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草書的人沒有不知道“顛張狂素”這個說法的,確實張旭跟懷素的狂草,用筆恣意奔放,點畫纏繞、詭譎莫測,有著濃厚的藝術(shù)氣息,因此后人稱這二人為“草圣”,但是在米芾心中他認可的草書既不是張旭、也不是懷素,而是唐代一位“自學天才”——孫過庭
孫過庭乃杭州富陽(今屬浙江)或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他的家境極為貧寒,別人所用尋常的筆墨紙硯,對他來說就是奢侈之品,但即便是這般艱苦的環(huán)境也沒有讓他放棄對于書法的熱愛,他一直以“二王”書法為宗,因為沒有老師教導,他就自學“二王”法帖長達20多年。
后來終于有所成就,在唐代書壇有了些微的名氣,受到朝廷的青眼,封給他一個“率府錄事參軍”的小官差,可惜生性高潔耿直的孫過庭,不愿攀附權(quán)貴與世俗同流合污,因此遭到他人讒言而丟失官職,自此之后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回家專心研究書法,終于完成書法界的“巨著”《書譜》。
這件《書譜》全文以草書寫就,用筆飄逸飛動,筆法豐富多變,點畫富有極強的生命力與節(jié)奏感,好像一首激昂的交響樂,時而似奔騰決堤的江水,筆勢急轉(zhuǎn),鋒芒盡顯,時而又似輕柔的飛羽,有著飄然婉約之美,因此讓他奪下“唐代第一妙腕”之稱,而且此作不僅是學習“二王”的絕佳法帖,也是書法理論的“超強巨著”。
例如這句“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就是在告誡大家在學習書法時不可以盲目跟風,一味沉溺在古人筆法中,若是不去順應(yīng)時代的發(fā)展進行創(chuàng)新,就會被逐漸淘汰,因此順應(yīng)自然去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是學習書法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當然這句只是這浩瀚理論中的冰山一角,這件《書譜》的全部內(nèi)容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思。
不過孫過庭的《書譜》在最初問世之后,也遭到過他人的批評,例如唐代的竇暨在《述書賦》里說孫氏的草書有“閭閻(凡夫俗子)之風,千紙一類,一字萬同”。評判他的書法變化單一,但是這種理念并沒有得到世人的認可,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孫過庭書法充分繼承了“二王”筆法。
例如宋代的王詵曾說:“虔禮(孫過庭)草書專學二王。郭仲微所藏《千文》,筆勢遒勁,雖覺不甚飄逸……既而復獲此書,研究之久,視其興合之作,當不減王家父子。至其縱任優(yōu)游之處,仍造于疏,此又非眾所能知也!彼J為孫過庭的草書風韻不減王家父子,疏密排版得當,有著晉人的飄逸遒勁之感。
其實不僅僅是王詵,就連一向毒舌的米芾,在面對《書譜》時也心悅誠服,評價道:“孫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由此可見孫過庭的書法跟思想理論有多么精妙。
您對孫過庭的書法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