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識凈化的進程及凈心的妙用
陳兵教授 著
徹底凈化自心,清除一切粗細煩惱的污染和無明的遮蔽,令心識本具的清凈光明像烈日驅散陰云般朗然顯現(xiàn),從而解脫一切痛苦,獲得圓滿的自我實現(xiàn),是佛教所有修證法門的核心。心識徹底凈化的人格表征,是成佛,由人而佛,是一個心靈自我凈化、人格自我塑造的漫長進程,佛學對這一進程的必經之道、心路歷程,有明確的闡述,對凈化之心靈的特征及其妙用,有詳悉的描述。這是佛教心理學獨具的內容。
凈化心靈的進程,按所行道、所乘交通工具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小乘、大乘、密乘三門。
一、小乘道凈心的進程
小乘(梵語hinayana)意謂載人到達目的地的小型車船或交通工具,是大乘佛教對部派佛教的稱呼,大乘經中一般叫“聲聞乘”、“緣覺乘”,合稱“二乘”。小乘之“小”,主要是與以普度眾生皆成佛果為宗旨的大乘相比,著重于個人超脫生死,其發(fā)心和所能達到的果境較小。據(jù)《阿含經》,小乘道的修證,因人的根器不等,有一步步漸修漸證者,也有頓悟頓證者,并非只有一條道。到部派、大乘佛教,形成了嚴整的修證次第,這種“道次第”,是一般修行者共同遵循的途徑。關于小乘道的修證次第,南北二傳佛教說法有所不同,但其內容和次第實際上大同小異。
南傳上座部佛教凈化自心的學程,依次第分為七種清凈,其后五種清凈已在本書第九章第四節(jié)《南傳佛教的修觀法》中作了簡述。綜述南傳佛教修證之道的巨著《清凈道論》以“清凈”為題并分修學次第為七種清凈,意味凈化自心是佛法整個修證之道的實質。北傳佛教小乘道聲聞乘的修證次第,依《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等,分為七賢四圣凡十五個階梯,總為順解脫分等五位,如下表:
1、五停心
2、別相念住 順解脫分
3、總相念住
4、暖 七賢位
5、頂 順抉擇分
6、忍
7、世第一
8、須陀洹(預流)向 見道位
9、須陀。A流)果
10、斯陀含(一來)向
11、斯陀含(一來)果 修道位 四圣位
12、阿那含(不還)向
13、阿那含(不還)果
14、阿羅漢向
15、阿羅漢果 無學位
以上十五階位,修習內容主要是止觀,在登上十五個階梯之前,還應該有一個入門的預備階段,須在了解佛教的前提下,行三歸依,接受五戒(出家者受沙彌等戒),按戒律的要求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改正以前的不良習氣,不作殺盜淫妄酒等惡業(yè),若在家人,應盡職盡責,隨力行善積德,布施修福,做一個好人、善人!毒闵嵴摗贩Q此為“順福分”,謂遵循五戒十善等法修集做好人、過好生活、能再生于人天的福報,生起世間有漏的善根,為該論所列見道前的三順分之初。這一階段,相當于南傳佛學七種清凈中的第一“戒清凈”,清除了作惡破戒的粗重煩惱。在此基礎上,觀察人身難得、生死輪回之苦,發(fā)起超出生死的“出離心”,才有資格修習止觀而進入七賢位!惰べ煹卣摗肪矶徽f在進入七賢位之前,須具備十二種證得涅槃的增上緣:自圓滿(得人身、正信)、他圓滿(正法住世)、善法欲(對涅槃的愛好追求)、正出家、戒律儀(受戒持戒)、根律儀(防護諸根)、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正知而住、樂遠離(遠離大眾,獨居寂靜空閑處)、清凈五蓋、依三摩地(修定)。
七賢位之“賢”,謂經過預備階段的持戒修福發(fā)心等,心態(tài)與行為已經堪稱賢善,超出了普通人,趨向于圣位。其中前三位又稱三賢位,屬五位中的第一“順解脫分”,意謂一心趨求涅槃解脫,生起定能結出涅槃解脫果實的有漏善根。又如上路之前準備路費衣物等資糧,故稱“資糧位”。第一五停心位,針對自己的煩惱習氣,選擇修習不凈觀或數(shù)息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以對治之,一般多修不凈觀以治貪欲,或修數(shù)息觀以治散亂,旨在令馳騁躁動的心停息下來,煩惱習氣初步被降伏,逐漸深入正定,打下以正見修慧觀的堅實基礎。五停心位相當于南傳佛學七清凈中的第二“心清凈”,其修習主要從數(shù)息觀與四界分別觀二門入手修定,同時修死隨念(念死)、不凈觀、佛隨念(念佛)、慈心觀(四無量心觀)四著重禪以對治煩惱習氣,與北傳佛學所修十念內容大體一致。心清凈,意謂以正定伏住煩惱之現(xiàn)行,擺脫散亂攀緣心而住于定心。第二別相念住位、第三總相念住位,所修皆為四念處觀,屬毗婆舍那的初步修習。四念處(住)是以佛法的正見如實觀察身、受、心、法,被認為是可以總攝佛法的綱領,《在阿含》第607經中,佛稱四念處為能凈化諸眾生令息滅憂悲苦惱、得如實法的“一乘道”。利根者僅修此觀,便可以證得涅槃。在別相念住位,修習者對身、受、心、法一一分別觀察,有自相與共相兩種別觀。自相別觀仔細觀察身、受、心、法各自的自性:身念處觀身體的各個部位、構成身體的四大、造色及身體上的五根,一一皆因緣集起,污穢不凈,無可愛樂;受念處觀心領納外境刺激所生的的苦、樂等一切感受,皆悉無常,終歸是苦;心念處觀自心依緣而起,念念生滅不;法念處觀六識所分別的一切法,沒有常一自宰的“我”。北傳佛學將四念處的內容概括為“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共相別觀,逐一觀身、受、心、法的共性,觀其皆悉無常、苦、空、無我。《俱舍論·分別賢圣品》:“一切有為法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為共相!笨傁嗄钭∥唬M一步總觀身、受、心、法的無常、苦、空、無我四種本性,由別相念住的一一別觀轉為總體直觀。經過這一階段的止觀修習,修行者能時常住于禪定中,對佛法有了深切的體會,能伏住煩惱不起現(xiàn)行,心態(tài)與普通人迥異。別、總二相念住相當于南傳七清凈中的第三、四以正智仔細觀察名色的“見清凈”和“度疑清凈”。見清凈、度疑清凈,謂通過觀察名色,清除了邪見和對佛法的疑惑,獲得佛法的正見,確認不疑。
七賢位的后四位,屬五位中的第二“順抉擇分”,意謂能決斷確認佛法四諦之精義,生起接近于見道證果的有漏善根,故稱“四善根位”。又為見道證果前夜的準備階段,故稱“四加行位”。此四位的修習內容,是正修毗婆舍那深觀四諦。第一暖位,喻如鉆木取火,雖未出火,而木已發(fā)熱,離出火已不遠,《俱舍論頌疏》卷二三:“圣道如火,能燒惑薪,圣火前相,故名為暖!贝宋恢鹨挥^察四諦的十六行相(特性):觀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世間有為法因緣所生生滅無常,具逼迫性,一切執(zhí)為屬我所有者皆空,所執(zhí)之我亦非真我,為苦諦四相(非常、苦、空、非我);觀煩惱為苦因如種子生芽,由因必感果故煩惱的集合能令苦果顯現(xiàn),煩惱的集合令苦果相續(xù)不斷生起,煩惱的集合令苦果成辦,為集諦四相(因、集、生、緣);觀諸蘊盡故生死之因滅,煩惱之火息滅故寂靜無躁動,沒有眾患極為微妙,脫離諸苦眾災,為滅諦四相(滅、靜、妙、離);觀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為超出生死的必由之徑,此道契合本來之真理,為可靠的正道,能使人永遠超出生死,為道諦四相(道、如、行、出)。修至暖位,一天從早到晚多時住于定中,其觀智不斷轉勝,《禪秘要法經》說此位之人“出定之時頂上溫暖,身毛孔中恒初諸香,出定入定恒聞妙法,續(xù)復見身體溫暖,顏貌熙怡,恒少睡眠,身無苦患。”其心情也時常悅怡平靜,不為憂愁焦慮和喜怒哀樂所擾。但至此位,善根尚非堅固不可動搖,還有退失而造作惡業(yè)的可能,故稱“動善根位”。
