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所有覺醒,背后都是苦熬
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說:“讀黑塞的書,像在暴風雨的深夜,感受到燈塔的閃耀!
在歐洲大學里,青年人幾乎人手一本黑塞的書。
黑塞一生狂攬多項文學大獎,其作品也被翻譯成53種語言,風靡全球。
有人說他是“永屬年輕一代的作家”,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替讀者發(fā)聲;
有人稱他的作品為“自救之書”,讀完不亞于進行了一場心理治療。
《悉達多》一書,更是黑塞作品中的經(jīng)典。
小說僅有7萬余字,卻呈現(xiàn)了一個貴族青年走出家庭,墮入世俗,嘗遍世間百味,然后從痛苦中覺醒的一生。
如果你也感到焦慮、迷茫,不妨翻開這本書。
看過了書中的故事便會明白,人生這條路,沒有一通到底的捷徑。
所有的覺悟,背后都是一步一步的苦熬。
1
熬過迷茫,找到出路
主人公悉達多,從出生起就幸運地擁有了一切。
他身份尊貴,外表俊美,又接受了族中長老的教育,受到了所有人由衷的喜愛。
即便如此,悉達多并不快樂。
他覺得從別人身上學來的知識再多,也無法解開自己內心的困惑。
于是在一個清晨,悉達多毅然拋下一切,離家出走,邁上了一條求道之路。
最初,他遁入山林,加入了苦行僧的行列。
他把自己暴露在室外,任由驕陽炙烤,暴雨侵蝕,直至身體僵硬,失去一切知覺。
然而蘇醒之后,他的心靈又開始躁動。
后來遇到了圣人佛陀,在其指點下,悉達多才明白了癥結所在:
他遠離塵世,日日苦修,只為尋求內心的安寧。
殊不知,刻意迎受外在之苦,換來的只是短暫的麻木,只有直面紅塵、感受欲望,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于是,他決定進入城中,像個俗人一樣生活。
他渴望情愛,便向美艷名妓迦摩羅求歡;
他渴望財富,便投身商海,學習鉆營之術。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悉達多模樣大變,他終日沉溺于酒肉、愛欲中,成了一個大腹便便,貪婪吝嗇的中年人。
與此同時,他對自己的憎惡也越來越多。
有一天,他決定結束自己可悲的人生。
然而就在他跳河之際,靈魂深處傳來一陣聲音:
“我必然經(jīng)歷貪欲,追逐財富,體驗不堪,陷入絕望的深淵,并由此學會去抵御它們。”
悉達多猛然驚醒:
迷茫和痛苦,是人生必經(jīng)的試煉。
如果不曾見過欲望丑陋,不把自己逼入絕境,又怎能痛改前非,迎來一個嶄新的自我?
于是他爬回了岸邊,決定與自己和解,繼續(xù)好好生活。
羅曼·羅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許多人一遇到困難,就想像鴕鳥一樣埋起頭來,假裝煩惱已經(jīng)解決。
但逃避,換不來救贖。
真正的覺醒者,都在入世中修行。
當你親身歷遍悲歡離合,嘗盡人間百味,方能化繁為簡,蛻變出一個強大、嶄新的自己。
所以,不論眼前有什么難關,別害怕,別放棄。
勇敢面對,各個擊破,你也能克服種種不順,把一切麻煩都變成命運的彩蛋。
2
熬過離別,學會釋然
縱觀悉達多這一生,有兩次離別尤為痛苦。
第一次是青年時期,與朋友喬文達分別。
喬文達也是貴族之子,兩人從小一起修習、一起長大。
后來離家苦修,喬文達也隨他上路,承受了同樣的風吹日曬,饑餓貧困。
多年來,兩人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喬文達已成為他忠實的信徒,他的影子,他的知己。
直到圣者佛陀的出現(xiàn)。
喬文達被其深深感化,自愿皈依;悉達多卻不能信服,想要繼續(xù)求道。
兩人就此分離,一別就是三十年。
好友離開后,悉達多陷入了巨大的悲傷,他無人可依,無人可訴,心頭常常被孤獨環(huán)繞。
第二次是中年時期,與自己的兒子告別。
悉達多來到城中后,曾與名妓迦摩羅在一起生活多年。
當他厭倦了世俗紛擾,便不辭而別,來到河邊,做一個普通船夫。
他與一個老人家為伴,每日撐船渡人。
忽然某一天,他偶遇了伽摩羅。
伽摩羅此時已被毒蛇咬傷,奄奄一息,身邊還有一個十來歲的孩子。
原來,當初他離開的時候,迦摩羅早有身孕。
迦摩羅死后,悉達多承擔起了照顧兒子的使命。
然而小兒在城中長大,被母親寵壞,完全無法忍受眼前的清苦。
任憑悉達多如何挽留,兒子都瘋了似地想要逃離。
一種前所未有的痛苦,彌漫在悉達多的心中,讓他寢食難安,備受折磨。
漸漸地,他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他想到,當初的自己不也是如此嗎?
