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說過:“我愿意用我全部的作品換魯迅的一篇小說,換他一個《阿Q正傳》。如果我能寫出一部類似于《阿Q正傳》那樣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地位的小說,那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小說都不要了!
在《第一章·序》里,作者向讀者解釋,在繁多“傳”的名目里,為何舍棄了“列傳,自傳,內傳,外傳,別傳,家傳,小傳”,而選擇了“正傳”。
其中幾句令人不禁啟顏:“‘自傳’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扔谩畠葌鳌,阿Q又決不是神仙!浯问恰覀鳌瑒t我既不知與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孫的拜托……”
這種絮叨自語有英國散文家查爾斯·蘭姆的味道。不過這一段話,最早把《阿Q 正傳》譯介到法國的敬隱漁先生是略去未譯的,可能是他覺得這段話太難翻譯,即使譯了外國人也不能理解各種“傳”的差別,會被弄糊涂吧。
再看魯迅對錢太爺?shù)拇髢鹤拥拿枋觯?/p>
他先前跑上城里去進洋學堂,不知怎么又跑到東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來,腿也直了,辮子也不見了。他的母親大哭了十幾場,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
對此阿Q有何感想呢?作者寫道:
阿Q尤其“深惡而痛絕之”的,是他的一條假辮子。辮子而至于假,就是沒了做人的資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作者用數(shù)字對比營造詼諧氣氛的還有:
“這斷子絕孫的阿Q!”遠遠地聽得小尼姑的帶哭的聲音。
“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地笑。
作者還用詞語的創(chuàng)新來制造喜劇效果,如他筆下的“淺閨”,讀到后面才知道這是和“深閨”相對應的一個新詞匯:
這阿Q的大名忽又傳遍了未莊的閨中。雖然未莊只有錢趙兩姓是大屋,此外十之九都是淺閨,但閨中究竟是閨中,所以也算得一件神異。
…………
后來這終于從淺閨傳進深閨里去了。
為了表現(xiàn)阿Q 十足的無理無賴,作者用了特別有表現(xiàn)力的生動語言,例如阿Q 本來是不順利在先,遇見靜修庵里的小尼姑在后。但阿Q 的想法卻是:“我不知道我今天為什么這樣晦氣,原來就因為見了你!”
當阿Q 跳進靜修庵的菜園偷蘿卜被老尼姑人贓并獲,老尼姑說:“阿彌陀佛,阿Q,你怎么跳進園里來偷蘿卜!……”阿Q 說:“這是你的(蘿卜)?你能叫得他(蘿卜)答應你么?”
普遍認為,魯迅先生對很多國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讀《阿Q 正傳》,卻發(fā)現(xiàn)其實他對阿Q 是沒有“怒”的,雖然有調侃,有嘲笑,但是也有隱藏的同情,這點卻被很多人忽略了。
作家畢飛宇在《〈阿Q 正傳〉其實就是一部關于“侮辱”的小說》中指出:“在整部小說里,阿Q 和吳媽之間只發(fā)生了一件事,也就是阿Q 想和吳媽‘困覺’!
其實阿Q 對吳媽還是有所惦念的,至死不忘。很多讀者只注意到阿Q 被執(zhí)行死刑之前簽字畫押(“使盡了平生的力氣畫圓圈”),其實,阿Q 在去法場的囚車上兩次看到、想到吳媽,魯迅寫道:
他(阿Q)省悟了,這是繞到法場去的路,這一定是“嚓”的去殺頭。他惘惘地向左右看,全跟著馬蟻似的人,而在無意中,卻在路旁的人叢中發(fā)見了一個吳媽。很久違,伊原來在城里做工了。
車子不住的前行,阿Q 在喝彩聲中,輪轉眼睛去看吳媽,似乎伊一向并沒有見他,卻只是出神的看著兵們背上的洋炮。
這比錢鐘書、張愛玲筆下那種擦肩而過、失之交臂的愛情更加令人悵然。
錢鐘書《圍城》里方鴻漸與唐曉芙的分手令人萬分惋惜,因為他們雖然看起來已經(jīng)決裂,但只需要方鴻漸在雨中再等一分鐘或者唐曉芙大喊一聲,倆人馬上可以冰釋前嫌,和好如初。
張愛玲的《半生緣》里,沈世鈞去找顧曼楨,顧曼楨被囚禁且嗓子啞了喊不出“救命”,導致有情人未成眷屬,也同樣令讀者傷感。
而魯迅筆下的阿Q 與吳**故事卻更加悲慘,因為阿Q 的心思是混亂的,他無法表達他的感受,也從未正視過自己的思想和人生。他只有在去刑場的路上,在囚車里才發(fā)現(xiàn)吳媽對自己的意義。
但他依然不會叫喊,不會說出自己的心聲,他只鸚鵡學舌似的喊出半句:“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但是這并不代表他的真實想法。
劉半農曾給魯迅八個字的評價:“托尼學說,魏晉文章!边@并不是把魯迅比作人類靈魂的理發(fā)師,而是說魯迅深受托爾斯泰和尼采學說的影響,文章則透出魏晉時期的文人風骨。其實,這個評價并不全面。
尼采在寫作時處處表現(xiàn)出不羈的才華,即使是在《善惡的彼岸》《論道德的譜系》這樣的哲學專著中,也有文學化的激情表達;魯迅注意文體與語言的對應性,在寫小說時很少空發(fā)議論,在寫雜文時很少故作高深,文章中也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對尼采學說的繼承,他是一個博采眾長的大家。
魯迅喜歡托爾斯泰,也欣賞波蘭文學家顯克維支,卻沒有模仿他們。把一個人作為主人公寫到死,托爾斯泰最有名的小說是《伊凡·伊里奇之死》,顯克維支則有《小音樂家楊科》,魯迅筆下的阿Q 與他們全然不同,他用看似風趣輕松的語言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悲劇。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