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愛書之人,總想去一趟文瀾閣。
杭州市孤山路26號,是文瀾閣所在地,這里是一座藏書樓,曾藏著一部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同時也最備受爭議之書:《四庫全書》。
此書由乾隆發(fā)起,匯集了當時全國各科碩儒三百余人,參與者數(shù)千人,耗銀數(shù)千萬兩,歷時十五年而成。據(jù)《四庫全書總目》記載,共著錄書籍3461種,79309卷,抄錄七部,專建七閣庋藏:北京紫禁城的文淵閣、北京圓明園的文源閣、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沈陽的文溯閣、揚州的文匯閣、鎮(zhèn)江的文宗閣和杭州的文瀾閣。其中,南方三閣是對外開放的皇家藏書樓。
不到百年戰(zhàn)火中,七閣均歷經(jīng)磨難。辛亥革命后,文淵閣《四庫全書》交由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保存,后隨戰(zhàn)事變化,全書輾轉(zhuǎn)遷往上海、重慶、南京等地,最終運至臺灣,現(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院;文源閣《四庫全書》在入侵圓明園的英法聯(lián)軍的大火中化為灰燼;文津閣《四庫全書》現(xiàn)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七部中惟一原架、原函、原書一體存放保管的;文溯閣《四庫全書》在沙俄帝國侵占東北三省時曾出現(xiàn)丟失現(xiàn)象,現(xiàn)存于甘肅省圖書館;太平天國戰(zhàn)爭之際,南三閣同被太平軍占領,其中文宗、文匯閣書俱毀,文瀾閣同罹劫難,幸運的是,杭州人丁申、丁丙冒險從死神手中硬搶救回來約四分之一殘書,并從民間五省十七家藏書樓補抄成全書的十分之九,民國時又借文津閣本進行了三次補抄,全書庶幾恢復原貌,創(chuàng)造出一部獨特的《四庫全書》。而且,丁抄將其中一些原本殘缺之書覓到了全本,又據(jù)原書未加刪改,因而文獻價值要超過原來的《四庫全書》。
經(jīng)幾代人撿拾、搜訪、收購、整理等工作,文瀾閣《四庫全書》成為南三閣的僅存,巍巍書閣,重現(xiàn)璀璨。而浙人在保護《四庫全書》中所體現(xiàn)的精神和勇氣值得永志不忘。
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卷
清乾隆 內(nèi):縱28.4厘米 橫400.2厘米(經(jīng)); 縱28.1厘米 橫367.7厘米(史)外:縱30厘米 橫440厘米(經(jīng));縱30厘米 橫410厘米(史) 故宮博物院藏
《四庫全書》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叢書,清代乾隆皇帝敕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詔開“四庫全書館”,裒輯《永樂大典》之散篇,并收羅天下之遺書,參其事者四千四百余人,歷時十年完成。《四庫全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3400余種,79300卷,凡6114函,36381冊,約九億九千七百萬字。
乾隆帝認為《四庫全書總目》卷帙浩繁,不易翻閱,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命四庫館臣紀昀等另編《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傋牍偌o昀等人略去《四庫全書》各類總序、小序和存目類各書提要,并將其他各書提要也大加壓縮,“只載某書若干卷,注某朝某人撰”,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匯成《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進呈御覽,由內(nèi)府收藏。
紀昀從《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中又選出最精要的內(nèi)容親筆撰寫,只寫書名、著者及卷數(shù),略去存目類各書,繕成此精選本。此書無序跋,以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類下列細目,每目之下各書分上下兩欄書寫,以小楷抄成四軸,每軸一卷,從左至右卷為一束,合裝于紅木書盒內(nèi),進呈皇上,以方便乾隆帝出行攜帶。