第二頂位,意謂到了頂,如山頂或人的頭頂,是最高處,具體指動善根位的最高處。《俱舍論·分別賢圣品》:“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山頂故,說名為頂。”此位在暖位最后所得殊勝善根的基礎上,進一步深觀四諦十六行相,觀智漸次增長,對佛法獲得更為確定的體認,從而不會再起邪見!抖U秘要法經》說頂位人“出定入定,恒見頂上火出,如真金光,身毛孔中亦出金光,如散栗金,身心安樂,如紫金光明還從頂入!钡是有退失善根的可能性。
第三忍位,意謂對四諦能確信明解,完全接受,入不動善根位,善根堅韌不可動搖,故名忍。此位修習,又分下中上三品,下品忍位深觀欲界四諦十六行相與色界、無色界四諦十六行相,合觀三十二行相。中品忍位就欲界與色、無色界之四諦三十二行相,漸次減緣而觀。上品忍位唯以一剎那心觀欲界之苦諦一行,進入上一位。
第四世第一位,意謂達世間善法中的頂巔,得世間最殊勝法!毒闵嵴摗し謩e賢圣品》:“以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此位亦同上品忍位,唯觀欲界苦諦,以此一行一剎那心,直趨見道。四善根位觀修的內容,大略相當于南傳佛學七種清凈中以生滅隨觀智等十四種正智觀察四諦的第五“道非道智見清凈”、第六“行道智見清凈”。此二清凈,謂對佛法的精髓四諦深切理解體悟,獲得直趨見道的切實正見。
《俱舍論》頌總括四善根位的功德說:“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敝^修至暖位,即便退失善根而造惡業(yè)墮于三惡道,但涅槃的種子已經播下,必定不會墮落太久,將來必然會結出涅槃之果。修至頂位,再不會斷了善根。修至忍位,即便輪回轉生,也必然不再退失善根,不造無間業(yè),不墮于地獄等三惡道,若達上品忍位,得五種“不生”:不卵生、濕生為畜生,不生不聞佛法的無想天與北俱盧洲、大梵天王三處,,不生為非男非女的陰陽人及諸根不全的殘廢人、畸形人。修至世第一位,即便死后轉生,也必定能直趨向上,進入見道位。
四圣位又各分向位與果位,凡有八階,稱“四向四果”,證入者超凡入圣,稱“四雙八輩”。向位,謂趨向、接近于正果位。四圣位相當于南傳佛學七種清凈中的第七智見清凈,謂親證出世間的智慧,獲得直觀真實的正見,清除了不如實知見的迷昧心。
四向四果之第一須陀洹向(初果向),意譯“預流向”,謂趨向于進入圣者之流!毒闵嵴摗肪矶骸爸T無漏道總名為流,初預此流名為預流!庇墒赖谝晃簧钣^欲界苦諦,觀力純熟,一剎那間親證苦諦,得“苦法智忍”,進入預流向,繼而沒有間隔地次第觀三界四諦而得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滅法智忍、滅法智、滅類智任、滅類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共十五種無漏心,名為見道(親見圣道);又名“入正性離生”,謂入涅槃圣道而離見惑煩惱;又名“圣諦現(xiàn)觀”,意謂以無漏慧現(xiàn)見四諦,現(xiàn)觀(梵巴語abhisamaya),謂以現(xiàn)量分明現(xiàn)見,《成唯識論》卷九:“現(xiàn)謂現(xiàn)前,明了現(xiàn)前,觀此觀境,名為現(xiàn)觀。”苦法智等八智,謂由親證而得現(xiàn)見四諦的出世間智慧,苦法智忍等八忍,則指證得八智的因或前奏,“忍”謂對四諦理認可承受。類智類忍,指關于色、無色界的智和忍,因為類似于先所得的欲界智、忍,故名。至須陀洹向位,因親證真理,對佛法得到由切身體會所確認不疑的正信,故能于見道之一剎那間頓斷三界的身見等共88品見惑,打開直觀佛法四諦的智慧眼,名“法眼凈”,《雜阿含》第262經佛言:須陀洹得法眼凈,“不見于我,唯見于法”,此“法”指四諦、三法印之真理。《阿含經》》說法眼凈者“遠塵離垢,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薄惰べ煹卣摗方忉屨f:“見法”謂于四諦善見;“得法”謂獲沙門果(證果);“知法”謂于己所證能自了知。此外法眼凈者還有于佛法僧如實遍知、于自證無惑、于他所證無疑、不籍他緣宣說圣諦、一切他論所不能轉等殊勝利益!洞蟪税⑴_摩雜集論》說預流分頓漸二種出離,漸出離者見道后依次漸證二三四果,頓出離者見道后依未到地定發(fā)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而證阿羅漢果。
第二須陀洹果,意譯“預流”,又名“初果”。從預流向十五心后,無間隔地證得第十六心“道類智”——親證色、無色界道諦的智慧。從此證須陀洹果,開始進入修道位。此位圣者得“位不退”、“信不退”,若壽命長,繼續(xù)進修,可以即生直證阿羅漢果,即便來不及繼續(xù)修證而再入輪回,也不會退失對佛法的信仰追求,不會犯戒造殺盜淫妄等惡業(yè),不會墮入三惡道,至多只在人天二道往返七次,最后必定得涅槃。一般說須陀洹斷身見、戒禁取見及疑(對佛法的疑惑)三結,欲界煩惱相當?shù) !吨味U病秘要經》:“不貪世間,達解空法,豁然還得本心,破八十億炯然之結,成須陀含。”《楞伽經》卷四:“須陀洹斷三結煩惱,離貪嗔癡”,由住三昧之樂,離性嬉戲及性需求。《清凈道論·說智見清凈品》列舉須陀洹所斷煩惱和惡業(yè)有:身見、邪見、戒禁取見、疑、慳、引生三惡道果報的欲貪和嗔恚,以無常、以無我為我的想、心、見之顛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邪業(yè)、邪命(以不正當?shù)氖侄沃\生)及其他由于煩惱而不應有的行為(“不應行”)。《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九說初果人“雖復有欲等者,道共戒力,性離邪行,他境自妻,一切不犯!薄跋x常任運離刃四寸”,雖有事中與煩惱相關的獨頭意識生起,而了法本空不計其有實性,雖能潤生于欲界而不生修羅、鬼、畜、地獄四道。但此位圣者尚未斷能引生人天果報的欲界貪、嗔等煩惱,淫根、情根未斷,當遇到特別有吸引力的境緣時,雖然不會做出違反戒律及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事,但還可能生起貪愛嗔嫉慢等有漏心,可能見色起意甚至墮入情網(wǎng),因此未能免再生于人天!缎扌械赖亟洝吩疲骸捌湫扌姓咭训贸豕累E,知諸五蘊皆歸無常,不能盡除!L夜修習離于愛欲,適見好色,淫意還動!薄洞笾嵌日摗肪矶耍骸半m得初果第二道,猶為欲染之所蔽!辟|言之,初果圣者在見地上是圣人,在本能性欲望上有時還是凡夫。
第三斯陀含向,又稱“二果向”、“一來向”,以所見之道繼續(xù)修持,斷欲界共九品修惑(隨思而起的貪嗔等煩惱)中的下三、四品,煩惱較初果更為淡薄。斷三品修惑者還會于人天中來降生三次,稱“三生家家”,斷四品修惑者會于人天中降生兩次,稱“二生家家”,其中皆分來往于人中的“人家家”和來往于人、天二處的“天家家”。
第四斯陀含果,意譯“一來”,謂因斷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下六品,貪嗔等煩惱更為淡薄,只須再來降生于人中一次,即必定證得阿羅漢果,故名。又稱“二果”!肚鍍舻勒摗氛f此位圣者之智能斷(粗的)嗔,不會因遇拂逆而發(fā)大火。此位圣者的人欲盡管非常淡薄,但還遺留有三分未斷,還有對特別境偶然生起貪愛等的可能,《修行道地經》:“得往還道斯陀含人,若見外形端正姝好,淫意還動。若說惡露瑕穢不凈,淫意即滅。”其煩惱比初果人要淡薄得多。
第五阿那含向,又稱“三果向”、“不還向”,進而斷欲界九品修惑中的第七、八品,人欲幾乎斷絕,但因只余一點人欲未斷,尚須于來生才能證得阿羅漢果,故名“一間”(有一生為間隔)。
