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毛筆究竟是什么樣,我們已無法得知。我畢竟無法做古人,也無法去憑空假想,除了人的生理功能,大部分得從實物上找根據(jù)。 據(jù)出土文物,戰(zhàn)國至西漢早期的毛筆,粗細、長短差不多,都是古一尺左右,即20厘米左右,筆毫約2厘米,皆為兔毫。所不同的是,戰(zhàn)國時的筆將筆桿頭剖為四片,夾毫于其中,以麻絲纏束,涂上漆。筆頭是可以更換的,古人“退筆成冢”大概就源于此。秦筆則出現(xiàn)將筆桿一頭鏤成腔狀,納筆毫于內(nèi),是秦以前沒有的。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日“蒙恬造筆”,因蒙恬是秦人,所以造的可能就是這種秦筆。 秦筆的筆毫因納入筆腔內(nèi),再以漆固定,所以可保持筆頭渾圓、端正、穩(wěn)定,比纏毫有許多的優(yōu)越性。秦筆亦有將尾部削尖,便于插在頭發(fā)上隨身攜帶,這就是“簪筆”。 其間也出現(xiàn)過硬筆,即竹筆,有的將頭削成斜狀,頗像西方蘸水筆。我想,“蝌蚪文”大概就是用這種筆寫的。當然,都是非主流的。 現(xiàn)存最早的毛筆出土于1954年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戰(zhàn)國墓和1975年湖北云夢縣睡虎地秦國墓。最讓我覺得奇怪的是,筆桿的直徑都只有0.4厘米左右,就像中粗的毛線針,比起現(xiàn)在的小楷毛筆要細上許多。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線索。 后來我作了些試驗,其實道理十分簡單:戰(zhàn)國至西漢早期的細筆桿,在拇指側可以轉上三圈。運筆時,筆跡必然呈弧線,正如篆書的線條。由此看來,書體的形成完全有可能是因為毛筆的特性所致。古時,能用來書寫的材料很少,不外乎是些樹皮、骨塊什么的,平整的面積又非常狹小,要多記錄些事,必盡量將字寫得細小。筆桿越細,轉起來,寫出的字必然越小。再則,執(zhí)筆的高低也至關重要。執(zhí)筆越低,支點越近,字亦越小。這是非常普通的道理。當時的執(zhí)筆高度,斷不過筆桿一寸。因此“古來無大字”事出有因,亦是生理的自然。 倘如筆桿直徑由0.4厘米加粗至0.6或0.7厘米,轉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線條竟然趨向于簡約方直。 我很快找到了有關出土文物資料: 1985年,在江蘇連云港海州錦屏鎮(zhèn)陶灣村,出土了一枝西漢筆,筆桿直徑是0.4厘米。1993年,連云港東?h溫泉鎮(zhèn)的西漢墓,又出土了對筆兩枝,筆桿直徑為0.7厘米,向后漸細為0.3厘米。皆是西漢中晚期的墓。西漢是篆書向隸書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筆是兼用于篆與隸的。 1957年,甘肅武威磨嘴山2號東漢墓出土了一枝毛筆,筆桿直徑是0·6厘米至0.7厘米。正好,東漢是楷書形成發(fā)展的時期。以后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筆桿都保持這個直徑尺寸。 筆畫趨向于方直,是從字形上看。但從用筆上看,我在上兩章已說過,由于手拿,附墊不穩(wěn)定,若筆桿在直徑0.4厘米左右時,筆毫一接觸簡牘或紙面,便要立即轉筆,使力均勻分散,呈曲線,且不易控制字形。所以古人在處理這種狀況時,往往筆筆斷開,一個字經(jīng)過多次轉筆發(fā)力,目的是線條流暢、用筆穩(wěn)定且容易控制字形。我們從出土的春秋時期的《侯馬盟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多次轉筆發(fā)力的現(xiàn)象。 若筆桿在0.6厘米至0.7厘米時,筆在手里最穩(wěn)當妥貼,轉筆可出方直線,可改均勻發(fā)力為集中于筆頭上迅猛發(fā)力至盡,或是力至收尾時再進行下一周轉筆的準備,古人似有形象的比喻,稱這兩種典型的發(fā)力為“懸針”和“垂露”。 此種用力的方法,我一直找不到適當?shù)脑~來形容。有一次,看電視里轉播花樣滑冰,突然心里一動:此力,乃毋卻車力。物理上稱做“加速過程”和“慣性力”作用。發(fā)力即產(chǎn)車加速度,提高速度。所以,這樣的發(fā)力,速度迅猛而準確到位。在有大量公務要記錄下來,又無打字工具的時代,既司以加快書寫速度,又能整齊美觀。 后來,我看書知道,蘇東坡用“水上撐船”來比喻,甚是形象。 這種用筆法則,就是“楷則”——楷模的法則。 再倘若將筆桿加粗至直徑1厘米以上,其結果是只能轉一圈多一點點,帶來的結果是線條更趨平滑方正。原因是,拇指的上端指節(jié)長度至多只有3厘米左右,且具骨節(jié),筆桿在手指中轉的圈數(shù)越多,線條越曲折多變;相反,減少圈數(shù),筆畫越平直,可寫大些的字。所以,唐代以后的毛筆,有些就筆桿加粗。難怪傳說唐代書家柳公權向筆工諸葛氏求筆,諸葛氏將當年王羲之常用的筆相贈,柳氏卻不適用。 如若筆桿再粗至直徑1.5厘米以上,轉起筆來就顯吃力,筆易滑落。 我不由突然理解了古人,為什么要那樣費工,將大筆做成下粗上細漏斗似的“斗筆”,其實是要保持一根能轉動自如的筆桿。如今的“土筆”早已名存實亡,好在還留下了當年實物的佐證。
資料來自網(wǎng)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