《四庫全書》文瀾閣本
清乾隆
浙江圖書館藏
《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1912年夏,《四庫全書》從文瀾閣移至浙江圖書館孤山館舍,從此書、閣分離,但文瀾閣建筑遺存仍得到充分保護。浙江省博物館分別于20世紀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對文瀾閣進行大規(guī)模修繕,最近的一次大規(guī)模修繕是2006年,直至2013年才竣工。
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已于1984年影印,有了能全文檢索的電子版。目前,一般性閱讀可直接瀏覽電子版,也可前往孤山分館看紙質(zhì)影印版,只需攜帶身份證和提交研究計劃申請即可,而若確需查閱原本,也可在辦理相關手續(xù)后在善本特藏閱覽室閱覽。
文瀾閣始建時,乾隆便視其為一座公共圖書館,如今,無論時光多艱難,它亦初心未改。
丁觀鵬《乾隆帝洗象圖》軸
清乾隆 縱132.3厘米 橫62.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受佛學大師三世章嘉活佛的影響,數(shù)十年傾心于佛學研習。他為了表示對佛教的信仰,不僅大建佛寺,譯佛經(jīng),造法器及寫經(jīng)自修,而且還將自己比喻成佛教中菩薩的化身,罩上一層神秘的宗教光環(huán)。他命宮廷畫家或者畫佛喇嘛,繪制了多幅他扮作菩薩的畫像,此圖便是其中之一。
圖繪扮作普賢菩薩模樣的乾隆皇帝,正靜靜地目視著眾人為自己的坐騎大象清洗軀體。大象則愜意地扭頭望著乾隆皇帝,流露出感激的神態(tài)。此圖雖然僅署丁觀鵬一個人的名款,但實際上應是件中西畫家的聯(lián)手之作。圖中具有肖像寫實特征的乾隆皇帝,其面部當出自西洋畫師郞世寧之手,而略帶夸張變形的玉女、金童、天王及僧侶等人物則由丁觀鵬主筆。此圖在設景布勢上富于機巧,以曲水為脈將樹石、惠草連成一體,同時也將眾多的人物圈聚在一起,進而突出了乾隆皇帝的主體位置。
乾隆帝御筆菩提葉《般若菠蘿蜜多心經(jīng)》冊
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古稀天子之寶”
清乾隆 長12.9厘米 寬12.9厘米 通高10厘米 紐高5.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交龍紐“古稀天子之寶”,在封建社會天子就是指皇帝,他享有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權利。乾隆帝在《古稀說》曰:“古稀之六帝元明二祖為創(chuàng)業(yè)之君……其馀四帝予所不足為法”。乾隆帝借此夸耀自己是古稀全人。他還刻制了“古稀天子之寶”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圣壽時,乾隆帝把自己看成是千古之中唯一年登古稀的英明君主,為此他特撰寫《古稀說》曰:“余以今年登七袠,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寶’,其次章而即繼之曰‘猶日孜孜’,蓋予宿政有年,至八旬有六即歸政而頤志于寧壽宮,其未歸政以前,不敢馳乾惕。猶日孜孜,所以答天庥而勵己躬也!北砻髑〉垭m然自負但不自滿。另刻“猶日孜孜”璽,作為“古稀天子之寶”的副章相配使用。
乾隆帝書董邦達繪《三希堂記圖》軸
清乾隆 紙本設色 縱201.5厘米 橫154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乾隆十有一年,臣承命繪三希堂圖,旨惟筆力薾弱,未足仰稱詔旨,圖成祗增慚悚,敬瞻天筆緬思昔賢,謹泐銜名,以志榮幸。臣董邦達恭畫并識。”鈐:“臣邦達印”白文方印。
乾隆御題《三希堂記》一篇,款署:“乾隆丙寅春二月御筆”,鈐“乾”“隆”朱文連珠印。另有“乾隆御覽之寶”“五福五代堂”“太上皇帝之寶”“石渠定鑒”“寶笈重編”“養(yǎng)心殿鑒藏寶”等印。
畫心有梁詩正、勵宗萬、張若靄、汪由敦、裘曰修等和詩題記。
圖為人物故事題材,以山水、樓閣作為環(huán)境襯托。畫以水墨為主,略作淡設色,筆墨清朗,儒雅涵蓄,富文人畫韻致。史上關于王氏父子的故事有很多,此圖即表現(xiàn)其中一則。據(jù)傳,王獻之自幼學書甚勤,全神貫注。王羲之趁其不備從身后欲拔其手中之筆,卻未提起,于是稱贊他握筆有力。圖中,獻之神態(tài)端凝,伏案作書,羲之正欲提筆,人物生動,畫面情節(jié)性很強。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