第六阿那含果,稱三果,意譯“不還”,謂斷盡九品欲界修惑,不會再來欲界受生。此位圣者命終后,往生色界,于彼處繼續(xù)修持,證得阿羅漢果,按其所斷色、無色界修惑的不同而證涅槃的形式有別,分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行無色、現(xiàn)般涅槃七種。此位圣者中成就禪定者,能入受想滅盡定,能發(fā)諸神通。《清凈道論》列舉此位圣者所斷煩惱和不善業(yè)有:細的欲貪、嗔恚、惡作(后悔)、邪思惟、以不凈為凈的顛倒想,兩舌、惡口。《修行道地經》云:“阿那含果,不退還世,以脫愛欲,無有諸礙淫鬼之患。”但還有與色、無色界相應的色貪、癡、慢等未斷!洞笾嵌日摗肪矶耍骸半m離欲染第三果,余殘癡、慢猶覆心。”
第七阿羅漢向,又稱“四果向”,進斷色界、無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八品,最后入像金剛石摧碎一切一樣能破壞一切煩惱的“金剛喻定”,斷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有頂”)的第九品修惑,同時引令能斷盡三界一切煩惱的“盡智”,即證無學位阿羅漢果。
第八阿羅漢果,稱“四果”,阿羅漢(巴利語arahat)意為不生、殺賊、應供,謂斷盡三界一切煩惱賊、不再輪回轉生,因而應該受世間供養(yǎng)的圣者!茨υX般若經〉卷二:“斷色染、無色染、無明、掉、慢,得阿羅漢!薄肚鍍舻勒摗妨信e阿羅漢道智所斷的煩惱有: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癡)、昏沉、睡眠、無慚、無愧、(對名譽和稱贊的)隨貪、以苦為樂的想與心之顛倒、邪智、邪精進、邪念、邪解脫,綺語。阿羅漢又有兩類六種之別。兩類者,一慧解脫阿羅漢,唯依初禪未到地等淺定或頓觀頓悟而發(fā)的無漏慧,斷盡三界見、修一切煩惱,此類羅漢未必成就深定尤滅盡定及神通。二定慧俱解脫阿羅漢,不僅依無漏慧斷盡三界見、修一切煩惱,而且成就禪定神通,能入滅盡定。六種者:1、退法阿羅漢,道力較淺,遇緣(如生病等)可能會退還至下三果。2、思法阿羅漢,常害怕退失果位。3、護法阿羅漢,精進防護所證果。4、安住法阿羅漢,雖不防護,亦能不退。5、堪達法阿羅漢,能迅速達到不動法阿羅漢。以上五種阿羅漢根鈍,必須具備衣食具足、環(huán)境適宜等條件才能入定及解脫,名“時愛心解脫”(時常愛護所得法,在具備條件時得到解脫)。6、不動法阿羅漢,為最利根者,不為一切境緣所退動,不依賴任何條件而得入定及解脫,名“不動心解脫”。一般講阿羅漢,都指不動法阿羅漢。
關于小乘道的修證階梯,《大乘同性經》等說聲聞十地:受三歸地(歸依佛教)、信地(依人而信)、信法地(由了解、理解佛法而信)、內凡夫地、學信戒地(持戒)、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其中第六八人(忍)地,相當于須陀洹向見道位。又說緣覺的修證也分十地:昔行具足地、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覺了四圣諦地、甚深利智地、八圣道地、覺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證寂滅地、六通地、徹秘密地、習氣漸薄地。其中第七證寂滅地,相當于阿羅漢果,第八六通地證定慧俱解脫。一般說緣覺道的極果辟支佛不僅斷三界一切煩惱,而且進斷一分煩惱習氣,其解脫、智慧皆超勝于阿羅漢。
二、阿羅漢的清凈心
無論哪種阿羅漢,都親證諸法無我的真實,徹底改變了凡夫以假我為中心的立場,永遠斷滅了能引起三界生死的一切煩惱,真正解除了對死亡的畏懼,自信“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后有。”如囚出獄,如鳥出籠,獲得解脫生死的自由。他們自然不生任何煩惱,縱遇美色誘惑、刀劍逼迫,其心也紋絲不動,如古井水不起波瀾,如大磐石風吹不動。他們沒有任何欲望、需求、匱乏和恐怖、憂慮,如佛偈所言:“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蓮荷不著水”[1],其心無依無系,安詳平靜,常浸潤于涅槃的安樂里,這種安樂與世俗必依一定條件方得生起、起已即滅的快樂樂不同,不依待任何條件,恒常不滅或無生無滅。他們也可能有生病、饑渴、冷熱等身體上的痛苦,但與凡夫遇到同樣痛苦時身心兼苦不同,阿羅漢縱然“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心亂發(fā)狂,當于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盵2] 即便面對死亡的威脅,阿羅漢也坦然無憂,神通第一的摩訶目楗連明知到敵視佛教的執(zhí)杖外道們那里去有生命危險,還是毅然前往度化,在外道們的毆打下安然命終。某羅漢在坐禪時自知被一條毒蛇咬了,須臾必死,而面不改色,坦然無憂。阿羅漢最突出的心理特征是無我、無欲、超脫、快樂!斗ň浣洝ち_漢品》描述阿羅漢的清凈心:
“去離憂患,脫于一切,縛結已解,冷而無暖(意謂內心清涼而沒有熱惱)!
“心凈得念,無所貪樂,已度癡淵,如雁棄池!
“量腹而食,無所藏積,心空無想,度諸行地,如空中鳥,遠逝無礙。”
“不怒如地,不動如山,真人無垢,生死世絕!
“于村落林間,平地或山林,何處有羅漢,彼地即快樂!保ㄐ伦g)
南傳《法句》阿羅漢們自稱他們“于憎無憎”、“于貪欲無貪”、“無物障”、“無垢離諸塵,深入諸禪定””、“脫落貪嗔慢,亦非沾虛偽”、“斷除一切結,無有恐怖者”、“言語有禮貌,不觸怒于人”、“忍辱忍挨打,而無有嗔恨”,“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證無上境界”,六塵境和苦樂稱譏打罵毀辱等對他們而言有如水灑蓮葉、芥子入針鋒,他們的心“如月凈無瑕,澄靜而清明”,多次情不自禁地宣稱:“我等真快樂!”。南傳佛教經藏中的《長老偈》《長老尼偈》保存的337位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比丘尼所作1812首偈頌中,有不少對自己清凈心之描述。如滿金長老偈:“今生得解脫,內心及外表;貪欲徹底斷,進入涅槃道。心意甚寧靜,一切無執(zhí)著;世界之生滅,我亦悉知曉!盵3] 阿吉得長老偈:“于死無所懼,于生無所戀,我有遍知智,身軀拋一邊。”[4] 亥陀克長老偈:“我身甚輕松,喜悅心神爽,猶如一棉絮,隨風而飄蕩!盵5] 經載,佛的阿羅漢弟子們舉止之安詳,心情之恬靜,迥然與眾不同,使很多人僅見其外表,便不由得生起恭敬。
羅候羅法師《佛陀的啟示》總結阿羅漢的心理和人格特征說:
“凡是親證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他不受任何‘錯綜'(complex)、迷執(zhí)、憂、悲、苦惱等苛虐他人心理狀態(tài)所拘縛。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是扎扎實實地生活在現(xiàn)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純凈的心情欣賞與享受一切,而不攙雜絲毫自我的成分在內。他是喜悅的、雀躍的享受著純凈的生活。他的敢管怡悅,無所煩擾,心靈寧靜而安詳。他既無自私之欲求、憎恚、驕慢、狂傲以及一切染著,就只有清凈、溫柔,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了解與寬容。他的服務精神是最純正的,因為他不為自己設想。他不求得、不積儲,甚至不積儲精神的資糧;因為他沒有‘我'的錯覺,而不渴求重生!
