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被局长的粗大撑满小说,国产熟女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晚上睡不着求个地址,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游戏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藝海鉤沉] 美食、名茶與佳器:《夢華錄》里的宋式風情

3 已有 493 次閱讀   2022-08-06 13:28
美食、名茶與佳器:《夢華錄》里的宋式風情 

+

隨著劉亦菲電視劇新作《夢華錄》的熱播,大家的目光有沒有牢牢被美人的風采吸引呀?

這部劇的取景和服化道都賞心悅目,既然劇情把故事放在北宋,又用宋人回憶北宋繁華的《東京夢華錄》取劇名,我們也來補充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吧。

MEISHI

01

水 晶 肴

劇中男主角顧千帆的父親曾囑咐下人說兒子愛吃“水晶肴”,這道菜劇中沒有出現(xiàn)實物。文獻沒有提到確切的“水晶肴”,江蘇鎮(zhèn)江有一傳統(tǒng)名菜叫“水晶肴肉”,又名水晶肴蹄。

選用豬蹄膀為原料,經硝、鹽腌制后,配以蔥、姜、黃酒等各種作料,以寬湯文火燜煮至酥爛,再經冷凍凝結而成。水晶肴肉成菜后,肉紅皮白、光滑晶瑩、鹵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味道則清醇鮮香、油潤滑爽、肥而不膩。

水晶肴肉其實是誤打誤撞做成的。傳說鎮(zhèn)江有一個小酒館,店主在腌制豬蹄膀時誤用了家人做鞭炮的一包硝,三天之后才發(fā)現(xiàn)。奇異的是不但肉質未變,腌制的豬肉反而色澤紅潤。為了去掉硝的異味,店主用清水浸泡、開水焯出,又加香料高溫燜煮,結果入口一嘗,異常鮮美,從此店主就用這個方法制作“硝肉”,久而久之就成了音相近的“肴肉”。

據(jù)鎮(zhèn)江當?shù)氐馁Y料來看,這道菜的歷史并不長,大約有三百多年,宋代出現(xiàn)這道菜可能有一點早哦。

02

文 思 豆 腐

劇中孫三娘和紈绔子弟池衙內比試刀工時,將一塊豆腐切成發(fā)絲粗細,艷驚四座。熟悉《舌尖上的中國》的觀眾朋友,應該知道這道菜的名字——文思豆腐,這部紀錄片的第五章《廚房的秘密》,重點解說了這道淮揚名菜。

淮揚菜尤重刀工,文思豆腐更是其代表。將柔軟脆弱的豆腐切成毛發(fā)粗細,必須心手合一、一氣呵成,容不得半點閃念。細如毛發(fā)的豆腐絲在水中散開,獨具中國傳統(tǒng)菜品的藝術韻味。

清乾隆《揚州畫舫錄》記載,當時的揚州僧人文思首創(chuàng)了這道豆腐羹,“文思豆腐”由此得名。它本是一道寺院的素菜,后因名氣大,才成為文人、鹽商喜愛的菜品,乃至出現(xiàn)在乾隆下江南時隨行官員的“滿漢席”食單上。

圖源: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截止到十六集,劇中出現(xiàn)的佐茶果子,比如越梅蜜餞、梨條桃圈、雕花蜜餞等各色小吃確實在當時的文人筆記中記載過,“水晶肴肉”和“文思豆腐”這兩道江南名菜則距離宋代較遠。

03

紫蘇飲子

劇中女主角趙盼兒的創(chuàng)新飲品“紫蘇飲”,究竟是什么呢?

