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蘭友青遙(富書作者)
楊絳說:“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促,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人自身!
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修煉,不斷覺醒的過程。
一個人真正可貴的,是擁有主導自我的力量,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想要自我覺醒,就得不斷向內探索,提升自我。
滋養(yǎng)自己是一生的使命,《人民日報》推薦這9個好方法,值得永久收藏。
熱愛讀書
周國平說:“一個人但凡有了讀書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種特別眼光!
“風細細,雨微微,風絮滿城飛。將離盈智愁腸斷,未曉前途何處歸。”你敢相信這是一位外賣小哥寫的詩詞嗎?
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上,這位自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逆襲成為冠軍,連北大文學碩士都敗給了他。
在杭州送外賣這些年,他每天早上8點起床,直到下午2點半,都在送外賣。
3點回來給電瓶車充電,便趁著這個空隙,他就在宿舍背古詩詞,閱讀各類古詩詞書籍……
就這樣,他登上了央視舞臺,拿下了《中國詩詞大會》的第一名。
比賽結束后不少企業(yè)給他發(fā)去了邀請函,開出高薪,希望雷海為可以加入他們。
最終,他選擇接受一個成為一名教師,結束了自己的外賣生涯。
就如同主持人董卿說的那樣:“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是的,書籍是不對任何人設防的。你閱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是一盞明燈,指引你找到歸宿。
讀書可以得新知、贈學問、開茅塞、除鄙見。讀書,可以經(jīng)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有且只有一種人生。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
保持微笑
詩人泰戈爾說:“當一個人微笑時,世界便會愛上他!
愛笑的人也不是生活上萬事皆如意,而是他們明白:擊敗苦難的永遠不會是沮喪,樂觀與微笑才是。
老戲骨吳彥姝,每次出現(xiàn)在鏡頭中,總是微笑著,保持著從容和優(yōu)雅?偨o人一種親和力,也非常的有感染力。
歲月給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帶了皺紋,卻也藏不住她身上的溫婉大氣。
吳彥姝常帶微笑,心態(tài)年輕,最終反饋到身上。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83歲起碼要年輕10歲。
果然,歲月不敗美人,愛笑的人,運氣從來不會差。
一個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如何,生活也會反過來如此對待自己。
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眼淚在眼珠里打轉卻依然保持微笑。
想起林語堂的一句話:“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是每個人都必然會遭遇的,而笑,便是在無常的人生中,對抗命運的最好方式。
人,只要擁有微笑,就能夠豁達樂觀地活著;人只要時刻保持微笑,就能夠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擁有一張永久的通行證。
笑一笑,心寬了,心大了,給自己一個微笑,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愛惜。
培養(yǎng)技能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
當你多學會一項技能,你未來的生活便多了一份保障,甚至憑借它扶搖直上。
量子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馬克思·普朗克,除了是物理學家外,還是一位音樂家。
他自學鋼琴,水準十分高超。雖然在大學時,他選擇了物理學作為一生探索的方向,但是在生活中,他一直沒有離開過鋼琴。
在進行研究之余,他不斷練習鋼琴,自己試著譜曲,還在家中舉辦音樂會。
普朗克說:“鋼琴可以給我?guī)硭枷氲膯⒌,對我研究物理學也有幫助。”
我們的技能有時候并不是只有一樣就夠了。當你愿意多學習一項技能,你的世界就又多開了一扇窗。
多一項技能的時候,多了一個選擇權。
尤其,我們作為成年人,只要多學會一項技能,就可以在這個社會上多一項謀生手段。
真正的安全感,永遠來源于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
培養(yǎng)新技能,是人生向上生長的有效手段。
多一項技能,多一份選擇;多一項技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規(guī)律作息
著名企業(yè)家李開復年輕的時候,有一個觀點,他堅持認為,每天睡眠少于1小時,就可以比別人多活24倍。
因此,他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經(jīng)常半夜起來給合作伙伴回復郵件,寫微博,給粉絲回復留言,被譽為“鐵人”,實在熬不住了就喝咖啡提神。
長期不規(guī)律的作息,加速了李開復身體垮掉;50歲時,他患上了淋巴癌。
生病之后,他開始意識到長期不規(guī)律的生活必須改變,于是每天晚上十點鐘準時關燈休息,第二天睡到自然醒。
良好的作息、醫(yī)生的治療,他最終恢復了健康。
正如巴爾扎克說過:“有規(guī)律的生活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規(guī)律的作息,可以讓一個人保持最佳精神狀態(tài),提高做事效率,這才是一種真正的能力。
生而為人,只有一次生命,因為作息不規(guī)律而損壞了身體,實在是得不償失。
想要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規(guī)律的作息。
正如《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中指出,與生活不規(guī)律的人相比,堅持早起、早睡的人身體更加健康,認知能力更強。
規(guī)律的作息安排有助于保持高質量的睡眠,長期堅持規(guī)律作息,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健康。
保持規(guī)律作息,是一個成年人對自己健康最大的負責。
充滿好奇
喬布斯曾說過:“Stay hungry,Stay foolish.”
他的意思就是,要永遠保持一顆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去擁抱世界的變化。
好奇心是改變世界的力量,是促使人類對世界探索的驅動力。
有人曾經(jīng)問愛因斯坦,你到底有何不同?
