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再讀《哪吒鬧!凡虐l(fā)現(xiàn),一個家庭最常見的悲劇,就是以下兩種
最近,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被人們熱捧。
趁著對電影的癡迷,我再去讀原版神話故事《哪吒鬧海》,才發(fā)現(xiàn)其中講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如何英雄了得,更多是一個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的成長。
唐代僧人不空點評哪吒:“我護持佛法,欲攝縛惡人或起不善之心!
家庭的教育,其根本是善念,而神話故事里,卻多半是借著“善”的名義,助長了惡念,從而引發(fā)了哪吒的一系列正義行為。

01
把慣子,當愛子。
古時候,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妻子殷夫人,懷孕三年,才生下一個男孩。
天上的太乙真人知靈珠子下凡,收男孩為徒,并賜名哪吒。
七歲的哪吒,學了一點點本事,就去陳塘關外游玩。天氣炎熱,他就下河洗澡,去暑。
哪吒手里拿著法寶混天綾,威力巨大,洗澡的時候,讓東海的水晶宮都泛起了波瀾。
龍王敖光立馬派夜叉李艮出海探查。
李艮看到哪吒,口氣很大,導致兩個人爭吵起來。
龍王敖光聞訊,氣憤不已,又派龍王三太子敖丙出海捉拿哪吒。
敖丙發(fā)現(xiàn),李艮被哪吒滅了,就大聲質問:“你是誰人!
哪吒回答:“我乃陳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zhèn)守此間,乃一鎮(zhèn)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敖丙執(zhí)意要報仇,和哪吒打斗起來。幾個回合,敖丙慘敗,并被拔掉了龍筋。
龍王敖光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徹底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找李靖理論,逼得李靖夫妻大哭、崩潰。
作為父親,敖光看到的,是兒子被欺負,下屬被羞辱,而沒有看到下屬的傲慢,兒子長期的蠻橫。因此,父親只是護犢心切,但凡欺負下屬和兒子的人,都應該被興師問罪。
很多父母,把兒女當成了寶,各種保護。因此兒女天生有了優(yōu)越感,不懂得低頭,謙卑。
接著“我都是為了你好”的名義,很多家庭里,父母承擔了一切,而兒女卻理所當然。久而久之,父母這一代就強大,兒女這一代就開始敗落。
愛,不是慣著兒女,而是有尺度的。
慣,是“過猶不及”的結局。
生活中,很多的愛,變成了慣。比方說,兒子踢足球,把人家的玻璃窗砸了,但是父親看到了,沒有責罰,而是認定玻璃窗沒有防盜網(wǎng)導致的。女兒把手放在超市的米缸里,母親卻責怪米缸太矮了,還揚言“我全買了,行吧”。
不讓兒女受一點點傷害,也不能有一點點委屈,這樣的“慣著”,無疑是讓兒女避開了社會的教育。也終究會被社會教育。

02
把責子,當教子。
哪吒拿到龍筋之后,第一想法是——拿回家給李靖束甲。
可是李靖看到龍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大難臨頭,需要避禍。然后開啟了對哪吒的各種責罰。
接下來,四海龍王到玉帝面前告狀,興起了巨大波瀾。
哪吒為了不連累父母,割骨還父割肉還母,表示和父母劃清界限。
哪吒“消亡”了,恩恩怨怨也告一段落。
按照太乙真人的安排,母親殷夫人復活了哪吒,父親李靖知道后,馬上把哪吒的身體徹底打碎,讓其無法復活。
迫不得已,太乙真人用蓮花,把哪吒復生了。
復生之后的哪吒,對父親耿耿于懷,還找父親進行報仇。父子大戰(zhàn),父親敗北,往南逃走。
哪吒緊追不舍,半路上遇到兄弟木吒。兄弟指責哪吒,傷害父母是大逆不道的。
最后,哪吒被燃燈道人制服,父子關系慢慢和解。
道人說:“哪吒,你父子從此和睦,久后俱是一殿之臣,輔佐明君,成其正果,再不必言其前事!
當父親不讓哪吒復活的時候,那一刻我們看到的,都是最狠的責罰。
很多家庭里,父母把愛藏起來,一旦兒女犯錯,那就是處罰,甚至是體罰。
比方說,大冷天的,看到兒女不聽話,就讓他到雪地挨凍;下雨的時候,把不聽話的兒女,送到大雨中;把兒女捆起來。
兒女成年了,如果找了不合適的對象,那就反對婚配,還用斷交來威脅。
兒女如果早戀,父母就馬上開啟關禁閉之類的模式,讓人望而生畏。
孩子一出生,就是愛父母的,就聽父母的。如果父母總是否定孩子的愛,那就是反復打壓。
也許孩子愛父母,因為認知有限,過于天真,出現(xiàn)錯誤,但是愛的根本,是沒有變的。
孩子有時候犯錯,也是進步的一個過程,父母需要多方面觀察,理解,循序誘導。

03
把孩子養(yǎng)廢,這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
而養(yǎng)廢的過程,卻是很多人察覺不到的。只有廢掉之后,才恍然大悟。
父母們,學會正確教育孩子吧,最關鍵的,是掌握教育的尺度。
愛而不溺;教而不責,這是最起碼的尺度。
遇到孩子犯錯,應該耐心詢問,分清是非,再做決定。
引導孩子成長,應該懂得尊重,降低姿態(tài),融入社會。
記住,育兒成功,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成功。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等。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