文獻中也沒有找到確切的來源,紫蘇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有一種奇異的香氣。古名荏,又名蘇、白蘇、桂荏、荏子、赤蘇、紅蘇、香蘇等等,明代《本草匯言》說:“紫蘇,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氣,化痰氣,乃治氣之神藥也。”

“紫蘇飲”大概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和其他中藥一起煎煮,是一種中藥湯劑;而另一種很可能接近趙盼兒的做法——取紫蘇鮮葉3-5片,洗凈瀝水,放入杯內用開水沖泡,放入白糖成清涼飲料。

此飲具有健胃解暑的功效,健康人在炎熱天氣飲用,可增強食欲、助消化、防暑降溫,還可預防感冒和胸腹脹滿等病癥。從《東京夢華錄》記載的宋人食冷飲的情況看,盼兒的“紫蘇飲”可能是一種帶有紫蘇香氣的清涼飲料。

趙盼兒在劇中一開始是做茶坊的,按照出場順序,劇中提到一連串的宋代名茶“謝源茶”“青鳳髓”“靈隱佛茶”“龍鳳茶”“真如茶”“北苑先春”和“徑山茶”等等,這些名茶都是有文獻可考的。

據(jù)《宋史•食貨志》、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和宋代趙汝礪《北苑別錄》等史料記載,宋代名茶有90余種,我們熟悉的普洱茶和龍井茶也在其中。

宋代的名茶仍以蒸青團餅茶為主,各種名目翻新的龍鳳團茶是宋代貢茶的主體。當時“斗茶”之風盛行,極大促進了各茶產地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名茶,散芽茶種類也不少——所以劇中是兩種飲茶方式并存的,盼兒初到東京開茶坊,還驚異于客人喝散茶,喝散茶就是我們現(xiàn)在流行的飲茶方式了。

MINGCHA

01

建 茶

劇中提到的大部分名茶,產自建州。建州是福建古州名,大致是今天福建南平市以上的閩江流域,包括閩北的十個縣市。出好茶的地方也出好瓷器,宋代著名的茶盞“建盞”產地建陽就在今天的南平市內,建陽也是法醫(yī)鼻祖宋慈的故鄉(xiāng)。

宋建陽窯黑釉兔毫盞,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建州是宋代貢茶主產地。建州的茶葉,稱建茶,又稱北苑茶、建安茶。其中著名的有龍鳳茶、京鋌、石乳、白乳、龍團勝雪、白茶、北苑先春等40余種。

建安(今福建建甌)是建州的首府,劇中第一集,盼兒給顧千帆做的第一杯茶“青鳳髓”就產自建安。

盼兒給顧千帆做的第二杯茶是“龍鳳茶”,也有叫“龍鳳團茶”的,這是在制茶時把茶葉壓成餅狀,再加印龍鳳花紋,故此得名。

歐陽修《歸田錄》中記載:“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慶歷中,蔡君謨(蔡襄)始造小片龍茶以進,其品精絕,謂之‘小團’,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饼堷P茶是宋代茶葉之精品,劇中多次強調其貴重。

“北苑”并非宮殿名稱,而是名茶產地,宋代隸屬于建安縣!敖ò渤霾瑁痹窞樘煜轮!笔蝺汉秃乒穸凡瑁乒袷褂玫木褪恰氨痹废却骸薄,F(xiàn)在這里是烏龍茶的主要產地。

02

婺 綠

第一集在趙氏茶坊背景臺詞里出現(xiàn)的“謝源茶”,產自今天的江西婺源。

婺源不僅有油菜花海,所出產的綠茶也是歷史悠久的名茶。因“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故稱“婺綠”。

唐代的時候婺綠就享有“綠叢遍山野,戶戶飄茶香”的盛譽,《宋氏·食貨志》把婺源的謝源茶列為全國六大名茶之一。明清時期,婺源出產的溪頭梨園茶、硯山桂花樹底茶、大畈靈山茶和濟溪上坦源茶均為貢品。乾隆時期,婺綠是主要的外銷綠茶。

03

靈隱佛茶、真如茶和徑山茶

劇中有三種茶產自浙江,分別是第一集的“靈隱佛茶”、十三集的“真如茶”和十六集的“徑山茶”。

靈隱佛茶是盼兒感謝顧千帆救命之恩的,可惜靈隱佛茶和龍鳳茶顧都沒喝成。靈隱佛茶是江南佛門名茶,是靈隱僧尼在庵堂寺院的茶園內培育、制作的,主要產于與寺相鄰的北高峰和天竺峰一帶,這里出產的茶葉無疑是西湖的精品。

