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ae893534df3f42869a742dd4914a438e.png?from=pc)
周逢俊 《尼泊爾神廟》 40×40cm
心靈的翱翔
——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
文/洪三泰
周逢俊,中國著名書畫家和詩人,別號星一,1955年生于安徽巢湖銀屏山下一個清貧的家庭。他的詩與書畫,造詣都很高深。逢俊先生曾應(yīng)邀到湛江講學(xué),反響很強烈。我有幸聆聽他的報告,又拜讀他贈我的《松韻堂詩詞賦自選集》和《夢回家山——周逢俊作品名家品評集》,十分驚喜!逢俊先生在文藝創(chuàng)作方面的杰出成就,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著名詩評家、詩人于慈江先生說:“周逢俊先生作為聞名天下的山水畫大家,其書畫方面的成就自是可圏可點,毋庸我輩外行多言。最是讓人不免嘖嘖稱奇者的,卻是他詩詞歌賦方面的成就一一不僅是圈中不可多得的詩書畫兼善之人,亦被京中詩詞界人士譽為畫家中詩詞作得最好之人!边@使我想起恩格斯關(guān)于文藝復(fù)興時期的一句話:“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chǎn)生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xué)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巨人的思維能力,性格等,終由心靈決定。而巨人的心靈可謂“方寸雖小可容乾坤”。古人關(guān)于“心”的概念其實包括了“腦”的認(rèn)知、情緒、意志等,泛指人的精神。我想追尋逢俊先生美好的心靈和精神世界,或許可以觸摸到他成就卓著的秘密。
一
心靈孕育真善美
周逢俊在詩書畫方面之所以能并駕齊驅(qū),如此氣勢磅礴、雄奇壯偉、拔奇領(lǐng)異,是因為他通過心靈的反復(fù)冶煉,形成其獨特的靈性、本質(zhì)和境界。真心、善心和美心,使逢俊先生的詩書畫具有永恒的藝術(shù)生命力;同時迸發(fā)出他堅毅、不屈、強悍的人格力量;他豪情萬丈,想象力豐富大膽,有如“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更如陶淵明“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這種本質(zhì)、靈性和境界,展示著他獨有的詩人氣質(zhì)。他是不斷進取永不言敗而且內(nèi)心純正、剛正不阿的真者;是具有淑世情懷、憂國憂民的善者;同時是攀登藝術(shù)高峰、追求精益求精的美者。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74c9b6083d674b6198d9133878a79ab4.png?from=pc)
周逢俊 《虎跳峽寫生》 45×34cm
逢俊先生是性情中人,自稱平民之子,大地之子,山水之子。他能抵達真善美的境界。無論作畫寫詩,也無論舊體詩或新詩,總是力求情真意切,釋放出凜然之氣,氣貫長虹。對于高山、大地、峻嶺、古荒、泥土,草木,他總是心力雄健、視野遼闊、筆力強悍,表達感情相當(dāng)深沉、真摯和熱烈,也常有憂患意識。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仙逝,詩人泣血吟道:“初心只向稻田謀,/未忘饑荒大國憂。/豈惜殘年思日短,/常幽瘦骨對燈囚。/言行恥作千夫指,/功德誠迎萬眾謳。/名與江河無盡永,/星輝照處話風(fēng)流!边@首詩體現(xiàn)了逢俊先生的銘刻心底的憂國憂民的摯誠情懷。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b09b2481d2574d15bb9694c8b425e398.png?from=pc)
周逢俊 《丹麥歐登塞》 40×40cm
