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行(二)大召寺
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區(qū)。它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寺院坐北向南,主體建筑布局為“伽藍七堂式”。沿中軸線建有牌樓、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東西配殿、廂房等建筑。附屬建筑有乃瓊廟、家廟等。寺院外面還建有環(huán)繞召廟的甬道及東西倉門。大雄寶殿為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采用了藏漢結合的建筑形式,整個殿堂金碧輝煌,莊嚴肅穆。明隆慶年間(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譯作“俺菩”)受封為順義王后,與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歸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萬歷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銀佛像,俗稱銀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稱“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間(1662―1721),擴展召廟規(guī)模,大殿改覆黃琉璃瓦。佛殿內(nèi)有高2.55米的銀鑄釋迦牟尼像。釋迦牟尼像前有一對金色木雕巨龍,蟠于木柱之上,作雙龍戲珠狀。殿前漢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啟七年(1627)鑄造的一對空心鐵獅,昂首仰視,形象別致。召廟內(nèi)另有山門、過殿、東西配殿及九間樓等建筑。
大召的珍藏品極為豐富,堪稱大召“三絕”的銀佛、龍雕、壁畫和佛殿內(nèi)的各種彩塑、金銅造像、晾佛節(jié)展出的巨幅唐卡、108部的甘珠爾經(jīng)卷,以及宗教活動使用的各種法器,面具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藝術珍品。
大召,不僅是一處佛教圣地,而且還是一處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輝煌的殿宇、傳神的雕塑、精美的壁畫,浩瀚的經(jīng)卷,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樂,構成了獨特的“召廟文化”。
今選登部分照片,請欣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