阿羅漢中得定慧俱解脫者,還具有三明、六通、四無礙解等超人的智慧神通。三明,指三種明了不昧的智慧:以神通現(xiàn)量知曉自他前生宿世及因因果果的宿命明,知自他未來之生死及業(yè)果的天眼明,斷一切煩惱及知他人煩惱有無及知斷盡煩惱不再生的漏盡明。六(神)通,為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變五通加唯阿羅漢以上圣者才有的漏盡通。漏盡(斷盡煩惱)被算作一種神通,大概因為這也是一種自主心意的超常能力。阿羅漢的前五通,要比凡夫的五通靈通得多,大得多,并有遮伏凡夫神通的力量。四無礙解為法、義、詞、辯四種無礙解,指深解佛法、善于講解辯說的智慧,此唯利根阿羅漢所具備。
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果的證得,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信仰,并非是來世彼岸之安慰,而是即生現(xiàn)世便可體證的事。據(jù)佛教典籍記載,釋迦牟尼門下的出家弟子,很多證得阿羅漢果,經中常言:經常隨佛聽法的定慧俱解脫大阿羅漢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峨s阿含》第964經佛告婆蹉:比丘、比丘尼中,非但一二三,乃至五百,有眾多人得盡有漏、無漏心解脫,證阿羅漢果。即居家的佛弟子優(yōu)婆塞(男居士)、優(yōu)婆夷(女居士)中,證得初、二、三果者也很多。佛臨涅槃前到一個村莊,說村中居家佛教徒證得初、二三果者便有五百人之多!堕L老偈》《長老尼偈》的作者337位僧尼,皆自言證阿羅漢果,其中很多都自言得三明六通,如迦汪帕蒂長老偈自言其神通力“能使薩河水,隨意而流動!睘醪祭衲情L老尼偈自稱“我得諸神通”,“一車四馬駕,我以神通演”。有的偈回顧了自己修證得果的心路歷程。
據(jù)《阿含經》和其它原始佛典,很多佛弟子們聽完佛說經當即獲法眼凈,乃至成阿羅漢,有的依法修習幾天、幾十天便證得阿羅漢,也有修行幾十年尚未證得果位的,沒有修得阿羅漢需要多長時間的定說。到了后世論典中,有了依聲聞乘法修行最快三生、最慢六十劫證果,辟支佛(獨覺)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證果的說法,成為大小乘共認的定論。實際上,修證的快慢,取決于宿根、修行條件和修習之勤惰,大概不宜一概而論。龍樹《十住毗婆沙論》說:“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shù)。隨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這種說法較為合理。
阿羅漢雖然斷盡了煩惱,但還有煩惱的習氣未斷,此所謂習氣,并不同于唯識學亦稱為習氣的種子,而指煩惱的一種殘余勢力,如裝酒的瓶子,酒雖已倒盡而尚留有酒味。習氣不足以使阿羅漢們生起能發(fā)動有漏業(yè)的煩惱,但使其性格帶有某種似乎有煩惱的個性特點,如佛大弟子舍利弗證阿羅漢果后尚有嗔恚習氣,有次佛批評他私自應請用齋不如法,舍利弗即吐出所食,并發(fā)誓永不應請。畢陵伽婆蹉成羅漢后尚有慢習,稱恒河女神為“小婢”,女神到佛那里告了他的狀,佛命他向女神懺悔,他合掌道歉說:“小婢請不要生氣,我今向你道歉!币帽娙舜笮。周利磐陀伽羅漢有淫習,入大眾中問訊時先女后男。有一羅漢多生為獼猴,當聽佛說法聽得高興時,常搔耳撓腮,躍上屋梁、樹枝,頗像《西游記》中的孫行者。一些羅漢執(zhí)著于空寂,傾向于離塵避世,不喜與凡人交往,不樂于利濟眾生,以入滅盡定“灰身滅智“為歸宿,受到大乘的批評,斥之為“自了漢”、“焦芽敗種”。這在阿羅漢中只是一小部分。據(jù)佛典記載,佛的大部分羅漢弟子,都遵從佛的教導,以弘法為己任,不辭辛勞,走到眾生中去做度化工作,為眾生排憂解難。
三、大乘道清凈心的歷程
大乘及在其基礎上成立的密乘,都以普度一切眾生皆共成佛為理想,以誓愿“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菩提心為動力,以“無所得”為方便的般若智為導,;垭p修,修施、、忍、進、定、慧六度(波羅蜜多),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等方法積極主動地攝化眾生趨歸善道、佛道,在六度四攝行的活動中凈化自心、凈化眾生心。大乘道的修證階梯,經論中有十地、十一地、四十一位、四十二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五位諸說,總分為三賢十圣、五忍、五位等,關于各階位的所斷所證,印度諸大乘經論及中國三論、唯識二宗、藏傳佛教諸派,說法大同小異。現(xiàn)依《楞嚴經》列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五十六位:
1、信心(初信)。對大乘佛法確立信仰,樂欲修學!惰缶W(wǎng)經》作舍心(施舍)。
2、念心(二信)。對應學牢記不忘!镀兴_瓔珞經》說為修習念佛、法、僧、戒、施、天六念!惰缶W(wǎng)經》作戒心(持戒)!度释踅洝纷骶M心。
3、精進心(三信)。于所修精進不懈!惰缶W(wǎng)經》作忍心(承受力增強)!度释踅洝纷髂钚摹
4、慧心(四信)。獲得思慧,確立正見。《梵網(wǎng)經》作(精)進心!董嬬蠼洝纷鞫ㄐ。
5、定心(五信)。修習禪定。《瓔珞經》作慧心。
6、不退心(六信)。對佛法的信心達堅固不退,稱“信不退位”。《瓔珞經》作戒心。《梵網(wǎng)經》作慧心。《仁王經》作施心(布施)。
7、護法心(七信)。保護所得法不令喪失。《瓔珞經》作回向心!度释踅洝纷鹘湫。《梵網(wǎng)經》作愿心(發(fā)菩提大愿)。
8、回向心(八信)。所修功德回向于眾生、菩提、實相!喘嬬蠼洝底髯o法心。
9、戒心(九信)。持戒清凈!董嬬蠼洝纷魃嵝!惰缶W(wǎng)經》作喜心(得法喜)!度释踅洝纷髟感。
10、愿心(十信)。所去隨愿,或隨時修習種種凈愿。《梵網(wǎng)經》作頂心(凡夫之極頂)!度释踅洝纷骰叵蛐。
以上十心,稱十信,以建立對大乘道的信心為基本內容,為進入三賢位的預備,屬資糧位,可包括于十住位的初發(fā)心住。
11、發(fā)心住(初。0l(fā)起十信之心,深信三寶,建固正信,遠離邪見、五逆十惡,廣學多聞,初悟空性,能以與空性相應的凈心修學佛法。
12、治地。ǘ。>淖o持初發(fā)之妙心,常以與空性相應的心修學一切法門,其心明凈,“如凈琉璃,內現(xiàn)精金!
