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里,臘月三十-年除夕,才算是正式進入年的階段。三十這天早飯后,男人們開始貼春聯(lián),女人們開始切菜剁餡包餃子(要包很多,除夕晚飯就是吃餃子,早上四點起來也是吃餃子,初一這天,全吃餃子。)下午,女人繼續(xù)包水餃。兩點之后,所有男丁有家族長帶領(lǐng),帶著祭品、鞭炮去祖墳?zāi)沟厣蠅灱雷妗?/DIV>
從年初一到十六
從年初一到十六是正式過年的日子。初一一大早,民間叫“年五更(jing)”,跟現(xiàn)在一樣,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了,穿上新衣服,洗臉以后,女人們點火下餃子,男人們燒香、收拾鞭炮,待到餃子出鍋,先在“天地”上供上三碗,再給灶王爺三碗,還要給“砂拉子(炕跟鍋臺間的一段挨墻)”和窗臺各供上一碗——據(jù)說,給它們上供,這一年,全家人就可以不長癤子不生瘡。然后要在“天地”上燒紙,全家人都要給天地神靈磕頭,男人們就“拉鞭”放爆仗。然后回到屋里,晚輩就要給長輩磕頭拜年,老人就給孩子們分葵花子——那時家家都要在自己家菜園里的水溝旁邊種上一排向日葵,不占地兒,過年還可以有瓜子吃。那時基本沒有給孩子們分壓歲錢這檔子事兒,偶爾有之也就是給五分、一毛,多說兩毛,沒聽說有達到一塊錢的。這些程序都完成以后就吃餃子了。
“年五更(jing)”里,大人孩子都不能大聲說話,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問題是小孩子們不知道哪些話“不吉利”,所以就干脆少說甚至干脆不說,避免犯“忌諱”。有一個小笑話,說的是有那么一戶人家,過年吃餃子的時候,家中的小孩子,每吃到一個煮破了的,就說:“破了一個!”問題是,那年他們家的餃子,煮破的很多,所以那小孩子就一次又一次地說:“破了!”老奶奶在炕頭上不高興了,實在隱忍不住,就搶白孩子:“你不會說‘掙了’!”小孩子受到搶白,長了見識,知道過年的時候,餃子破了不能說破了,要說“掙了”。第二年,過年的時候,小孩子吃完餃子,說:“今年一個沒掙!”
吃過餃子以后,就要去給本家的長輩拜年了。有的大家族,出來拜年的人一湊就是十幾甚至幾十人,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進了門,前邊的磕了頭告辭了,后邊的還沒進門,就又隨著前邊的人出來了。雖然如此,老人們不但不怪,還很高興,因為這是家族興旺的表現(xiàn)。在縣城一帶,雖然來拜年的人進門就說“給你磕頭了”,但是主人忙說:“來到就是頭,免了免了”,結(jié)果就真的“免了”。但是在西部鄉(xiāng)下,就沒這客套,拜年的人進門一邊說“給你磕頭了”,一邊就真的跪下磕頭。有的老人也很實在:“中!磕吧!”然后就給小孩子分葵花子。小孩子的口袋滿了,就跑回家去把葵花子倒下,再出來“掙葵花子”,沒人譏笑小孩子們的“惟利是圖”,倒是以后的日子,有的大人去跟小孩子要葵花子吃。
拜完年以后,就是玩了。大人們跟幾個要好的鄉(xiāng)親聚到一起,喝茶、聊天、嗑瓜子,甚至喝個小酒。男孩子們就放鞭炮、打尜——我們這里把尜叫做“耳(lr)”,“耳(lr)”是木頭制的,有兩種,一種是樣子跟尜完全一致,兩頭尖,用棍子敲一個尖頭敲得得蹦起來以后,再用力打出去,另一方去拾起給扔回來,如果扔到橫放在地上的打“耳(lr)”棍子上,就“江山易主”,換拾的一方來打,原來打的一方去拾;還有一種 “耳(lr)”其實就是陀螺,也叫磨 “耳(lr)”,用鞭子抽著旋轉(zhuǎn),那鞭子是用布條做的,如果在冰上抽打,效果更好;還有的男孩子去“趕球”:在空場的中間挖一個十公分左右的小坑,把一塊磚頭砸得沒有棱角,成為一個直徑七八公分、近似球的樣子,人分兩組,每人一根一米多長的木棍,或者是一把“糞镢子”——背糞筐拾糞用的小镢,但有的地方用的是“糞鍤子”,攻的一方要用“糞镢子”將“球”趕進小坑,防的一方則努力阻止。