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津鋒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70多萬件的藏品中,有一幅在中國當(dāng)代文藝史極具影響的《蛙聲十里出山泉》紙本水墨畫。此畫是1951年已經(jīng)87歲高齡(自詡91歲)的齊白石老人為好友老舍所作,該畫一經(jīng)問世便受人關(guān)注。時至今日,《蛙聲十里出山泉》一直被認為是齊白石老先生的巔峰之作。
該畫作2013年由老舍家屬正式捐贈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此畫長129cm,寬33cm,在畫作左下方齊白石寫有:
蛙聲十里出山泉,老舍仁兄教畫九十一白石。
《蛙聲十里出山泉》
查初白句
在畫中,白石老人用重墨在紙的兩側(cè)畫了一個山澗,中間有一條急湍的溪水在山澗流淌。隨后,他描繪了六只形態(tài)可掬的蝌蚪在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亂石瀉出的一道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在畫的正上方,齊白石用石青點了兩個青青的遠山頭。
該畫采用立軸,六只蝌蚪,兩個一組,分布在畫的上、中、下三個地方;山巒則由近及遠,溪流由遠及近。畫面留有眾多空白,天與水不著墨色,畫面虛實結(jié)合,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此畫極為靈動,蝌蚪似即游出畫面,溪水似將自上而下噴薄而出。
此畫不見一只青蛙,為何叫“蛙聲十里”?青蛙在哪里?但一見此畫,我們仿佛聽到蛙聲從奔騰的山泉與寂靜的山谷傳來,好像在一聲聲地呼喚她的孩子回家。
該畫主題為“蛙聲十里出山泉”,此句出自清代查慎行(查初白)《次實君溪邊步月韻》一詩。
雨過園林暑氣偏,繁星多上晚來天。
漸沉遠翠峰峰淡,初長繁陰樹樹圓。
螢火一星沿岸草,蛙聲十里出山泉。
新詩未必能諧俗,解事人稀莫浪傳。
查慎行是清康熙年間進士,曾官至翰林院編修,著詩萬首,被譽為白居易、陸游之后的“那一人”,被人稱為清初“國朝六家”之一!洞螌嵕叢皆马崱纷饔谟赫哪辏1726)。當(dāng)時,因其弟查嗣庭犯訕謗案,查慎行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好友老舍先生在1951年給他出的一道命題之作。為求此作,老舍先生當(dāng)年還給齊白石老人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老舍談到他對于此畫的構(gòu)想。
老舍和白石老人相見
信的全文如下:
敬懇
老人賜繪二尺小幅四事,情調(diào)冷雋。
(一)蒼苔被階寒雀啄漁洋山人句
以苔石作階,二三寒雀啄輕。
(二)蛙聲十里出山泉 查初白句
蝌斗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
(三)凄迷燈火更宜秋 趙秋谷句
一燈斜吹,上飄一黃葉,有秋意矣。
(四)還須種竹高拂云 施愚山句
新竹數(shù)竿,瘦石一拳。
附奉人民劵三十萬,老人幸勿斥寒酸也!
老舍拜.
由此信可知,老舍先生當(dāng)時也許想到如果只是用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來作畫,可能讓齊白石比較難畫。畢竟“蛙聲十里”是聽覺形象,如何用畫面來清晰地表現(xiàn)這聽覺呢?為此,他特地向白石老人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蝌斗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
也許正因老舍的提議,白石老人收信后幾天功夫,便以他獨到的濃淡相宜的筆墨描繪出一幅遠山、石澗、急流、六只搖曳蝌蚪相得益彰的畫作。
一看此幅《蛙聲十里出山泉》,觀眾便會自然聯(lián)想到,蝌蚪由青蛙的卵變成,而青蛙在交配時自然會不停地大聲鳴叫,這鳴叫不正是“聽取蛙聲一片”嗎?
此畫的精妙正在于:畫面沒有一只青蛙,只有她的孩子,但六只游動的小蝌蚪卻讓人有聞蛙聲之感,這蛙聲久久回蕩在十里山泉的溪水中。
一幅水墨畫,兩位名家,一個出題、一個作畫,真乃絕配。
其實談及老舍先生與齊白石老人的相識,還要追溯到1933年。在此之前,他們并不相識。但那時,老舍便非常喜歡齊白石的作品,他很想得到齊白石的一張畫。但是,他知道這位老人不給任何人白畫,而且潤格又很高,老舍只好“望畫興嘆”。但上天總是將機會給予有心的人。有一次,老舍給老友許地山先生幫了一點小忙,許地山便問老舍:
“我要送你一點小禮物,你要什么?”