周逢俊讀書勤奮,心平氣和,深思熟慮。他的內(nèi)心擁有豐富的精神表象。在畫的色彩表達和詩的意境創(chuàng)造上不但與自然客體一致,而且與精神表象一致;并非由物理屬性得到論證,而是由心靈狀態(tài)得到印證。畫家、詩人是否有創(chuàng)造性,是否有別于他人的成就,完全決定于精神層面是否高格。作為畫家、詩人的逢俊先生,他的畫與詩讓人一讀就感到心潮澎湃,是因為他有很高的精神素質(zhì)。逢俊先生談什么叫“寫意”時說,就是作畫時用毛筆像書法一樣去表現(xiàn)物象。“意”的含義,一方面要隨機著筆,力求“意”足,也就是說要求繪畫作者充分表達物象的“精神”和“氣質(zhì)”;另一方面是指繪畫作者本人的“意”,是通過繪畫者對物象的認(rèn)識與感受,通過筆墨來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情感。而詩,則用靈動的思維以及大膽、豐富、奇特的想象抒發(fā)心靈的情懷。
二
情感催生精氣神
詩人的深沉情感,最終會催生精氣神。而深沉的情感是和諧的心靈孕育的。作為出色國畫家的逢俊先生,其心靈是極其純潔和諧的。詩的藝術(shù)想象過程全由心靈和情感支配,以真摯的情感催生詩的精氣神。
他純潔和諧的心靈與外物的融和而產(chǎn)生的感情,是摯誠而強烈的。它必然使詩人在詩創(chuàng)作中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精氣神便油然而生。美學(xué)家張世英說:“人生有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審美為最高境界!狈昕∠壬鸀檫_到審美的愉悅,十分重視心靈世界與外界的接觸和融和。他沉醉于大山、荒漠、森林、江流、湖!。他閱世的艱辛困苦、起伏跌宕,墨中的山水奇韻、煙雨深情,使其詩詞的氣概更顯野性,可謂信馬由韁,風(fēng)云奇幻。逢俊先生的審美觀,滲透著靈動的悲壯。通過心靈虛擬而把自己諸多生命覺悟和人生況味寫成情景絕佳、精氣神飽滿的詩詞。莊子主張遵從心靈的本性,忘掉一切紛擾的外物,保持心境的虛空、清明和寧靜,并持之以恒,得到"才全”的境界。心清心淡,可造虛靜之境;神思神凝,便聽博大之神韻。莊子的《德充符》,解析圣人的才情時,說圣人不是無情,而是無俗情,有的是圣潔的真情。這種真情能擺脫是非,忘掉得失;能勘破死生,淡化愛恨。圣人不讓俗情之斧斫傷靈性與肉身。置身于山水、荒野、森林中的逢俊先生,心理環(huán)境很清靜,一塵不染,四季暖融融的,永遠是三春。他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以真情善對人和事,善對萬物。他詩歌的藝術(shù)想象過程全由圣潔的心靈和情感支配著。正如魯迅的審美觀一樣,常帶靈動的悲壯,心底透出寬容的氣息。他的心性、情感與外物融和之后,便可以“心驁八極、神游古今”,寫出莊嚴(yán)、靈動、高古的詩詞。
三
智慧提升高境界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痹娙说撵`魂就像飛鴻,它不會眷戀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它的唯一使命就是飛,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美的國度里。”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56b7f780c7f24f9a854f673ff8765824.png?from=pc)
周逢俊 《丹麥途中》40X40cm