女孩子們聚在一起跳房、踢毽兒、打“跑袤”,跳房現(xiàn)在還有玩的,打“跑袤”可能就很少了,“袤”是用舊棉線纏的球,所以剛有了皮球時,還把那皮球叫做“皮袤”,打“跑袤”的辦法很像打壘球,只是不記分,一方攻,一方守,攻的一方輸了就“攻守易位”,換攻的一方去守,守的一方去攻。
那時的人們,從初一開始,就很注意觀察天氣。當(dāng)時認為,初一到十六,每一天都對應(yīng)著一個特定的目標,這天的天氣關(guān)乎它的興衰,如果某天氣好,就說某物“收了”,如果不好,就認為今年不收某物。這十六天各自對應(yīng)的是: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七人(也叫“人青日”)、八谷、九果、十菜,十一棉花、十二瓜,十三收了吃豆莢,頭燈(十三)芝麻、末燈(十六)黍,收了中燈(十五)吃秫秫(高粱)。
年初一這一天,除了一大早吃餃子,早飯基本不怎么吃,因為剛吃了餃子,還沒消化呢;午飯一般要有菜,多數(shù)人家是吃年糕、白面饃饃;晚飯吃的很早,因為過年起的早,晚飯以后要早點休息。
初一的傍晚,請家堂的家族要“送老爺老嬤”,即把請回來過年的先人們送回他們應(yīng)該住的地方。這時,合族的男人們,不分大小長幼,全部出動,焚香、燒紙、禱告、磕頭以后,便沿著先人們的“歸途”,一路磕頭相送,并且大量的放鞭炮,即是送行,也是要嚇唬那些“戀家者”,催促他們莫要逗留。
初二那天去丈人家給岳父、岳母拜年,特別是已婚年輕人,更是雷打不動。剛結(jié)婚的則是小兩口一起去,這叫拜鴛鴦年。本來,這新女婿是嬌客,丈母娘是盛情招待的,但這一天,小姨子、小舅子們卻跟娶媳婦鬧喜房那樣來鬧新女婿,要錢買糖吃。不過,那鬧騰的程度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新女婿風(fēng)度翩翩,彬彬有禮,舉止沉穩(wěn),討人喜歡,大家就都客客氣氣,并不怎么難為那新女婿。如果新女婿或言語失體,或舉止不當(dāng),便被毫不客氣地譏諷、挖苦、取笑,出各種難題讓新女婿出丑,但一般是“動口不動手”。如果新女婿言語粗魯、舉止輕浮、進退失據(jù),那就更不客氣了,擰著耳朵灌酒者有之,摘去帽子扯掉圍巾者有之,甚至還有強行扒下棉襖,推到院子里挨凍的。這時候,丈母娘就會出面解圍,“心眼多”的可以解得很巧妙,手段笨的就有可能弄得不歡而散。也有不等有人來解圍,新女婿就不穿棉襖自己跑回家,即使是這樣,鬧的與被鬧的,以后仍然往來,有的還成為很好的親朋,誰也不會記恨誰。新女婿臨走之前,要吃餃子,群眾把這頓餃子叫“滾孫包子”,但這叫法只是戲謔,并非侮辱。就在丈母娘為女婿包“滾孫包子”的時候,也有很“熱心”的姑娘來“幫忙”,但其中就有人“別有用心”:偷出幾個餃子皮兒,到外面去,包上辣椒、咸鹽,甚至還有牲口槽里牲口吃剩的稈草節(jié),然后再悄悄放到盛餃子的蓋簾上,待到餃子煮熟,再找出它們,把它們集中到新女婿的碗里。因為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兒,所以那新女婿在吃餃子的時候,都是先用筷子把它夾成兩半,看那餃子餡沒有問題,才把它吃下去。而且在這樣的氛圍下,誰也不會多吃,只是象征性地吃幾個就說吃飽了,然后趕快逃離。