靈隱佛茶葉形扁平、光滑、翠綠、整齊,湯色碧綠清爽,香氣經久不散。最好用韜光泉水沖泡,可謂“雙美兼?zhèn)洹。每年清明時節(jié),僧尼相繼開始采茶,附近的佛門信徒、制茶高手也應邀到寺院炒茶。

十三集的“真如茶”產自今天的浙江嵊州,也是宋代名茶,黃庭堅曾寫詩贊譽。

盼兒在與胡掌柜斗茶時,用“徑山茶”和對方的貢茶“北苑先春”對壘。徑山茶又叫徑山毛峰茶,因產地得名。

徑山茶在唐宋時已經很有名,日本僧人南浦昭明曾在徑山寺研究佛學,后將茶籽帶回日本,是今天很多日本茶葉的茶種。清嘉慶《余杭縣志》:“徑山開寺僧法欽嘗手植茶樹數(shù)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鮮芳,特異它產,今徑山茶也。”

宋代翰林院學士葉清臣,考察過浙江很多茶區(qū),他在《文集》中肯定“錢塘、徑山產茶質優(yōu)異”。元明清時期徑山茶依然盛譽不衰,與龍井茶齊名。

04

盼兒的絕技:茶百戲

劇中多次出現(xiàn)盼兒的拿手好戲“茶百戲”,第一集和十六集都有特寫。劇中斗茶中提到的“茶博士”,就是當時茶館點茶的伙計。

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湯戲、茶戲等等,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的民間藝術。特點是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原料就能在茶湯中顯現(xiàn)出文字和圖像。宋代時在閩北茶區(qū)極為流行。

茶百戲始見于唐代,到宋代發(fā)展到極致。宋徽宗不僅論述點茶、分茶,還親自烹茶賜宴群臣。許多文人如陸游、李清照、楊萬里和蘇軾都喜愛分茶,陸游的詩《臨安春雨出霽》:“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陶谷評論茶百戲“使湯紋水脈有物象者,禽獸蟲草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隨著散茶的流行,元代之后分茶逐漸衰落。

JIAQI

01

兔 毫 盞

劇中在點茶時多次使用一種黑釉茶盞,這種茶盞就是大名鼎鼎的“建盞”,即北宋福建建陽窯燒造的黑釉茶盞。

隨著文物科普的深入,近年的宋代背景古裝劇經常使用建盞原型的道具。盼兒在十四集介紹自己的名貴茶器時曾提到“兔毫”,兔毫是黑釉在高溫下的一種結晶現(xiàn)象。

由于胎中的含鐵量高達9%以上,在高溫下,胎中有部分鐵質熔入釉里,釉層中產生的氣泡把這些鐵質帶到釉面,溫度達到1300℃時,釉層流動,鐵質流成條紋狀,當冷卻時就會從中析出赤鐵礦小晶體,似兔子身上的皮毛,俗稱“兔毫紋”。

宋建陽窯黑釉兔毫盞,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早在三國時期民間就有飲茶的習俗,至宋代飲茶之風盛行,上至宮廷,下至平民,無不喜好飲茶。王安石在《議茶法》中稱:“茶之為民用,等于料鹽,不可一日以無。”當時斗茶之風頗盛。

宋代的茶葉通常制成半發(fā)酵的膏餅,飲用前先把膏餅碾成細末放在茶盞內,再沏以沸水,水面會沸起一層白沫。斗茶者先要斗其茶色,以青白為勝。其次斗其水痕,以茶湯在茶盞周圍沾染一圈茶痕,先退去者為負。

黑釉茶盞襯托白色茶沫最適宜斗茶,胎體厚重又使得茶湯保暖不易冷卻,因而受到斗茶者的喜愛。北宋時期黑釉瓷在南北窯場均有燒造,以建陽窯最為突出。

宋建陽窯黑釉醬斑碗,建陽市水吉大路后門窯出土,現(xiàn)藏福建博物院

金黑釉油滴盞,1991年山西省朔州市政府M42出土,現(xiàn)藏山西博物院

02

青釉刻劃花碗

劇中盼兒在第一集和十六集展示茶百戲時,旁邊都習慣用一只刻劃花的青釉碗盛水。這種青釉碗的藝術風格,與北宋時期名聲大噪的北方窯場耀州窯青瓷非常近似。尤其是十六集對這只碗內部紋飾的特寫,嬰戲圖清晰可見,這也是北宋耀州窯青釉碗常見的裝飾題材。