老舍知道許地山與白石老人很熟識(許地山當(dāng)時住在北平西城,離白石老人的跨車胡同住宅很近,而且許地山和老人頗有交往。),他想或許老人看在許地山的面子上能“施舍”一次。于是,老舍毫未遲疑地說:
“我要一張白石老人的畫!”
可當(dāng)時白石老人絕不輕易白送自己的畫作。不久,許地山便為老舍買來一幅《雛雞圖》。按照當(dāng)時的市價,齊白石應(yīng)收120元,可因是許地山開口,齊白石便給了一個大大的優(yōu)惠,只收了30元。30元在當(dāng)時的北平也不是小數(shù)目,相當(dāng)于普通三口之家近一個月的開銷。
《雛雞圖》
這張《雛雞圖》為立軸,長128cm,上角畫著一只雞籠,門已打開,小雞們早已飛奔而出,雞籠外有17只小雞,籠內(nèi)卻還剩有一只遲遲不出來。該畫題款為:“舍予先生清屬癸酉春二月作于舊京寄萍堂上齊璜”,下有“白石翁”印一方。
老舍先生得到此畫大喜過望,在畫軸簽條上,他鄭重地寫下:
“白石翁雛雞出籠圖。一九三三年。老舍!
老舍對此畫極為珍愛,一直將其視為家寶。他精心托裱成長軸,只在家庭的重大節(jié)日才張掛幾天。他幾次談及此畫是自己的寶貝,即便有人拿宋徽宗的畫來換,他也絕不會同意。在一篇文章中,老舍曾說齊白石是自己最欽佩的畫師,還說當(dāng)誰對自己收藏的《雛雞圖》夸獎時:“我便歡喜,庶幾平飄飄然有精神勝利之感矣。”
抗戰(zhàn)爆發(fā)后,老舍南下抗戰(zhàn),1938年離開濟南時,老舍特意囑咐家人:“什么東西都可放棄,這張畫萬不可!
留在淪陷區(qū)的妻子胡絜青一人帶著三個孩子,在北平生活十分拮據(jù)。為了養(yǎng)家糊口,經(jīng)朋友中間介紹“搭橋”,胡絜青來到齊白石家任教,輔導(dǎo)齊老的兒子考輔仁大學(xué)。胡絜青在齊白石家中教課極為認真,這讓齊白石很是欣賞。1940年,因北平人為的饑荒,胡絜青寫信給重慶的丈夫老舍,說想帶孩子來渝,一家人團聚。老舍回信給妻子,其中談到:“雞圖萬不可失!”老舍之所以不肯放棄此畫,一是齊白石已經(jīng)八十多歲的老人,是否能再見,亦未可知。二是好友許地山已經(jīng)去世,此畫寄托著他對許地山的思念之情。
得此信后,胡絜青也很想求白石老人一幅畫作為紀念。后經(jīng)齊白石一位女弟子介紹,胡絜青送上四百元給齊白石老人作為酬勞。這次齊白石為胡絜青畫了一幅二平方尺條屏《群蝦圖》。畫面上有高低參差六只大蝦,身體是半透明的,雙眼炯炯黑如點漆,碩尾搖搖,長須擾擾,幾欲游出紙面!紙右邊署:“絜青女士清屬,庚辰六月,白石老人”,鈐“齊大”朱文印。
老舍先生當(dāng)年給齊白石老人寫了一封信
1943年秋,老舍夫人胡絜青帶著三個孩子(舒濟、舒乙、舒雨)逃出淪陷的北平,同時將老舍真愛的《雛雞圖》和自己求得的《群蝦圖》一并帶到了重慶北培。這年冬,老舍在重慶終于與分別五年的家人團聚,同時又看到妻子帶來的這兩幅齊白石畫作,他高興極了,便把它們掛在自己客廳。哪知,這卻在重慶立刻引來了一堆謠言,說老舍先生有一箱子齊白石畫作,發(fā)了橫財!缎氯A日報》專門為此出面打抱不平,為老舍先生公開辟謠。老舍先生則寫了一篇《假如我有一箱子齊白石》的小文,他把大后方文人的窘迫描寫得淋漓盡致,同時還借機把那些在大后方發(fā)國難財?shù)募一锿诳嗔艘活D,給國民黨統(tǒng)治者和發(fā)國難財?shù)膼喝艘粋難堪。
雖慕名很久,但直到1950年5月在召開的北京市第一次文代會時,老舍先生才和白石老人第一次見面。相識后,因老舍擔(dān)任北京文聯(lián)領(lǐng)導(dǎo),他們的交往才逐漸增多。那時,胡絜青很喜歡繪畫,不久在老舍的提議下,胡絜青便拜入齊白石老人門下潛心學(xué)習(xí),這讓兩人互動更加頻繁。
1951年,老舍特意選了蘇曼殊的四句詩(“手摘紅櫻拜美人”、“紅蓮禮白蓮”、“芭蕉葉卷抱秋花”、“幾樹寒梅映雪紅”)“大膽地”向齊白石求畫,并要求:“手摘紅櫻拜美人”代表春,“紅蓮禮白蓮”代表夏,“芭蕉葉卷抱秋花”代表秋,“幾樹寒梅映雪紅”代表冬,合在一起,要成為一組四季花卉配詩畫。