初三以后走親戚。背個箢子,講究的買些燒餅放上,背著很輕快;省錢的就放上過年蒸的白面饃饃,背著當(dāng)然要沉重一些;還有的自己烙一些跟燒餅樣子差不多的干餅放上,和面時和上芝麻和鹽,吃起來口味跟燒餅差不多。但不管是放什么,親戚家基本是什么也不留,雖然一要求“留一點、留一點”,但撕撕扯扯一番以后,基本還是原封不動地背回來。
初五因為是馬日,所以叫“五馬日”。這一天要吃餃子放鞭炮,顯得比較隆重一些,這并不是因為與馬有關(guān),而是因為我們民間對于逢五排十的日子較為重視,而且年雖然不能天天過,但也不能太冷落,所以間隔幾天以后總得熱鬧一下。
初七是人日,我們這里的民間也叫做“人青日”,也是春節(jié)期間比較被重視的一天,雖然無須吃餃子拉鞭,但也得有所表現(xiàn),一般是早飯吃面條,如果條件差,吃頓雜面條也無不可。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把初七稱人日,還有個傳說,說是女蝸創(chuàng)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就有人日節(jié)的習(xí)俗,魏晉后開始重視。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出版的歐陽山的小說《三家巷》里,描寫了二三十年代廣州人過“人日”、賞挑花的盛況,實在壯觀,看來,重視“人日”,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很廣泛的社會基礎(chǔ)。
初十也叫“十馬日”,這天也頗為隆重。這天其實與馬無關(guān),僅僅是因為有了“五馬日”,也許是慣性使然吧?便“六馬日”“七馬日”地順下來了, 據(jù)說,這一天是碾和磨的生日,全家人也是早飯吃面條,而且要把那頭一碗面條放到碾盤和磨盤上供一下,就算是給它們過了生日了。
十五十六是春節(jié)最后兩天,應(yīng)該是除了初一以外最隆重的日子了,民間的說法是“寒(食)三日,年四日,正月十五玩二日”。這兩天,在縣城,較大的商鋪要掛燈,晚上點上蠟燭,民眾便出來看燈。但是在鄉(xiāng)下就沒有這樣的事兒了,只是在早上吃餃子拉鞭,十六日晚上,把過年燒剩的香,包括斷香頭——在平時,斷香頭是不能燒的,燒就燒完整的,民間說是“燒高香”,燒斷香頭是犯忌諱的。但是十六這一天,不管的整的斷的,全部拿出來,點燃,插在自己家的住宅周圍和村頭的路邊,這叫“散香”,并且還念叨著“屈死的、冤死的,拾個香頭托生起(去)。”這是為那些沒人給他們燒香上供的孤魂野鬼發(fā)放的施舍。連斷香頭都處理了,這年就真正是過完了。
有的地方重視過十六,十五的餃子十六吃,F(xiàn)在,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和湯圓,因此,正月十五也叫元宵節(jié),但是過去在我們這里,尤其在鄉(xiāng)下,是不吃元宵和湯圓的,不是不喜歡,是根本就沒有,我是直到改革開放以后才吃到元宵和湯圓,才有機會“觀燈”。此前,只是從讀過的文章里知道這些。
“年五更(jing)”里,大人孩子都不能大聲說話,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問題是小孩子們不知道哪些話“不吉利”,所以就干脆少說甚至干脆不說,避免犯“忌諱”。有一個小笑話,說的是有那么一戶人家,過年吃餃子的時候,家中的小孩子,每吃到一個煮破了的,就說:“破了一個!”問題是,那年他們家的餃子,煮破的很多,所以那小孩子就一次又一次地說:“破了!”老奶奶在炕頭上不高興了,實在隱忍不住,就搶白孩子:“你不會說‘掙了’!”小孩子受到搶白,長了見識,知道過年的時候,餃子破了不能說破了,要說“掙了”。第二年,過年的時候,小孩子吃完餃子,說:“今年一個沒掙!”
