州市 軍隊離退休干部第四休養(yǎng)所為老干部集體祝壽會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今天上午,在重陽節(jié)到來之際,蘭州市 軍隊離退休干部第四休養(yǎng)所為 90 歲的王文哲、 80 歲的何潤田、任兆梅、趙永斌等八位老人
-
書法是一曲無聲的旋律 中國書法是一種獨特的藝術(shù),他不是詩而有詩的韻味;不是畫而有畫的靈動;不是舞而有舞的飄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揚。 中國書法最鮮明地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精神。 書寫的本來是一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