齊白石老人拿到“考卷”后,點頭微笑,思索片刻,提筆便畫。但在畫“芭蕉葉卷抱秋花”時,白石老人停下筆,認真地跟老舍說:自己已記不得蕉葉新拔,是向左還是向右卷著。北京又沒有多少芭蕉可供觀察,只好不要卷葉了。不能隨便回呀。
早已是名滿天下的大家,但齊白石老人對于作畫依舊是這樣的嚴肅與認真,永遠要看見真東西后,才設(shè)計畫稿。這種對藝術(shù)的認真與執(zhí)著,讓老舍大為感動。
齊白石畫完老舍的四幅命題作文后,愉快地在“手摘紅櫻拜美人”上題寫“老舍雅命”、在“紅蓮禮白蓮”上題寫“老舍命予依句作畫”,在“芭蕉葉卷抱秋花”上題寫“老舍先生清命”、在“幾樹寒梅映雪紅”上題寫“應(yīng)友人老舍命”的字樣。
取回家后,老舍請裝裱師傅劉金濤精心裱飾,趕在春節(jié)之前掛在了寓中客廳西墻。前來拜年的友人被這一墻新畫震驚,連呼“好畫!好畫!”不少人在畫前流連忘返,拍手叫絕。這次命題作畫的成功,把老舍和齊老人兩個人的興致都調(diào)動了起來。
后來,老舍先生又找出四句表現(xiàn)難度更高的詩句,希望能再度向老人求畫,其中就有查初白的“蛙聲十里出山泉”。1951年初秋,老舍特地到齊白石老人家中拜訪,白石老人坐在躺椅上和老舍說話。老舍坐在靠近老人的一邊,邊說邊從口袋里掏出一張詩箋,并從西服里兜取出一疊人民幣送到老人面前,樂呵呵地說:
“老人,這是我剛收到的一筆稿費40萬(折合幣改后的40元),請老人喝茶買點心吃。另外我還摘錄了幾段詩句,求老人畫幾幅詩意畫哩!”
白石老人接過詩來,看了之后連聲說:“好!好!老舍先生,你非常有眼力,選的幾句妙極了,詩中都寓意著很生動的畫境。我一定好好地琢磨!
老人一面看,一面低吟道:
“……‘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畫可不好落,首先要把這蛙聲十里畫出來全盤才活。畫是無聲的詩,但要表達出畫本無聲勝有聲,才有意思,這是個絕活!
關(guān)于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當(dāng)時流傳的說法是:白石老人得到命題后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終于找到了靈感,提筆完成了有奇妙構(gòu)思的絕品。當(dāng)然,這只是一個有趣的傳說。
不久,當(dāng)齊白石完成這四幅作品后,老舍先生特地在東安市場萃華樓設(shè)宴,請白石老人吃飯。在席間,白石老人拿出自己的這四幅作品逐個點評。在談到《蛙聲十里出山泉》畫作時,白石老人是這樣說的:
“老舍先生,你選的這句詩,我思索了好幾天,不但要畫出蛙還得畫出聲音來。畫,古人說是無聲的詩。我怎樣從畫面上畫出聲音來?還得有十里之遙,這可難倒我了。最后我悟出道理來了,我用蘸墨濕筆,畫出兩山之間的一道流泉,傾瀉而下,勢如奔馬,何止十里!一群蝌蚪順流而下,在泉中嬉戲,這樣你不是也可以聽到青蛙媽媽在召喚它的子女的呱呱聲么!”
白石老人認真地講,老舍先生聚精會神地聽。聽到精彩處,老舍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稱贊道:
“高!老人的見解高!這句詩給您畫活了!”
后來當(dāng)朋友們詢問時,老舍先生也這么說。他對白石老人才氣和創(chuàng)作水平極為推崇,稱他為世界級的美術(shù)大師!在追憶白石老人的文章《白石夫子千古》中,老舍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友齊白石:
白石夫子是一代大師。
而在白石老人眼中,他認為老舍是他的知音:“知我者,老舍先生也。”
正是由于這兩位杰出大師的親密合作,中國文壇才有了這些優(yōu)秀的詩畫藝術(shù)作品。而這些作品背后精彩的故事,至今讓人稱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jīng)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guān)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