吃過餃子以后,就要去給本家的長輩拜年了。有的大家族,出來拜年的人一湊就是十幾甚至幾十人,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進了門,前邊的磕了頭告辭了,后邊的還沒進門,就又隨著前邊的人出來了。雖然如此,老人們不但不怪,還很高興,因為這是家族興旺的表現(xiàn)。在縣城一帶,雖然來拜年的人進門就說“給你磕頭了”,但是主人忙說:“來到就是頭,免了免了”,結(jié)果就真的“免了”。但是在西部鄉(xiāng)下,就沒這客套,拜年的人進門一邊說“給你磕頭了”,一邊就真的跪下磕頭。有的老人也很實在:“中!磕吧!”然后就給小孩子分葵花子。小孩子的口袋滿了,就跑回家去把葵花子倒下,再出來“掙葵花子”,沒人譏笑小孩子們的“惟利是圖”,倒是以后的日子,有的大人去跟小孩子要葵花子吃。
拜完年以后,就是玩了。大人們跟幾個要好的鄉(xiāng)親聚到一起,喝茶、聊天、嗑瓜子,甚至喝個小酒。男孩子們就放鞭炮、打尜——我們這里把尜叫做“耳(lr)”,“耳(lr)”是木頭制的,有兩種,一種是樣子跟尜完全一致,兩頭尖,用棍子敲一個尖頭敲得得蹦起來以后,再用力打出去,另一方去拾起給扔回來,如果扔到橫放在地上的打“耳(lr)”棍子上,就“江山易主”,換拾的一方來打,原來打的一方去拾;還有一種 “耳(lr)”其實就是陀螺,也叫磨 “耳(lr)”,用鞭子抽著旋轉(zhuǎn),那鞭子是用布條做的,如果在冰上抽打,效果更好;還有的男孩子去“趕球”:在空場的中間挖一個十公分左右的小坑,把一塊磚頭砸得沒有棱角,成為一個直徑七八公分、近似球的樣子,人分兩組,每人一根一米多長的木棍,或者是一把“糞镢子”——背糞筐拾糞用的小镢,但有的地方用的是“糞鍤子”,攻的一方要用“糞镢子”將“球”趕進小坑,防的一方則努力阻止。女孩子們聚在一起跳房、踢毽兒、打“跑袤”,跳房現(xiàn)在還有玩的,打“跑袤”可能就很少了,“袤”是用舊棉線纏的球,所以剛有了皮球時,還把那皮球叫做“皮袤”,打“跑袤”的辦法很像打壘球,只是不記分,一方攻,一方守,攻的一方輸了就“攻守易位”,換攻的一方去守,守的一方去攻。
那時的人們,從初一開始,就很注意觀察天氣。當(dāng)時認為,初一到十六,每一天都對應(yīng)著一個特定的目標,這天的天氣關(guān)乎它的興衰,如果某天氣好,就說某物“收了”,如果不好,就認為今年不收某物。這十六天各自對應(yīng)的是: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七人(也叫“人青日”)、八谷、九果、十菜,十一棉花、十二瓜,十三收了吃豆莢,頭燈(十三)芝麻、末燈(十六)黍,收了中燈(十五)吃秫秫(高粱)。
年初一這一天,除了一大早吃餃子,早飯基本不怎么吃,因為剛吃了餃子,還沒消化呢;午飯一般要有菜,多數(shù)人家是吃年糕、白面饃饃;晚飯吃的很早,因為過年起的早,晚飯以后要早點休息。
初一的傍晚,請家堂的家族要“送老爺老嬤”,即把請回來過年的先人們送回他們應(yīng)該住的地方。這時,合族的男人們,不分大小長幼,全部出動,焚香、燒紙、禱告、磕頭以后,便沿著先人們的“歸途”,一路磕頭相送,并且大量的放鞭炮,即是送行,也是要嚇唬那些“戀家者”,催促他們莫要逗留。
初二那天去丈人家給岳父、岳母拜年,特別是已婚年輕人,更是雷打不動。剛結(jié)婚的則是小兩口一起去,這叫拜鴛鴦年。本來,這新女婿是嬌客,丈母娘是盛情招待的,但這一天,小姨子、小舅子們卻跟娶媳婦鬧喜房那樣來鬧新女婿,要錢買糖吃。不過,那鬧騰的程度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新女婿風(fēng)度翩翩,彬彬有禮,舉止沉穩(wěn),討人喜歡,大家就都客客氣氣,并不怎么難為那新女婿。如果新女婿或言語失體,或舉止不當(dāng),便被毫不客氣地譏諷、挖苦、取笑,出各種難題讓新女婿出丑,但一般是“動口不動手”。如果新女婿言語粗魯、舉止輕浮、進退失據(jù),那就更不客氣了,擰著耳朵灌酒者有之,摘去帽子扯掉圍巾者有之,甚至還有強行扒下棉襖,推到院子里挨凍的。這時候,丈母娘就會出面解圍,“心眼多”的可以解得很巧妙,手段笨的就有可能弄得不歡而散。