13、修行。ㄈ。。明了前二地之智慧,修行更上層漏,能游履十方而無障礙。
14、生貴。ㄋ淖。K汹て跽嫒缰,行與佛同,喻為生于佛家,安住圣胎,得到佛的血統(tǒng),將貴為法王之子。
15、方便具足。ㄎ遄。。學得種種度化、利樂眾生的方便技巧,相貌無缺,能自利利他,修學菩薩六度四攝。
16、正心。。。成就第六般若度,容貌如佛,心亦同佛,常與般若相應。
17、不退。ㄆ咦。。身心一致,修行功德日日增長,不退不惰,心?、無相、無作。
18、童真。ò俗。2黄鹦暗怪,猶如童子潔身守貞,佛身靈相,一時具足。
19、法王子住(九。D艽鹫f法,承擔佛的事業(yè),為紹繼佛位的法王子,“形成出胎,親為佛子”,身相具足,形肖于佛。
20 、灌頂。ㄊ。。智慧方便成熟,堪承法王之位,如古印度王子成人,國王為其舉行灌頂儀式,委以國事。此位菩薩,有堪度眾生、入甚深境界、廣學十種智慧了知一切佛法等前九住所無的特有功德。
以上十位,稱十住,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以深解佛法、成就正信、堅固菩提心為主要內容。
21、歡喜行(初行)。具足佛的妙德,獲得十方眾生的歡喜敬愛。
22、饒益行(二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23、無嗔恨行(三行)。修習忍度,能忍受打罵毀辱等拂逆而不起嗔怒怨恨,為人謙卑,對人恭敬,沒有傷害心
24、無盡行(四行)。又作無屈擾行。以大精進發(fā)心盡度一切眾生,眾生無盡愿無盡。
25、離癡亂行(五行)。常住正念,以智慧了知種種法門,心無差誤,離愚癡散亂。
26、善現(xiàn)行(六行)。于一真如顯現(xiàn)眾相,教化眾生,無縛無著。
27、無著行(七行)。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一無所著。
28、尊重行(八行)。種種現(xiàn)前,悉是達到目的的法門,尊重智慧,成就利他功德。
29、善法行(九行)。所說所行,一一符合諸佛規(guī)則,成就種種度化眾生的善法。
30、真實行(十行)。一一所行皆清凈無漏,符合諸佛軌則。
以上十位,稱十行,以與真如相應的清凈心修利益、度化眾生之行為主要內容。
3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初回向)。救護、度化一切眾生而離能度所度之相。
32、不壞回向(二回向)。以對三寶不可破壞的信心回 向一切眾生!独銍澜洝罚骸皦钠淇蓧,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哦向。”
33、等一切佛回向(三回向)。以等同于一切佛之心修回向。
34、至一切處回向(四回向)。遍至一切處供養(yǎng)三寶、利益眾生。
35、無盡功德藏回向(五回向)。以隨喜一切無盡功德之心修回向,而得無盡功德。
36、隨順平等善根回向(六回向);叵蛩奚聘鶠橹T佛所守護,增長一切善根。
3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七回向)。以同體大悲等觀一切眾生而修回向。
38、如相回向(八回向)。以與真如相應之心修回向!独銍澜洝罚骸凹匆磺蟹ǎx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如相回向。”
39、無縛無著解脫回向(九回向)。以于一切法無縛無著的解脫心回向,修普賢行。
40、法界無量回向(十回向)。回向愿求法界差別無量功德!独銍澜洝罚骸靶缘聢A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以上十位,名十回向,回向為大乘修行之重要內容,謂將自己所修功德歸屬于眾生,趨向于佛果,契合于真如。十回向位以大菩提心修利他行,將所修功德回向眾生為要。
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諸經論皆名三賢位,意味堪稱賢善而趨向于圣位。唯識學以為修證五位(“唯識五位”)中的第一資糧位,亦名順解脫分!度释醢闳艚洝分^得“伏忍”,能制伏煩惱令不起,為五種忍之第一。
41、暖地。亦作暖位《楞嚴經》:“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鉆火,欲燃其木,名為暖地!蔽ㄗR學說此位依“明得定”,發(fā)下品尋思,以唯識正見觀所取的名、義、自性、差別,皆心識變現(xiàn),沒有實體,初獲見道智慧火之前相。
42、頂?shù)。亦作頂位!独銍澜洝罚骸坝忠约盒模煞鹚,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shù)亍!蔽ㄗR學說此位依“明增定”,發(fā)上品尋思,重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法皆心識變現(xiàn),實不可得,使智慧火明相增盛。
43、忍地。亦作忍位。《楞嚴經》:“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蔽ㄗR學說此位依“印順定”發(fā)起下品如實智觀,于所取、能取空決定認可,悟心外境及妄識本空。
44、世第一地。亦作世第一位。《楞嚴經》:“數(shù)量消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蔽ㄗR學說此位依“無間定”(沒有間斷的定境)發(fā)起上品如實智,雙印所取、能取皆空,從此沒有間隔,必入見道位,是一切世間法中的頂尖。
以上四位,為大乘四善根位,唯識學以為五位中的第二加行位。此位以深修止觀,觀察諸法無我、一切唯識的真實,無間斷地修習而直趨見道位。此位以定慧力攝心,能頓伏盡分別所起的煩惱、所知二障。
45、歡喜地(初地)。又作極喜地、喜地。初證人法二空真如、圓成實性,見道,頓斷分別所起的我、法二執(zhí)之障(“異生性障”)及其種子,斷身見、疑、戒禁取見三種結,永斷惡道(在這一點上與小乘須陀洹向齊),開始伏俱生煩惱,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并開始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以實證真如的清凈心發(fā)勝義菩提心,入大菩薩(菩薩摩訶薩、地上菩薩)位,為唯識學五位中的第三通達位,并開始進入第四修習位。因見從所未見的殊勝佛法,極大歡喜,“成就多歡喜、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踴躍、多勇猛、多無斗諍、多無惱害、多無嗔恨!盵6] 故名。此地圓滿布施度,成就大舍,難舍能舍,難施能施,不住相而施!独銍澜洝罚骸坝X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薄度A嚴經·十地品》說初地菩薩生廣大清凈決定解,成就一切經論智和世智,善應機說法,其福德常作閻浮提王(大國王)!洞蟪饲f嚴經論》卷十三說初地見性,得人法二見對治智,名“見凈菩薩”。
46、離垢地(二地)。圓滿持戒度,遠離能夠誤犯禁戒的微細煩惱,斷“邪行障”——一分俱生所知障及由之所生的誤犯禁戒之業(yè),言語心行能自然不犯諸戒,即便在夢中也不誤犯!独銍澜洝罚骸爱愋匀胪砸鄿纾x垢地! 《華嚴經·十地品》說二地菩薩言行自然符合十善,多作轉輪圣王。
47、發(fā)光地(三地)。圓滿忍度,成就殊勝禪定及五神通,斷一分俱生所知障——能令所聞思修之法忘失的“暗鈍障”,精于微妙的教法,成就法、義、咒、忍四種總持,菩提愿增長,得法光明,智慧光明朗照,故名發(fā)光!独銍澜洝罚骸皟魳O明生,名發(fā)光地!薄惰べ煹卣摗肪砦迦f三地菩薩能降生欲界度眾生而不被欲染所縛,能由自在愿力往生于清凈世界!度胫姓摗啡仨灒骸按说胤鹱拥枚U通,及能遍凈諸貪嗔,彼亦常時能摧碎,世人所有諸貪欲。”《華嚴經·十地品》說三地菩薩多作欲界第二重天三十三天天王,能以方便令諸眾生離貪欲。
從初地至三地,主要由親證真正成就對佛法的凈信,故《仁王經》稱為得五種忍中的第二“信忍”。
48、焰慧地(四地)。圓滿精進度,斷第六識所起俱生身見等“微細煩惱障現(xiàn)行障”,深層次見道,智慧光明如火焰般明照!独銍澜洝罚骸懊鳂O覺滿,名焰慧地!薄度A嚴經·十地品》說此地菩薩多作欲界第三重天夜摩天天王,能以善方便除眾生身見等惑,令住正見。49、難勝地(五地)。圓滿禪那度,斷能令菩薩厭生死而樂入涅槃的“于下乘般涅槃障”,深入諸定,神通無量,隨順世間,為度眾生而遍知一切世間知識技藝,能使世俗諦有分別智與真實諦無分別智同時現(xiàn)起,這是前四地所難以達到的,故名難勝。《楞嚴經》:“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華嚴經·十地品》說此地菩薩多作欲界第四重天兜率天天王,能摧伏一切外道邪見,能令眾生悟真實諦。
50、現(xiàn)前地(六地)。圓滿般若度,斷執(zhí)有染凈粗相現(xiàn)行的“粗相現(xiàn)行障”,入甚深法門,智慧神通超越一切魔,能滅無量眾生煩惱熾火,能入滅盡定!独銍澜洝罚骸睙o為真如,性凈明露,名現(xiàn)前地!薄度A嚴經·十地品》說此地菩薩多作欲界第五重天化樂天天王,智慧超勝一切聲聞,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入中論》六地頌:“現(xiàn)前住于正定心,正等覺法皆現(xiàn)前,現(xiàn)見緣起真實性,由住般若得滅定。”
