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讓徒子徒孫
升官發(fā)財
假老虎面的威名
即得到阿貓阿狗
奉迎溜拍
棺材上的帽子
鄭樹林
這個標題已經思考了許多年,對許多已經蓋棺定論藝術大家確實是不會想到,在他們死后還有那么多的“徒子徒孫”在戴著他的帽子,用這一頂帽子游走江湖。沒有帽子的想方設法去找,有帽子想辦法到祖上棺材里去挖,總之只有能夠賺錢不管帽子是什么顏色的了。
每次有什么書畫展覽會或者筆會聚會時,大多數會聽到這樣的介紹:這是某某某······你們不是很熟悉吧,告訴大家這位的父親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再遠一點是爺爺再或者可能是多少代)的兒子(孫子),還有最多的就是這是某某某的關門弟子,再傳弟子,這某某某早已經離開人世不知道多少年,可那一頂帽子一直被后人不斷加大加高,為的就是能夠在書畫界,收藏界有那么一席之地。
子承父業(yè)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的背后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家傳手藝都是當年為了生存而獨創(chuàng)的,從前輩的內心來說并不想讓自己的子孫來繼承,只有家里孩子沒出息讀書讀不進,才讓自己的孩子學的,但教自己孩子的并不一定是自己。而今的棺材上帽子也會隨著市場不斷更換,“戴帽子”的會不斷換上自己頭上的帽子,看看一些書畫家的介紹,哪一頂帽子有市場就會拜那位做師傅,也不知道師傅是不是是真的有這樣的弟子,有些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師傅的棺材是什么時候合上的。正如我們會看到現(xiàn)代人拜明清朝的書畫家做師傅,當下竟然還有鄭板橋的弟子,真是貽笑大方。不知道還有多少師傅睡在棺材里可以收什么“弟子”。青出于藍勝于藍,看看當下那些子孫輩的弟子們,如果沒有那一頂頂棺材上帽子可能會消失一批所謂的書畫家。一直沒有明白國外那些大師為什么就沒有子孫傳承呢?
上海商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