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光筆下的張仃
我以前對張仃先生不了解,20年前在一個什么會場上遠遠見到張先生的側(cè)面,頭發(fā)雪白,我一看,哎喲!好樣子!我覺得張仃先生遠遠看過去真像個老鷹!
張仃《夕陽駝鈴》
一年前,我在紐約忽然接到運甫老師的長途電話,說了清華大學與工藝美院合并的事,希望我回來幫忙教書,他說,院里的老先生——張仃先生,吳冠中先生——也都表示樂意我回來,我一聽,就立刻想起白發(fā)蒼蒼的老鷹!
張仃《油燈》
回來后,學校帶我去拜訪兩位老先生。我出國前在北京曾與吳先生一起開過會,向來也注意他的文章與繪畫,不那么陌生;張仃先生卻是第一次正式面見,只見他子孫滿堂,家里東西都好看,他的樣子也好看,坐在那里不太講話,抽煙,耳朵有點背,真是個長者,前輩,大藝術(shù)家。
張仃《雪后雜院》
現(xiàn)在我看了這本畫冊,很有點感觸想要說!
第一,張仃先生像個老鷹。
第二,我要說:他像個紳士。
在我們國家,“紳士”已經(jīng)很少很少了,張先生這輩子活得像個紳士。
第三他是個大藝術(shù)家。
我不想用國畫家、實用美術(shù)家、工藝美術(shù)家這些詞來說他。我還要說,他是個美術(shù)圈碩果僅存的大英雄,他是個大俠,是個大玩家,是個大孩子。我見到張仃先生一點也不怕他,他不像個行政領(lǐng)導,不像個供在位置上的名人,也不像個威嚴的長輩。我坐在他身邊用不著跟他怎么樣,他就是這么一個可親的老人!
張仃《早行暮宿圖》
看這本書,我有感慨。1988年我給中央美院叫去幫忙代課,學生遞條子問:你對中國不能議論老先生有什么看法?
是的,我們都是在背后議論老先生。我回答的大意是:如果一個國家在那么長的時期不能議論老先生、老前輩,是很可悲的;但是,如果一個國家對自己文化藝術(shù)上的老前輩不了解、不懂得、不愛戴,那也很可悲。
張仃《雪霽圖》
這一百年,中國太快地壓縮了西方幾百年的文化藝術(shù)和歷史,慌忙學過來,又匆匆拋棄,昨天還剛起爐灶,明天就全盤否定,留下的斷層太多,一代人與一代人的溝通、理解太少。
你哪怕是要對抗,也要知道是在對抗什么?同誰對抗?我在國外,最有感受的是西方所有美術(shù)館、畫廊和文化活動,從來沒有中斷對前輩的、故去的、對正在老去而仍然還在從事藝術(shù)工作的人,進行持續(xù)的展示,深入的研究。
張仃《雪松迎春圖》
像張仃先生這樣的大腕,在國外,他的書哪里是出一本兩本,該是幾十本。并不光是為了贊美、樹牌子,而是真的在記載、理解、研究。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自己的歷史,太不了解、太隔膜、太無知了。我們總在割斷歷史。而張仃先生是美術(shù)圈活的歷史,我們應(yīng)該知道這代人是怎么過來的?他們和我們是什么關(guān)系?我以前就不了解他,零零星星看過他的畫,要到這本畫冊才開始全面了解他。好在張仃先生是有魅力的人,我什么都不了解,也會喜歡他。
張仃《紅火的峁峁峁》
張仃先生其實是個民國時期的“左翼青年”,民國時期的“左翼”文化在中國繪畫中其實就是當時的“前衛(wèi)藝術(shù)”。中國的前衛(wèi)藝術(shù),早發(fā)生過了,在一個政治環(huán)境相對寬松的亂世,早已發(fā)生過了。最近20年發(fā)生的前衛(wèi)藝術(shù)實際上是“后衛(wèi)藝術(shù)”,是閉關(guān)鎖國后打開國門,趕緊朝著西方當代前衛(wèi)藝術(shù)攆上去的“后衛(wèi)藝術(shù)”。
張仃《白塔陋巷》
民國的前衛(wèi)藝術(shù),正是張仃先生這批“左翼青年”一路弄起來的。我看了1949年前他弄的東西,讀到他年輕時代的性格,他是再典型不過的民國“左翼青年”藝術(shù)家!
我覺得他那代人活得真痛快,哪怕張仃先生蹲過國民黨監(jiān)獄,在延安挨過整,他還是活得痛快,比今天的青年痛快太多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天性沒有被扭曲,他們當時堂堂正正追求自己向往的藝術(shù),追求自己的天性。他厭惡什么審查,對審查他是否“特務(wù)”的家伙大吼:你他媽才是特務(wù)!他厭惡站崗的煞有介事地亂叫:“什么人!”竄上去卡著對方的脖子叫道:“你是什么人!”這就是張先生的性格,多痛快!
張仃《桃花溪》
艾青先生說得對:張仃先生走到哪里,摩登就到哪里。那個時代,熱血的“左翼青年”就是追求摩登,馬列主義,就是當時頂摩登的大事情!
張仃《北海春雪》
另外,我覺得張仃先生的性情可能因為他是個東北人。我喜歡東北,東北沒有唐宋元明那樣的大歷史給壓著,元氣還很旺,在近代史上又染了一股子洋氣。
畢加索與張仃
我剛看了東北的“二人轉(zhuǎn)”,生猛潑辣,元氣淋漓——張仃先生不管是蹲監(jiān)獄還是受審查,是城隍廟還是畢加索,是玩卡通還是畫山水,總之,他這一輩子活得非常風流、非常率性、非常真實。解放后進城,他是接管政權(quán)的共產(chǎn)黨人,一進故宮太廟,心里贊美,就跪下來。這就是真性情,多可貴!多了不起!
張仃《布達拉宮之晨》
我看完這本畫冊,認為張仃先生一輩子這口氣很長,他弄的藝術(shù)很飽滿。他撒開來干,不在乎這東西和傳統(tǒng)、和西方到底什么關(guān)系,先弄了再說,他又有大秀氣,他做的民間圖案的繡片,質(zhì)樸而考究,多耐看!
張仃漫畫與木刻
他是個喜劇家,經(jīng)歷了悲劇、戰(zhàn)爭、劫難,在作品里卻沒有傷感的、滯悶的東西。他的焦墨山水實在是因為他喜歡大山大水,不顧那么多筆墨套路,但求一五一十畫下來,他是拿著性命畫山水,不是江南那一路。其它種類作品他更是拳打腳踢,漫畫、木刻、年畫、海報、國徽、郵票、卡通、繡片、壁畫,什么都來,他趕上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大節(jié)骨眼兒,趕上了,他就玩兒一把。我沒想到張先生早年也玩過“左翼”的木刻、海報之類。我不知道這些。我就是文化斷層中的一代人,真可憐。
張仃《集雅冊》
今天,新的斷層還在斷,今天的年輕人在斷層的另一端,我不知道他們愿不愿意了解前幾代人做了些什么。我替張仃先生慶幸,慶幸他生在他那個年代,那個年代成全了他這個老鷹、大俠、藝術(shù)家——我起立,祝張仃先生長壽。
張仃更多作品欣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