從四地到六地,主要修習順出世間之行,體證真如,《仁王經》以為五忍中的第三“順忍”。
51、遠行地(七地)。圓滿方便度,斷執(zhí)有生滅細相現(xiàn)行的“細相現(xiàn)行障”,頓伏與第七識俱起的俱生煩惱障,修習無相行,離一切煩惱及不善業(yè),智慧超過一切小乘圣者,得無生法忍,能念念入滅盡定。《楞嚴經》:“盡真如際,名遠行地!庇筛F盡真如,滿足一切菩提分法,起一切佛法,成就智慧功用,能入無量世界教化眾生,雖示現(xiàn)生死而常住涅!度A嚴經·十地品》說此地菩薩自然通達世間一切知識技藝,成就三昧神通解脫,多作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天王。
52、不動地(八地)。圓滿愿度,斷能障無相觀不任運生起的“無相中作加行障”,永伏與第六識俱起的俱生所知障,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zhí)著,不加功用作意,無分別智自然相續(xù),真俗二智恒俱生起,“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yè)念務皆息,住于報行!盵7] 斷俱生煩惱(與阿羅漢同),不被一切煩惱所傾動,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xiàn)前,轉阿賴耶識為異熟識,為深行菩薩,得無量身,一切聲聞緣覺及下位菩薩所不能及。此位菩薩若非諸佛現(xiàn)身教導,則可能與小乘圣者一樣進入涅槃。《楞嚴經》:“一真如心,名不動地!薄度A嚴經·十地品》說此地菩薩能自身不動而于無量佛土現(xiàn)身供養(yǎng)諸佛、度化眾生,能以眾生身作自身、國土身、業(yè)報身、虛空身,于所示現(xiàn)一一身具報得三昧神通,于隨有可化眾生之處示現(xiàn)成佛。多作管理千世界的大梵天王。
53、善慧地(九地)。圓滿力度,斷“利他中不欲行障”,得勝妙智慧、四無礙解,能鋪板十方善巧說法度化眾生!独銍澜洝罚骸鞍l(fā)真如用,名善慧地。”《華嚴經·十地品》說此地菩薩能了知眾生種種差別,隨機演說種種佛法,教化眾生令得解脫。多作管理二千世界的大梵天王。
《仁王經》謂七八九地能長時任運觀無相理,為五忍中的第四“無生忍”位。無生(法)忍,謂安住于諸法無生的本性。
54、法云地(十地)。圓滿智度,永斷分別所起煩惱、所知二障的習氣及與前六識、第七識俱起的俱生所知障種子,斷“于諸法中不得自在障”,成就大法智,其法身猶如大云,能覆蔽廣如虛空般的煩惱、所知二障種子而含具眾功德之水!独銍澜洝罚骸按汝幟钤,覆涅槃海,名法云地。”《華嚴經·十地品》說此地菩薩得先所未得百萬三昧,蒙諸佛灌頂授職,“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墮在佛數(shù)。”其智慧、光明超過九地以下一切菩薩,多作三界最高摩醯首羅天(色究竟天)天王。《摩訶般若經》卷六:“住十地中當知如佛。”
唯識學以從初地到十地為五位中的第四“修習位”,謂以所見之道修行的階段。
《華嚴經·十地品》說,初地菩薩若出家勤行精進,能“于一念頃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后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門,能示現(xiàn)百身,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比绱斯Φ,二地有千,三地有百千,四地有億,五地有千億,六地有百千億,七地有百千億那由他,八地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shù),九地有百萬阿僧祗國土微塵數(shù),十地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shù)。又總結菩薩十地各自的特征說:
“所謂歡喜地出生大愿,漸次深故;離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尸故;發(fā)光地舍離世間假名字故;焰慧地與佛功德同一味故;難勝地出生無量方便神通、世間所作眾珍寶故;現(xiàn)前地觀察緣生甚深理故;遠行地廣大智慧善觀察故;不動地示現(xiàn)廣大莊嚴事故;善慧地得深解脫、行于世間,如實而知不過限故;法云地能受一切諸佛如來大法明雨無厭足故!
《大智度論》卷一百說從初地至七地得無生忍法,八九十地深入佛智慧,得一切種智。
55、等覺。又作“等正覺”,與佛相等,僅次于佛,為候補佛位的“一生補處菩薩”!独銍澜洝罚骸叭鐏砟媪,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如交,名為等覺!被驗榉鹬惙Q!董嬬蠼洝酚谑睾罅ⅰ盁o垢地”,相當于等覺。
56、妙覺。即圓滿成佛之位。《楞嚴經》卷八說從最初“信心”起,走完五十五個階梯到等覺位,其所證之覺始獲成佛之前“金剛心”(金剛喻定)中的最初乾慧地,然后再從信心開始歷五十五位到更高一級的等覺,如此重復十二次,方入妙覺位成佛。其它大乘經中則說等覺菩薩入金剛喻定破最后一點無明而登妙覺位成佛。
從十地到成佛,《仁王經》以為五忍中的第五“寂滅忍“位。唯識學以第五十二佛果位為五位中的第五“究竟位”。
關于從初發(fā)大乘心到證得佛果所需的時間,經中沒有定說!秾氂杲洝肪砭欧鹧裕骸拔矣跓o量劫積集資糧,證得如來不思議境,非唯于彼三僧祗劫而證得故。”菩薩只有悟解法性平等,方能進入三僧祗數(shù)的菩薩道歷程。僧祗為梵語阿僧祗(asanknya)之略,意譯無數(shù)、無央數(shù),表示極為久遠。歷三大阿僧祗劫修行方能成佛,成為大乘論典中的通說,如《瑜伽師地論》卷四八說,大乘道諸階位,“總經三無數(shù)大劫,方得圓證。”這僅是就經常勇猛精進修行者而言,不包括非恒常勇猛精進者,經中也有十分精進能超越劫數(shù)而快速成佛的說法,然“或有能轉眾多中劫,當知決定無有能轉無數(shù)大劫!蔽ㄗR學將三大阿僧祗劫修行分為三大段,說第一大阿僧祗劫歷資糧、加行二位進入初地見道位,第二大阿僧祗劫入八地,第三大阿僧祗劫入等覺位,再于百劫中專修相好,方能成佛。真可謂“佛道懸遠,聞者生畏。”但大乘經論中也有不同說法,如《惟日雜難經》云:“菩薩精進行,二十劫可得佛!薄度A嚴經·入法界品》彌勒菩薩贊嘆善財童子因精進求法故,“初發(fā)心時即成正覺”,“于一生內,則能嚴凈一切佛剎,則能教化一切眾生!薄斗ㄈA經·提婆達多品》說八歲龍女“于剎那頃發(fā)菩提心,得不退轉”,即于法會中忽然之間往南方無垢世界示現(xiàn)成佛!妒∨派痴摗吩疲骸坝衅兴_初發(fā)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
四、臺、賢、禪三宗清凈心的歷程
到中國佛教天臺、華嚴、禪等宗,對印度經論中的種種說法加以判別組織,形成了有別于中觀、唯識二學的大乘修證階位說。
天臺宗將全部佛法判為藏、通、別、圓四教,依修行中所斷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對四教的修證階梯作了判別。藏教指小乘,修證歷七賢七圣。七賢中五停心等三賢為外凡,四善根為內凡,七圣為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得、身證、時解脫、不時解脫七種圣果。其極果阿羅漢只斷盡見思(修)惑。(三乘)通教為大小乘共通,修證階位分乾慧地(外凡)、性地(內凡)、八人地(初果向)、見地(初果)、薄地(二果)、離欲地(三果)、已辦地(四果)、支佛地(緣覺)、菩薩地、佛地十地。(大乘)別教指《華嚴》《楞伽》等經及依這些經建立的華嚴宗等所說菩薩道地,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凡五十二位,其中十信伏見思惑,屬外凡位;十住斷見思惑習氣及少分塵沙惑,十行斷塵沙惑,十回向伏無明惑,此三屬內凡位;十地、等覺斷無明惑,屬分圣(證)位;妙覺(佛)為極圣(證)位。
圓教具乘“一乘圓教”或“一佛乘”,意謂最圓滿的教義,指依《法華經》發(fā)揮的天臺宗,其行位有八,在十信位之前立“五品弟子位”:一隨喜品,聞圓教義理而信解隨喜,外修懺悔、勸請、隨喜、發(fā)愿、回向等,內觀實相三諦之理!蹲阽R錄》卷八八說天臺宗所謂五品弟子位之初隨喜品人,“一心三諦豁爾開明,如臨凈鏡遍了諸色,一念心中圓解成就,不加功力,任運分明,正信堅固,無能移動”。二讀誦品,讀誦《法華》等經。三說法品,說圓教法教化他人,內修觀心。四兼行六度品,內修觀心,兼修布施等六度。五正行六度品,觀心功夫純熟,主要外修六度以自行化他。五品弟子位屬外凡(未親證實相)。十信屬內凡,初信即斷見惑,與藏教初果向、通教第三八人地、別教初住齊。七信斷思(修)惑,與藏教阿羅漢、通教第七已辦地、別教七住齊。八、九、十信斷塵沙惑,與通教菩薩地、別教八九十住、十行齊;初住開始斷無明惑,證真如,即具佛的一分功德,能于無佛世界示現(xiàn)成佛,與通教佛地、別教初地齊。智者《釋禪摩訶般若覺意三昧》描述進入圓教初信位的境界說:
“若心安住,念想心息時,……自覺身心豁然空寂,如影不實,外視諸法似如浮云,亦如幻化,必當于此生方便慧解,及知諸法不生不滅,生死涅槃無有二際;若聞十二部經,亦自開解。得此慧故,自知身中秘密之藏一體三寶與佛無異,亦能巧說三乘法要,言語無盡。雖未證真,相似慧力,了了無礙。得此證故,名曰信也。但初信功德如是,況下九信!