愛因斯坦沒有去強調自己的才智,而是提到了好奇心。他把自己的成功歸功于日常生活各種小小的發(fā)現(xiàn)。
大多數(shù)人把這些當作很普通的事情,但是愛因斯坦總能因為好奇心提出不一樣的看法。
而他也非常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充滿了動力。
愛因斯坦說:“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就無異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都是模糊不清的!
沒有好奇心的生活,變得冷漠麻木,更感知不到萬物變化的奇跡。
毫無疑問,成為一名充滿好奇心的人,能夠打開一扇新的人生大門,并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生。
毛姆說過:“一個人能對世界充滿好奇,觀察一朵羞花,一片落葉,從細微處欣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樣!
充滿好奇的人,心懷赤誠,熱愛著熱騰騰的生活。
余生不長,愿你有孩童的天真與爛漫,對世界充滿好奇與幻想。
嘗試輸出
羅永浩,創(chuàng)業(yè)失敗,通過直播帶貨努力還錢,6億的債務還了4億。他似乎干什么行業(yè),都能輕松上手、脫穎而出。
這其實是因為,成就一個人的往往就是這種底層核心能力:表達力。
同樣一件事,會說話的人讓溝通事半功倍,不會說話的人,讓事情事倍功半。我們平常生活中,也需要多練習自己的表達力,嘗試輸出。
羅振宇曾說:“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因為在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chǎn),是影響力。
影響力怎么構成?有兩個能力:第一個是演講,第二個是寫作!
無論做什么工作,我們都需要在公共場合對同事、客戶對話,也可能會在大會議室對著幾百人演講,甚至在孩子的家長會、家庭聚會上,都需要發(fā)表小型演講。
而寫作,則更廣泛。小到一條朋友圈、一份工作總結,大到創(chuàng)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我們都需要寫作能力。
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家溫斯頓在自己的新書《如何清晰表達》中提到:“表達溝通是人類文明進步最重要的動力!
多嘗試輸出,多鍛煉自己的表達力,這樣不僅可以處理好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系,在職場中也更容易說服別人,獲取競爭或者合作機會。
任何時候,懂得輸出,都是加分項。
親近自然
著名學者周國平曾說:
“和自然融為一體、親近自然是人生幸福非常重要的方面。和自然交融的人與在人工環(huán)境里的人思想是不一樣的!
這兩年國內興起了一陣露營潮,城市里的人紛紛利用周末時間,來到野外露營,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當陽光親吻大地、微風輕拂臉頰、綠草輕聲吟唱,都市人一周的疲勞,都在這其中消散。
營潮的興起,也正是說明了親近自然給重壓的人們帶來喘息成長的空間。
確實如此,英國《科學報告》雜志研究證實:每周用2個小時去親近自然,有助于心理健康。
當我們走進大自然,無論是郊區(qū)、山野、綠地還是海灘,身心都能得到舒展。
人是自然的孩子,應該適時的走出城市的鋼筋水泥,走進大自然,找回自我。
成年人,給生活留點空間,把自己還給自己。
作家遲子建說過:“我的醫(yī)生就是清風流水,日月星辰!
大自然,永遠是我們未來生活中最好的治愈良藥。
親近自然是人的天性,不要忘記享受這生命中最大的樂趣。
學會記錄
馬丁·塞利格曼在《持續(xù)的幸!分姓f道: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寫下3件事情,僅僅持續(xù)一周,幸福感會增強、憂郁感會減輕!
前段時間,一位拍攝東北農村生活短視頻的90后姑娘小夢,在網(wǎng)上火了。
她是遠嫁到東北農村,生活非常艱苦,周圍同齡人也少。
一開始,小夢很想娘家,每天都意志消沉。但是當她開始進行短視頻創(chuàng)作,用視頻記錄下了每天的生活后,她自己也發(fā)生了非常大的改變。
100頓早餐不重樣,下河摸魚,燒火炕,雪地打滾……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在她眼中艱苦、無趣的生活,竟然是那么多姿多彩。
因為記錄,小夢的生活狀態(tài)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短視頻拍攝了一年多,小夢收獲粉絲100萬,還開始幫助當?shù)馗F困學生,捐資助學。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不妨開始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些美好的瞬間,會慢慢激活你內心的熱情,感知人生的趣味。
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認真對待生活時,生活也會因記錄而更加美麗。
認識自我
人生,就是一場自我修煉。
我們每個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人修行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發(fā)現(xiàn):你只管顧著修煉自我,其他的時間自然會來證明。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認識你自己吧!
認識自我在現(xiàn)實中是非常困難的,會受到許多外在、內在的因素影響。
外在的因素比如,別人標準、意見、看法以及成長環(huán)境;內在的因素比如,自身的性格、三觀、思維模式等。
認識自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內在的自我,不要盲目地去尋求外在的認可。
欣然接納自己的身體、能力和性格,不因為自身的優(yōu)點而自負,更不會因為自己的缺點而自卑。
只要用心體會,慢慢地就會對自己認識得越來越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周國平有一句話說得很在理:“認識自己,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當我們專注于自己,終會等到幸福來敲門。
《荀子·修身》中提到:“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綴,未來可期!
一個人真正愛自己,就是堅持去做滋養(yǎng)自己的事情。
生活千姿百態(tài),總有高低起伏,但所有的經(jīng)歷都有它的意義。
每一次付出、每一次體悟,都會豐富我們的精神,延展我們的生命。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走過的路都不會白費。
只要我們不斷提高自己,滋養(yǎng)自我,我們的人生必將越來越開闊。
作者簡介:蘭友青遙,富書作者,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