宋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圖碗,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大家已經對汝、哥、官、定、鈞等窯口比較熟悉了,其實宋代還有幾個著名的窯場,近千年來窯火不息,對陶瓷史的影響并不次于五大名窯,耀州窯就是其中之一。耀州窯在宋代北方的青瓷窯場中最負盛名,“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堪稱翹楚。

耀州窯的窯址在今天的陜西銅川黃堡鎮(zhèn),宋代屬耀州,故名。耀州窯始于唐代,北宋時以青瓷為主,兼燒醬色釉器。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窯的鼎盛時代。器型以碗、盤、碟、罐、瓶、盒、爐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

劇中盼兒手中常見的小杯,就近似耀州窯青瓷。胎質灰白而薄,釉色勻凈,蒼翠深沉,如冰似玉。裝飾以刻花、劃花、印花為主,線條剛勁流暢,紋飾富麗多姿,構圖嚴謹生動,別具一格。

左上:北宋耀州窯青釉刻花碗,1986年山西省河曲縣五花城村出土,現(xiàn)藏山西博物院;

右上:宋耀州窯青釉印花碗,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左下:北宋耀州窯青釉刻蓮花紋碗,現(xiàn)藏天津博物館;

右下:北宋耀州窯青釉刻花牡丹紋碗,現(xiàn)藏甘肅省博物館

五代耀州窯青瓷飛魚形水盂,遼寧省北票市水泉出土,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

北宋耀州窯青釉剔刻鳳穿牡丹紋提梁壺,現(xiàn)藏大都會美術館

03

荷葉蓋罐

劇中多次出現(xiàn)一只小巧的白釉荷葉蓋罐,并不起眼。荷葉形的裝飾在宋代很廣泛,荷葉式碗、荷葉式盤非常多見。

宋龍泉窯青釉荷葉式碗、盤,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北宋越窯青瓷荷葉蓋罐,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

荷葉蓋罐大量流行起來是在南宋晚期至元代,荷葉蓋罐也是龍泉窯極具特色的器型,有素面、刻花、貼塑、瓜棱等幾種不同的裝飾手法。大量出土或出水于此時期的窖藏、城址、港口及沉船中,如四川遂寧金魚村窖藏、浙江嘉興天官牌樓窖藏、內蒙古集寧路古城遺址、太倉樊村涇遺址、韓國新安海底沉船等,可見其行銷范圍之廣。

左:元龍泉窯青釉荷葉式蓋罐,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右:元青瓷荷葉罐,韓國新安沉船出水

龍泉窯是南方青瓷的代表,是中國陶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窯場之一。龍泉青瓷,一般指浙江省龍泉市大窯、金村一帶的窯場在宋、元、明時期燒造的青釉瓷器。

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出土龍泉青瓷的遺址遍布全國各地,同時還大量銷往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深受人們喜愛,亞洲、非洲、歐洲的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均有仿制龍泉青瓷的產品。

盼兒在十四集介紹茶器時提到“粉青”和“梅子青”,這都是對南宋時期龍泉窯青瓷精品的贊譽。

南宋時期龍泉窯以石灰堿釉替代以往的石灰釉,石灰堿釉的特點是高溫粘度大,燒成時不易流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釉最為著名。

梅子青釉的釉層厚達1.5毫米以上,釉色青翠,光澤柔和,如同美玉一般渾然一體,又恰似青梅色,尤其秀麗雅致。

南宋龍泉窯青瓷“螞蝗絆”碗,現(xiàn)藏東京國立博物館

南宋龍泉窯青瓷蓮瓣紋斂口缽,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

南宋龍泉窯青瓷弦紋三足爐,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04

溫碗與注子

近年來有關宋代的古裝劇也逐漸出現(xiàn)這種配套的酒器,他們也是《知否》的?。

溫碗與注子是溫酒用具。溫酒時將注壺置于溫碗中,用來保溫。注子、溫碗在五代時已盛行。從紀年墓出土的實物看,成套的注壺、溫碗多為北宋遺物。其中以安徽宿松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吳正臣夫婦墓出土的一套青白釉注壺、溫碗最為精美。