這大概是智者據(jù)他自己親證的體驗所說。
天臺宗認為;圓教以圓滿的見地或“圓解”觀修,其證道的速度可以比前三教大大加快,圓教利根修行者若非常精進,有可能一生走完別教菩薩一大阿僧祗劫才能走完的菩提路,分破根本無明而證實相,分證佛德,入圓教初住位,可謂頓悟頓修頓證!蹲阽R錄》卷八八說天臺宗主張“始自初(隨喜)品終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證!
天臺宗又以“六即佛”義配圓教行位。六即謂一切眾生本來都是(即)佛,從依圓教觀修實證而言,可分六階“即佛”:一理即,謂凡夫在本具真如理上與佛平等,本來即佛。二名字即,知曉實相義,理解眾生本來即佛之理。三觀行即,依教修行,觀察本來即佛,為五品弟子外凡位。四相似即,清凈六根,見證相似的實相,斷見思惑,屬十信內凡位。五分證即,破無明惑,分證實相,屬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之位。六究竟即,入妙覺位,成就佛果,真正達到“即是佛”。
圓教修證又與轉輪圣王之六種輪相配:一鐵輪,十信位;二銅輪,十住位;三銀輪,十行位;四金輪,十回向位;五琉璃輪,十地;六摩尼輪,等覺。
四教修證道地就斷惑而言,可列表比較如下:(略)
與天臺宗一樣,華嚴宗也自稱一乘圓教,將一切佛法分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一乘圓教、頓教五教,五教的修證次第各別。小乘教的修證階次,與《俱舍論》等所說同。大乘始教指唯識學(“相始教”)、《般若經》及中觀學(“空始教”)所說,其修證就小乘人回向大乘者而言(“回心機”),為三乘共十地,即天臺宗所謂通教;就直接修大乘(“直進機”)而言,為五十二位。大乘終教指《楞伽經》《起信論》等所說表示大乘終極義的如來藏思想,其修證階位與天臺宗所謂別教同。頓教指《維摩經》等所說,可包括禪宗,頓悟頓證,不立階位。圓教指依《華嚴》《法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無礙的圓滿究竟義建立的華嚴、天臺二宗之學,其修證階位大體與天臺宗圓教相同。始、終、圓三教的修證階位,就斷惑而言,可列表比較如下:
華嚴宗認為,由于圓教以佛果境界的圓滿見地圓修諸行,故能超越多劫,快速成佛,甚至一生頓證,澄觀《大華嚴經策略》云:“既圓解圓信,萬行圓修,頓悟頓成,萬德圓備!毙拮C進程說為三生:第一見聞生,由過去世曾聞知一乘圓教妙法,種下了解脫的善根。第二解行生,于今生開圓解、修圓行,歷十信乃至十地,漸次斷見、修、無明惑,圓滿福智。第三證入生,于將來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證入妙覺佛位。這種一階階漸次修證,名“行布”。此宗又有圓融門,謂就體性而言,眾生本來即佛,言修證,其實也是不修而修,不證而證。華嚴宗解釋為十信位圓滿即可示現(xiàn)成佛,名“信滿成佛”!洞笕A嚴經策略》謂就圓融而言,行行相即,位位相入,因果不二,“以性攝相,一位之中具一切位,或初攝后,或后攝初、初后攝中、中攝初后,四十二位成四十重相攝之義。”“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乃理性德用。相是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
禪宗尤其是高唱“頓悟成佛”的南宗,只論見性,不說修證,不立修證階位,大有“見性即成佛”的意味!秹洝ぐ闳羝贰;“一悟即至佛地!鄙駮Z錄有云:“但遇真正善知識,一念相應,便成正覺!辈⒁斗ㄈA經》龍女于屈伸臂頃示現(xiàn)成佛為據(jù),謂禪宗所修如來禪“只顯頓門,唯在一念相應,實更不由階漸!薄叭羧艘姳拘,即坐如來地!比缡且娬呒戳葓A滿,一時具備恒河沙清凈功德。神會答崇遠法師問云:“我六代大師,一一皆言單刀直入,直了見性,不言階漸。”黃檗希運用“無心”二字表述佛心,說歷十住十行十回向漸修得無心者,與從頓悟門一念而得者,“功用恰齊,更無深淺”。 但依此說,誰若自稱開悟,別人很可能會拿經上所講佛菩薩的標準來要求他表演神通等,神會與崇遠法師辯論中,崇遠問神會“用心于三寶四果人在何地位?”答:“在滿足十地位。”崇遠即要求他現(xiàn)少許神變,神會的回答,大概只能說是講“用心”并非言“實證”了。慧能之后,不少南宗禪師解釋說,所謂頓悟成佛、見性成佛、本來是佛不假修證等語,只是就悟理、見地和持心之要而言,若論斷惑證果,必須悟后漸修,依所斷的煩惱及所證的;郯擦⑽淮危潆A位多依小乘四果或大乘道地。溈山靈佑謂“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睆娬{頓悟后須漸修以凈除現(xiàn)業(yè)流識,漸除曠劫習氣。一般多以見道得法眼凈為開悟,以煩惱之有無判定所證階位。如《宗范》卷下:“不對五塵而不起纖欲,是謂見惑盡相!薄巴饧妼ξ鍓m而了不迷逐,是謂思惑盡相!