年輕時沖動出走,全然不顧父親的憤怒和挽留。
多年之后,同樣的情景再次上演,只不過這一次,他成為了父親。
或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宿命。
就算自己再不舍,再心疼,也不能替兒子去度過這一生,孩子終將自己穿過人間的風雨。
想通之后,悉達多還是讓兒子離開了。
《次第花開》中寫道:“從出生到終老,我們這一生就是一個不斷擁有,不斷失去的過程。”
我們也曾幻想,相遇便是永遠。
年歲漸長便會明白,分別是人生的常態(tài),相逢是幸福的意外。
朋友也好,親人也罷,你所愛之人,終歸會離你而去。
聚散離合,都是命中注定。
行至人生的分岔口,切莫慌亂。
勇敢放手,默默祝福,就是對一段關系最大的成全。
3
熬過孤獨,變得強大
悉達多終其一生,都想要獲得解脫。
然而從決心問道的那一刻起,他就走上了一條不被理解的道路。
他想要離家出走時,遭到了父母的反對。
他脫離苦行者的隊伍時,被同行的僧人怒斥。
他拒絕向真正的得道之人——佛陀皈依時,好友喬文達也震驚不已,對他產(chǎn)生了質疑。
再后來,悉達多進入城中,成為了大富商。
他擁有了數(shù)不盡的財寶、美酒和佳人,卻又把這些視為邪惡之物,不惜用自殺來與之割席。
在別人眼里,悉達多活成了一個異類。
貴族、高僧、富翁,這些世人求之不得的身份,都被他一一拋棄了。
雖然無人理解時,悉達多也很痛苦,但他從未后悔過。
因為他知道,按照別人的期許生活,就會活成一個提線木偶,失去了自己的靈魂。
遵從內心的選擇,才能活得自由,活得坦然。
最終,悉達多留在河邊,做了一個普通的船夫。
在包容萬千的河水中,他領悟到悲與喜,苦難與幸運,都只不過是一段會消逝的經(jīng)歷。
從此他不再追問命運,不再為難自己,而是懷著敬畏心,包容眼前不完美的一切。
自此,悉達多終于悟道,蛻變出了一個全新而強悍的自我。
紀伯倫曾說:“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黑暗的歲月,無人理解,無人扶助。
但人生最大的收獲,也往往在孤獨中獲得。
在那些獨處的日子里,你終會明白:生活是給自己過的,而不是給別人看的。
我們不必為了迎合他人,而偽裝自我,隨波逐流。
為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
▽
泰戈爾曾說過:“經(jīng)歷過地獄般的折磨,才能煉出天堂般的力量!
悉達多用一生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
人生所有的成長,都是以痛苦為代價的。
難事,能磨煉你的意志;苦事,教你學會了隱忍與反抗。
一切際遇,皆為成長。
當你歷經(jīng)滄桑后,修煉出了一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所畏懼,自如地應對生活中的一切變數(shù)。
點個贊吧 ,與朋友共勉。
作者:洞見MK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