左上:北宋景德鎮(zhèn)窯影青釉蓮瓣紋注子溫碗,1963年安徽省宿松縣北宋元祐二年墓出土,現(xiàn)藏安徽博物院;

右上:北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獅鈕注子溫碗,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左下:宋青白瓷蓮紋溫碗酒注,蘄春漕河宋墓出土,現(xiàn)藏湖北省博物館;

右下: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刻花注壺、溫碗,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大抵都人風俗奢侈,度量稍寬,凡酒店中,不問何人,止兩人對坐飲酒,亦須用注碗一副,盤盞兩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銀近百兩矣。”說明北宋時曾普遍流行使用注壺、溫碗。南方瓷窯普遍燒制注子、溫碗,其中以景德鎮(zhèn)制品最為精美。

除了耀州窯和龍泉窯,宋代景德鎮(zhèn)窯也頗具規(guī)模,青白瓷大放異彩。器形秀麗,釉色青潤,尤以宋代中期制品為精。青白瓷以釉色清白,胎質輕薄、透明、堅致而著稱。

南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南海1號出水,現(xiàn)藏國家博物館

南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花口盞,南海1號出水,現(xiàn)藏國家博物館

青白瓷創(chuàng)燒于五代至北宋初期,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達到了高峰,元以后逐漸衰落。以景德鎮(zhèn)窯為代表,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青白瓷窯系。南宋蔣祈的《陶記》載:“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潔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饒玉’之稱。”這種如冰似玉的效果,也為江南所喜愛。

南宋青白瓷花口小碟,現(xiàn)藏杭州博物館

宋青白瓷碟,1964年麻城閻河劉李灣11號墓出土,現(xiàn)藏湖北省博物館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杭州的大街上的“鋪席”條就有:“平津橋沿河布鋪……溫州漆器、青白磁器!彼詣≈信蝺喝忝迷谫徺I瓷器時,經常可見到釉色和形制接近景德鎮(zhèn)青白瓷碗碟的道具,這也是合理的。

05

盞 托

盞托也是一個逐漸被觀眾熟悉的器物,劇中出現(xiàn)兩種盞托,一種是承托茶碗的,另一種是承托酒盞的。

茶盞托劇照

酒臺子劇照

在面對這兩種用途的器物時,我們可能容易混淆,不過在當時應該是劃分得比較清楚。據(jù)孫機先生的論述,茶托應該是中空的、茶碗的下半部分陷在盞托里;酒托(酒臺子)則應該是實心的,托盤中心突出一個小臺子,酒盞僅足部低于酒臺子。

上:五代越窯青釉刻花盞托,1981年北京西郊八寶山遼韓佚墓出土,現(xiàn)藏首都博物館;

中:宋官窯青釉盞托,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下:宋醬釉盞托,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花口杯及盞托(酒臺子),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宋汝窯天青釉盞托(酒臺子),1987年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出土,現(xiàn)藏河南博物院

盞托這種器物,從出土實物來看,唐代之前就有類似的托盤,清代還偶爾可以見到青花紋飾的盞托。但是宋代的盞托無疑是很流行的,種類繁多、造型精美。盼兒在飲酒和點茶時,都出現(xiàn)了各種類型的盞托,造型也很接近文物本身了。

晉青釉杯盤,現(xiàn)藏廣東省博物館

宋青白瓷托盤,1964年麻城閻河劉李灣1號墓出土,現(xiàn)藏湖北省博物館

元蓮花形玻璃托盞,漳縣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現(xiàn)藏甘肅省博物館

只有一處有些問題,就是周舍給盼兒夾菜時,竟然把菜往酒臺子里擱,這是不應該的,它畢竟不是盛菜的碟子嘛。

06

玉磬

這是詩歌里常有、影視劇鮮少見到的器物。十六集盼兒在引章彈琵琶時敲擊的玉器是“磬”。

唐詩《題破山寺后禪院》“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就提到“磬”。磬是佛教中的一種樂器,亦為佛教禮器之一。