五、密乘道清凈心的歷程
在大乘基礎上成立的密教,以依佛陀的果地功德修瑜伽行而期“即身成佛”為特質,與從菩薩萬行之因修起的“因乘”(大乘、“般若波羅蜜多乘”)相對,稱“果乘”。《大日經·悉地出現(xiàn)品》:“于無量階勤求,修諸苦行,所不能得,而真言門行道諸菩薩,即于此生而獲得之!痹摻泴⒄媳伪緛碛X性的煩惱妄執(zhí)歸納為從粗到細的三重妄執(zhí),說破一重妄執(zhí)即超一劫瑜伽行,若一生能破盡三重妄執(zhí),便能超越三阿僧劫,即身成佛,不需經歷長劫。《大日經義釋》卷一:“超一劫瑜祗行,即已度百六十心等一重粗妄執(zhí),名一阿僧祗劫!粢簧却稳龍(zhí),即一生成佛!薄督饎傢斀洝氛f:“若有眾生遇此教,晝夜四時精進修,現(xiàn)世證得歡喜地,后十六生成正覺。”《金剛頂瑜伽中發(fā)菩提心論》依密法修持,“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快速成佛的關鍵,在于眾生與佛本來同一體性,由修密法,感得諸佛果位的三密加持,故能令自身本具的佛德快速開顯。真言宗依《大日經》,立有三劫、六無畏、五種悉地、十地等修證階位。
三劫,謂初劫由觀蘊處界空,越百六十種世間心,證寂然界、出世間心,斷粗妄執(zhí),當于小乘見道至辟支佛位,當與辟支佛位齊時,名“極無言說處”,心滯無為法相。第二劫由觀察蘊阿賴耶識無自性、諸法無我,知自心性,斷細妄執(zhí),超越二乘,當于顯教之見道位。第三劫離有為、無為界,極無自性心生,斷極細妄執(zhí)。越此三劫,初證作為佛果菩提之因的菩提心或得“佛慧初心”,入“一切智信解地”。
六無畏,指一念菩提心的功德之六種位別,無畏為安穩(wěn)蘇息之義。一善無畏,謂修十善業(yè)而常生于人天,遠離三惡道,指依三密之行供養(yǎng)本尊之位。二身無畏,指修有相的本尊觀,至所觀的眾相現(xiàn)前,于己身離諸纏縛。三無我無畏,指于瑜伽境界,觀心不可得,了知“我”乃五蘊假合,離假我之系縛。四法無畏,于瑜伽境界觀察諸法無性無生,如鏡像水月,遠離諸蘊之纏縛。以上四無畏為初劫所修。五法無我無畏,由觀察法無我性,覺了本不生際,得心自在,為第二劫之位。六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觀心實際,住虛空無垢菩提心,遠離有為、無為界之纏縛,為第三劫之位。
五種悉地者,一信,謂隨分清凈諸根,當于資糧、加行位。二入地,謂入初地見道。三度五通仙人地,得五神通,當于菩薩三地。四度二乘地,當于菩薩八地。五成佛,當菩薩九地至佛位。悉地(梵語SIDHI),意為念愿成就。
十地之名目,與顯教經論所說相同。據(jù)《大日經疏》卷十五解釋,十地之每一地,皆分十心。初地從初心至第四心,得度五通境界;從第五心到八心,得度聲聞緣覺境界;從第九心一向修菩薩道,至第十心名為成佛。此十心中,從第一至第八心名為見道,從第九至第十心名為觀,初地十心圓滿即得《華嚴經》所說分身于百佛土示現(xiàn)成佛等遲地菩薩功德。二至十地,每一地也都有如前十心,而上地其功德比下地更為圓滿。十地百心圓滿,至第十一地佛位,稱“無上悉地”。此百心成佛義,出《寶炬陀羅尼經》。
《大日經疏》卷一說,密法修行者修習無相瑜伽觀心,入初地入心前半剎那,得“初法明道”,覺心本不生際,明見凈菩提心生大智慧光明,善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爾時“從妄想因緣所有煩惱業(yè)苦皆悉清凈滅除”。繼于初地入心后半剎那,得除蓋障三昧,凈除煩惱、業(yè)、生、法、所知五種障,得五神通,八萬四千煩惱業(yè)垢忽然化為八萬四千寶聚門,行住坐臥、去來睡寤,皆見十方諸佛顯現(xiàn)心中,得此三昧,得與諸佛菩薩同等住,故名“位同大覺”,一生可證,但尚非究竟成佛之位,須繼續(xù)進修,至十地圓滿,方究竟成佛。
無上瑜伽部密法父母二續(xù)的修證,分生起、圓滿二次第。生起次第三密相應修本尊瑜伽,分三內步:一初加行三摩地,以供養(yǎng)、禮拜、懺悔、隨喜回向、歸依、發(fā)菩提心、誓約住道、持秘密戒八法積集資糧,建立護輪與曼荼羅,加持供物、鈴杵、自身,自觀為本尊。二曼荼羅最勝三摩地,于自觀為本尊的觀越量寶殿,于其中觀無方佛等三十二尊。三羯摩王最勝三摩地,觀想成就,得息災等四小悉地。生起次第成就,由修隨察、漸收二靜慮,入相似空境,見心性喻光明。圓滿(究竟)次第主要通過金剛念誦,修氣脈明點,于寂定心的基礎上修觀,其進程分五或六次第。五次第者:一金剛念誦,由特殊的誦咒收攝心氣,漸入正定。二心清凈,引發(fā)寂靜心。三自加持,定力增長,得飛行等八大悉地。四樂現(xiàn)覺,現(xiàn)證心性光明,見道。五雙入,斷盡煩惱,成就佛果。六次第者:一身寂,由修金剛念誦而漸入寂定。二語寂,止息念誦,入定。三心寂,同五次第之心清凈,于氣入中脈所現(xiàn)心寂上,究竟喻光明。四幻身,由細氣成就與所自觀本尊同樣的微細身(不凈幻身),可自由脫體而出。五(實)義光明,在氣入住融于中脈的基礎上,以正見修觀,證心性光明,見道,得清凈幻身,同五次第之樂現(xiàn)覺。五雙入,分斷、證二步。斷雙入又稱有學雙入,斷盡俱生煩惱障,證阿羅漢果,得同類相續(xù)無間金剛身。證雙入又稱無學雙入,斷盡所知障,證得佛果。從有學雙入到無學雙入,據(jù)所斷所知障,又分九個階位。此六次第從語寂算起,亦稱五次第,又作“五級邃路”、“深道五級”,出龍樹《五次第論》。
據(jù)《大乘要道密集·解釋道果語錄金剛句記》,道果法密乘的修證階位,分五位:一資糧位,由修發(fā)愿、懺悔、供養(yǎng)、持咒、誦經等,積集外相、內咒、密主、究竟真性四種資糧。二加行位,由修本尊瑜伽、氣脈明點,漸入定境,至明點熾盛為暖位,氣至外頂、內心為頂位,氣入中脈了達無生為忍位,超越輪回為世第一位。資糧、加行二位,統(tǒng)稱世間道,其境界分三種“界集”(六大之積聚):初界集相為敵,于地、風二大發(fā)生勝妙禪定,心得止息,發(fā)生脈氣之刺痛,夢見馬。中界集空性為敵,觀想境界堅固,生明點刺痛,身無內外蟲蛆,不墮三惡道。后界集對治昏沉,應念能見數(shù)位化身。同書《道果延暉集》說,世間道雖然有殊勝的禪定,而不能超出三界,暖與智只是間或發(fā)生,不能持久。三見道位,入菩薩初地。由空樂禪定之力,見數(shù)化身佛,中脈結開,親證真如。四修道位,從初地至第十三地之上半。五究竟無學位,成佛,為第十三地之下半。從初地到佛地,為出世間道。
大手印法的修證,在初見明體后,分四瑜伽十二品!洞笫苡б@明本體四瑜伽》以三品專一瑜伽配菩薩資糧、加行二位,下品離戲瑜伽配菩薩初地見道位,中品離戲瑜伽配二至五地,上品離戲瑜伽配六地,下品一味瑜伽配七地,中品一味瑜伽配八地,上品一味瑜伽配九地,中品無修瑜伽配十地,上品無修瑜伽配十一“普光明地”而成佛。
大圓滿心中心法的修證分前行、正行,不立三賢十地等階位。前行分不共、外、內、密四步。不共前行修氣脈明點,調和身與息,斷對衣食的染著。外前行修身、語、力、心,通過觀想咒字,摧除身障,通過生、住、滅三門觀心,明白心性。內前行通過觀想凈除六道之種子及習氣。密前行依金剛誦、觀心等修定,得對心性的決定見。正行修徹卻、妥噶二法。徹卻體認心性,以三種守護之要自然安住于所見心性而修光明定。妥噶依秘密之氣脈,融合六種光而修晝夜瑜伽,其成就分四步:一現(xiàn)見法性顯現(xiàn),依眼根現(xiàn)見法性清凈光,身如龜在盆而無動作,語如啞巴無言,意如飛禽入網(wǎng)。二增長覺受顯現(xiàn),法界五光顯現(xiàn)增長,身如重病人離一切嚴飾,語如瘋子任意肆言,心如中毒者決定斷除輪回。三明體晉詣顯現(xiàn),以所顯光明界印契一切,于所顯光明一一明點中顯現(xiàn)五方佛及其凈土,身如象入泥于剎那間掙脫,語隨其所說令人歡喜信受,心如痘病已愈者決定不再流轉三界。四窮盡法性顯現(xiàn),以本覺智慧光親見究竟法性,神通無礙,顯現(xiàn)佛陀之身利益眾生,身如尸體毫不驚怖,語如谷響隨聲而應,心如虛空煙霧散盡,自然寂靜明朗。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