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孕育而生的新詞匯,在很短時間內就會成為陳詞濫調。我們總是一擁而上地去使用它,不問前提,不分情境。在公共事務的網絡討論中,常常充斥著大量的重復性表達。深究起來,這不是因為語言貧乏,而是因為思想貧乏!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的受訪者感覺自己的語言越來越貧乏了。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他們基本不會說詩句和基本不會用復雜的修辭手法。大多數(shù)受訪者認為,這和互聯(lián)網時代的氛圍以及流行文化的傳播語境有關系。
其實,無論在什么媒介時代,能做到出口成章的人都是少數(shù),“輸出”這件事本身就具有極高門檻。而且,表達的效果,并不在于辭藻多華麗,修辭多豐富,而在于是否適宜。但有一點確實令人擔憂——不假思索地使用套路化表達,遮蔽的是真實感受,省略的是思考過程。比語言貧乏更讓人擔心的,是思想的懶惰。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之前,我們能看到的表達,本身都是相對精英的表達;普通人并沒有太多公開表達的機會,也就不會去思考自己的語言是否貧乏。所以,“語言越來越貧乏”這一結論,本身就要打上問號。而且,在日常交往中,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都沒必要吟詩作賦,也用不上太多修辭手法。把事情說清楚,把感情傳達準,才是溝通的第一要義。
但是,在進行自我表達時,套路化語言確實可能成為陷阱。
我們可以表達感受。表達的前提,是“有感”?吹饺粘鲈朴、草長鶯飛,每個人內心的觸動都不盡相同。但如果習慣性使用簡單化、同質性的情感表達,時間久了之后,你或許會發(fā)現(xiàn),再難聽到內心那個最真實的聲音,你會失去對情緒的體察。當你懶得去準確描摹情緒時,情緒可能會離你而去。很多時候,貧乏的不是語言,是感受。
我們也可以表達觀點,這對表達的要求更高。實際上,在當今的社交網絡中,我們已經越來越難看到閃耀著理性光芒的溫和討論了。大多數(shù)時候,持有不同意見的雙方,都在往對方身上熟練地貼標簽,并且用一套固定的表達模式去貶低和駁斥不同意見。你說我是“杠精”,我說你在“帶節(jié)奏”;解釋就是“洗白”,意見不一就是“三觀不正”……這些都是網絡熱詞,應用場景廣泛,攻擊力也不容小覷。把這些詞打出來時,你也許感到內心愉悅,感覺向對方投擲了頗有殺傷性的武器,但這些標簽性詞語未必能給討論貢獻任何有價值的理性觀點。
從網絡孕育而生的新詞匯,在很短時間內就會成為陳詞濫調。我們總是一擁而上地去使用它,不問前提,不分情境。在公共事務的網絡討論中,常常充斥著大量的重復性表達。深究起來,這不是因為語言貧乏,而是因為思想貧乏。當你放棄反思,放棄邏輯,就會被動地加入一場又一場網絡大合唱——看似聲勢浩蕩,實際言之無物。
如果對流行語不加篩選,拿來就用,那么你將喪失聆聽內心、獨立思考的能力。語言貧乏背后的這個真相,可比“不會說古詩詞”“不會用修辭”更讓人擔憂。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