與編鐘相似,從商到清都有將不同厚度的玉片編制成組的“編磬”,懸掛起來,供演奏之用。據(jù)史料載,中國自宋代以后,在漢藏佛教寺院中磬已普遍使用。

左:清白玉索子磬,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右:清碧玉雙面雕松竹梅帶鏈磬,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磬的種類很多,據(jù)材質有銅磬、鐵磬、玉磬等。根據(jù)用途,其外形也有不同,有大磬、圓磬、扁磬等。磬通常被設置于佛案右側。在佛教召開法會或念誦時,由維那師以棓(木槌)擊之,發(fā)出綿長悅耳之聲,以磬聲溝通神俗二界,且使聞者內心產生喜悅。

左:明青玉透雕人物圖磬,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右:明子岡款青玉鶴鹿同春圖磬,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07

杜長風的眼鏡:叆叇

叆叇,劇中出現(xiàn)這個生僻詞“叆叇”,讀音和“愛戴”一樣。

叆叇原意是云朵遮住太陽之后昏暗的樣子,后來用叆叇來為舶來品眼鏡命名。

玻璃眼鏡在明代宣德年間從歐洲傳入,明代田藝恒《留青日札摘抄》卷二:“提學副使潮陽林公有二物,如大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lián)之,縛于腦后。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叆叇也!

清宣統(tǒng)金絲眼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08

不正經的小知識:皮杯

浪蕩子周舍這句臺詞涉及到盲區(qū),什么叫“皮杯”?

以口含酒為杯,故稱“皮杯”。

《紅樓復夢》第十五回:“玉釧笑道:‘三位奶奶我不敢說,要敬二爺?shù)钠け蹅兪硕家焕┬。?/span>

《補紅樓夢》第十九回:“你叫他坐在你懷里,喂你一個皮杯兒,給我瞧著這么一樂,就算他謝了我了。

《品花寶鑒》第八回:“咱們陌陌生生的陪了一天酒,李老爺你想想,想到敬皮杯的交情,也就夠了!

高陽《紅樓夢斷》第三卷:“反正跳到黃河洗不清了!不偷人也是白不偷。來吧!我請你喝個‘皮杯’!”

在劇中還有一批以宋代文物為原型的道具充當背景板:

宋鈞窯月白釉花瓣碗,1978年河南長葛石固窖藏出土,現(xiàn)藏河南博物院

宋鈞窯月白釉長頸瓶,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宋龍泉窯青釉盤口瓶,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宋龍泉窯青釉碗,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北宋越窯青釉劃花宴樂人物紋注壺,北京石景山遼韓佚墓出土,現(xiàn)藏首都博物館

北宋定窯白釉刻花萱草紋折腰碗,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宋青白釉葵口盤,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宋青白瓷盒,武漢漢陽十里鋪宋墓出土,現(xiàn)藏湖北省博物館

難得有一張三姐妹合影,請大家說一說劇中的這件花器叫什么名字?

答案:花觚(gū)

聽說后面的劇情還有盼兒三姐妹開酒樓的情節(jié),《東京夢華錄》描寫京城的酒樓非常精彩,不知道是否會出現(xiàn)貼近史料的情景呢?

一起期待盼兒的賺錢事業(yè)!也祝大家早日財務自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博物館丨看展覽。

《山海經》中的10個美麗傳說,你聽過幾個?

大熊貓自古以來就是國寶嗎?原來它在歷史上是這樣的存在

古人奢侈行為大賞

蘇軾筆下的秋天,寫盡人生的百味!

《法醫(yī)宋慈》:看這部紀錄片,需要膽量

十二生肖為何沒有貓?24個你不知道的語文冷知識

古代那些令人驚艷的文人雅稱

今日立秋| 秋天,你好!人生立秋知天命;人心一念福禍門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