也有不等有人來解圍,新女婿就不穿棉襖自己跑回家,即使是這樣,鬧的與被鬧的,以后仍然往來,有的還成為很好的親朋,誰也不會記恨誰。新女婿臨走之前,要吃餃子,群眾把這頓餃子叫“滾孫包子”,但這叫法只是戲謔,并非侮辱。就在丈母娘為女婿包“滾孫包子”的時候,也有很“熱心”的姑娘來“幫忙”,但其中就有人“別有用心”:偷出幾個餃子皮兒,到外面去,包上辣椒、咸鹽,甚至還有牲口槽里牲口吃剩的稈草節(jié),然后再悄悄放到盛餃子的蓋簾上,待到餃子煮熟,再找出它們,把它們集中到新女婿的碗里。因為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兒,所以那新女婿在吃餃子的時候,都是先用筷子把它夾成兩半,看那餃子餡沒有問題,才把它吃下去。而且在這樣的氛圍下,誰也不會多吃,只是象征性地吃幾個就說吃飽了,然后趕快逃離。
初三以后走親戚。背個箢子,講究的買些燒餅放上,背著很輕快;省錢的就放上過年蒸的白面饃饃,背著當(dāng)然要沉重一些;還有的自己烙一些跟燒餅樣子差不多的干餅放上,和面時和上芝麻和鹽,吃起來口味跟燒餅差不多。但不管是放什么,親戚家基本是什么也不留,雖然一要求“留一點、留一點”,但撕撕扯扯一番以后,基本還是原封不動地背回來。
初五因為是馬日,所以叫“五馬日”。這一天要吃餃子放鞭炮,顯得比較隆重一些,這并不是因為與馬有關(guān),而是因為我們民間對于逢五排十的日子較為重視,而且年雖然不能天天過,但也不能太冷落,所以間隔幾天以后總得熱鬧一下。
初七是人日,我們這里的民間也叫做“人青日”,也是春節(jié)期間比較被重視的一天,雖然無須吃餃子拉鞭,但也得有所表現(xiàn),一般是早飯吃面條,如果條件差,吃頓雜面條也無不可。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把初七稱人日,還有個傳說,說是女蝸創(chuàng)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就有人日節(jié)的習(xí)俗,魏晉后開始重視。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出版的歐陽山的小說《三家巷》里,描寫了二三十年代廣州人過“人日”、賞挑花的盛況,實在壯觀,看來,重視“人日”,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很廣泛的社會基礎(chǔ)。
初十也叫“十馬日”,這天也頗為隆重。這天其實與馬無關(guān),僅僅是因為有了“五馬日”,也許是慣性使然吧?便“六馬日”“七馬日”地順下來了, 據(jù)說,這一天是碾和磨的生日,全家人也是早飯吃面條,而且要把那頭一碗面條放到碾盤和磨盤上供一下,就算是給它們過了生日了。
十五十六是春節(jié)最后兩天,應(yīng)該是除了初一以外最隆重的日子了,民間的說法是“寒(食)三日,年四日,正月十五玩二日”。這兩天,在縣城,較大的商鋪要掛燈,晚上點上蠟燭,民眾便出來看燈。但是在鄉(xiāng)下就沒有這樣的事兒了,只是在早上吃餃子拉鞭,十六日晚上,把過年燒剩的香,包括斷香頭——在平時,斷香頭是不能燒的,燒就燒完整的,民間說是“燒高香”,燒斷香頭是犯忌諱的。但是十六這一天,不管的整的斷的,全部拿出來,點燃,插在自己家的住宅周圍和村頭的路邊,這叫“散香”,并且還念叨著“屈死的、冤死的,拾個香頭托生起(去)。”這是為那些沒人給他們燒香上供的孤魂野鬼發(fā)放的施舍。連斷香頭都處理了,這年就真正是過完了。
有的地方重視過十六,十五的餃子十六吃,F(xiàn)在,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和湯圓,因此,正月十五也叫元宵節(jié),但是過去在我們這里,尤其在鄉(xiāng)下,是不吃元宵和湯圓的,不是不喜歡,是根本就沒有,我是直到改革開放以后才吃到元宵和湯圓,才有機會“觀燈”。此前,只是從讀過的文章里知道這些。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0 個評論)
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