逢俊先生獨有厚重的人文精神和遙遠的追懷,讓詩歌容納歷史風(fēng)云和時代精神,并且積累個人情感的星星點點,使詩歌自然地有厚度、廣度和深度。逢俊先生的詩讓天地充滿無言而色彩繽爛的超拔。在逢俊先生的眼里,天地?zé)o言,卻有超拔之境。漢.蔡邕云:“練余心兮浸太清。滌穢濁兮存正靈,和液暢兮神氣寧。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無由生。踔宇宙而遺俗兮眇翩翩而獨征!睂懺娫~如逢俊先生者必須有大志,有大悲辛,方可獲得大氣象。他年輕時喜歡尼采。尼采首創(chuàng)“超人論”,是一種新型的人生哲學(xué)。所謂“超人”,有兩種含義:一是心具強力的意志,極富創(chuàng)造性、肯定性和超越性的新型人;二是從凡人覺醒,孤獨痛苦但堅強勇敢,不屈不撓,具有完美的人格,在前進路上留下超凡脫俗的英姿。逢俊先生這種審美姿態(tài)是很英武的。我讀其人、其詩、其畫,讀得心潮澎湃。多年來逢俊詩人總是開啟心靈慧智之門,讓象入心靈,情出胸臆,用精神和靈魂敘說。象入心靈之后,萬物與心相融,吟詠自然;情出胸臆之前,景物已現(xiàn)新境,新穎鮮麗。接著,萬里馳意得妙語,千重?fù)辞殍T詩魂。真可謂心境外境融合,意象意境升華。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c8b0d79711c0427fbd07df877958473d.png?from=pc)
周逢俊 《佩特拉》 40×40cm
心靈慧智的詩人,那廣闊的胸懷和極高的視野,必可產(chǎn)生宏偉意象;新時代的萬千氣象易出磅礴氣勢的詩畫,顯示出遼遠壯闊的氣概。逢俊先生面對開闊明朗的時光,浩淼空曠的天空,日月交輝的壯美意象,以他的傲岸灑脫的性格豪氣、自信昂揚的精神風(fēng)貌,寫山的巍峨雄壯,寫水的浩浩湯湯,總是使自已與天地融為一體,坦露出一顆超脫塵世之外的皎潔明凈之心。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b20fe3c305884a00b705b24e6b19ae01.png?from=pc)
周逢俊 《芬蘭小鎮(zhèn)》 40×40cm
請看《夔門入暮》:“大壑驚濤亂,/高崖氣色雄。/云迴猿嘯晚,日墜雁鳴空,野曠孤星淡,/蒼茫一棹窮。/夔門殘照里,放旅悵秋風(fēng)!狈昕∠壬鷱娬{(diào)了主觀精神,又顧及客觀物境:驚濤、高崖、鳴雁、嘯猿、孤星、殘照。主觀與客觀融合為一的藝術(shù)整體。此詩天、地、人融和,與詩人“放旅悵秋風(fēng)”的心境融為一體,便有了更高遠之境界。
縱觀逢俊先生的詩,既有放眼宇宙、縱橫古今、豪放俊逸、笑傲媚俗的氣象,也有祈求國泰民安的家國情懷;還有孤身寂旅、憂思郁結(jié)、故士難離的婉約纏綿;而更多的是對人類共愛的山山水水的狂放迷戀,以之為精神寄托的堅韌不拔的意志。
四
心性外化審美觀
我循著逢俊先生的詩、國畫和詩詞的意境走進他的思維空間,尋找他用心性、智慧和精神磨亮富有詩情畫意的鏡像。我常想:為什么逢俊先生把心靈、靈魂放逐得那么高遠?黑格爾認(rèn)為,抒情詩的主體性、個性、主客觀的統(tǒng)一性,內(nèi)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性及超越性,歸納起來就是以心觀心。前心是詩人的主體心性,后一個心是納入心性中的”外物”。逢俊先生從心性出發(fā),“以心觀心”,拓展詩性深遠的想象。逢俊先生說他是“山中自在人”、“云心出入不沾塵”。五年黃山觀峰,累月江南賣畫;眼透霧靄之迷惘,筆蘸日月之光芒。他是一位經(jīng)歷苦中之苦的人,竟能開掘出博大沉雄的精神世界。純美詩意,精美畫境在心靈深處孕育形成之后,先行抵達了一定的高度,當(dāng)心性與山水相融,氣便由心性出貫于青山綠水乃至宇宙之中,并帶出了奇特而浪漫的想象。往日的所有意象積累,境界的“草稿”,便開始瘋長成詩草、畫稿,于是又以境界同一高度回歸到心靈的殿堂。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3324098838c84cf99e58e78936e6ac9b.png?from=pc)
周逢俊 《日本金閣寺》 77×53cm
逢俊先生具有心靈性、內(nèi)在性和知覺性的特征,加上有新穎與高古的思維之路,精妙的詩書畫便可應(yīng)運而生了。
讓我久久沉思而不解的是:逢俊先生的身旁,無數(shù)高端豪氣的大山水國畫巨作已遮云霧映日月,幾百首優(yōu)秀高古的舊體詩詞已鋪展到遠方,為什么他的新詩創(chuàng)作也如此豪氣迫人動人心魄?請看他的《榴花》:
熱烈得有些悲壯/
把生命的旋律/
彈奏得亢奮鏗鏘/
你是五月的音符/
不,我只是寂寞中/
一朵沉重的嘆息/
百花,向東君獻媚/
我卻不肯吐露心聲/
詩與夏花,碰撞著的/
是燃燒的激情/
氣韻如火呵/
即便孤獨,也要流芳/
我知道,寒秋里的聲響/
那是你,爆開的歡笑沉甸甸/
閃耀著如玉的光芒/透亮,
是淚的結(jié)晶/香甜,
是苦的陳釀/
哪怕蒼膚老裂/風(fēng)雨中
氣骨高昂/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647a1d129acf4574ba4e1a85dd67c0f7.png?from=pc)
尼泊爾藍毗尼(釋迦牟尼誕生地)
蘇軾、王安石詠柳花詩詞后,沒有續(xù)響。宋.王沂孫寫榴花時說“玉局歌殘,/金陵句絕,/年年負(fù)卻熏風(fēng)”。玉局即蘇軾,蘇軾被流放海南島,徽宗即位后,他遇赦而還。蘇軾也寫榴花:《賀新郎涼夏果》,其中有句:“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挚直磺镲L(fēng)驚綠”。而逢俊先生寫榴花,因心靈外化,“以心觀心”,雖“熱烈得有些悲壯”,卻“把生命的旋律彈奏得亢奮鏗鏘”,格調(diào)高昂多了。不同的歷史與現(xiàn)實,不同的人物心境,“外化”了的詩,審美也就更上層樓了。再讀他的《菩提樹下》:
遇著你
心帖近風(fēng)口
搖曵著
一片燃燒的楓葉
回眸
如緘默的琴弦
無需聽懂
只為傳遞
心與心碰撞的聲音
旅人不拒遙遠
閑云無需疆域
這一刻
彼此卻止住腳步
如退帆的桅桿
緣,像一彎缺口的圓圈
只容得下相對站立
你正在缺口處
緩緩轉(zhuǎn)身
只把微笑留作紀(jì)念
隔著菩提
悵望云飛
揮一揮手,各分東西
一剎那
于是成了回憶
你消失在人群
我依然佇立在風(fēng)尖
沉沉的有些失落
失落,聽不到的沉重
沉重,如欲墜的秋色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b9efc7270f624cce84614248510a55ec.png?from=pc)
尼泊爾藍毗尼菩堤樹
詩人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表達方式方法多樣,語言準(zhǔn)確、鮮明、生動。周逢俊先生的舊體詩和新詩是兩朵鮮麗的春花,美而動人。這首新詩,是逢俊先生心靈外化中審美的妙詩。老菩提下遇見“你”,心靈感受應(yīng)是極其美妙的,結(jié)果是微妙、復(fù)雜而深沉!俺咙a”、“站立”、“悵望”,連心與心碰撞的聲音也沒有了。幾個關(guān)鍵的“變形”,讓美好的菩提樹下“遇見你”化為搖曳燃燒的楓葉!這次在風(fēng)口的遇見,只能是“失落失落”、“沉重沉重”,如秋色欲墜了!
作者系廣東文學(xué)院院長,著名作家、詩人
![心靈的翱翔——淺論畫家詩人周逢俊的詩](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f0ba45127b9344f4b6e1900f4fff71d7.png?from=pc)
周逢俊 別名:星一、與青、齋號:松韻堂、莊房別館、原清華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高研班導(dǎo)師,北京師范大學(xué)山水畫高研班導(dǎo)師,安徽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F(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xué)啟功書院藝委會委員,安徽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顧問,安徽省中國畫學(xué)會副主席,《詩刊》子曰詩社顧問,北京市詩詞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