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李白“自負之心至死不變”!臨終之際,揮筆42字令世人汗顏
唐代不僅是封建時代最為強盛的王朝,更是一個文化絢爛的盛世時代,在這個開放璀璨的唐朝文壇上,誕生了無數(shù)的明星,而李白無疑是這里面最為出彩的一個人,時至今日他依然高高站立在中國古代文壇的巔峰位置。如果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那么李白絕對就是那個天才,后人僅僅通過他留下的這些傳世名篇就可以看到他的驚世奇才,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才學在身,李白他本人也是非常自負和灑脫的,哪怕是在他臨終的時候,他的自負之心依舊未曾改變過。
李白平生都在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努力著,可惜上天注定了要讓他來做這個詩人,而不是一個政治家,他半生追求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反而在晚年卷入了叛亂。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李白回顧自己的一生,卻依舊未曾改變他的本心,他用盡生命的最后力氣寫成了短短四十二字的《臨終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在這里他依舊將自己比作了翱翔天空的大鵬鳥,可見在他的心里,哪怕是到死,自己都一直是高傲自負的那特殊的一個。他此時在狂妄,也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盡頭,這個時候他痛惜的不是自己的抱負未能實現(xiàn),而是為世人痛惜,因為這世間又要少了他這么一個大才,從這里最能看出李白他對自己的才能是有多自負。可事實也的確如此,李白這一生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夠保持著灑脫率性,這還是由于他的自信甚至自負,讓他可以傲然立于天地間,不摧眉折腰事權貴。
可以說李白在死前也還是保持著自我,他這四十二個字雖然簡短,卻也成為了這位偉大詩人的臨終絕筆,而他在最后給自己的總結里面為世人感嘆的同時也是帶著希望的。他知道世間已無孔子那般,又有何人能夠為自己的死而哭泣,可惜世間沒有人真的賞識他的才華,這不能不說是李白他對于這個世道的憤懣。明明自己有著麒麟之才,可卻一生都不得施展,只得被迫放浪形骸,這不得不說是世間最大的浪費。
既然世間已無仲尼,又有誰能夠像仲尼一樣慧眼識英才,能夠為他的死而感到哭泣呢?事實上李白的這個絕筆已經足夠讓世人汗顏了,在這世間真正賞識他的人幾乎沒有,真正能夠作為他知交的人也幾乎沒有,可是我們看他到死都希望后人,哪怕是沒有人能夠像仲尼一樣,但知道消息的人們能夠為自己的死而傷心嗎?可結果卻真的讓他言中了,既然世已無仲尼,自然就不會有人為了他的死而難過。
這點不得不說是世人的悲劇,事實上這也是李白過于美好的設想了,因為哪怕是孔仲尼在的話,也不見得會為了他而落淚的,更不用說不識才的后人們,這點卻是讓后來人汗顏,因為從這之后,再也沒有能夠達到,甚至接近李白才學的后人出現(xiàn)了,可以說他真的沒有說錯,自己的才學永遠都處在那獨自的一檔,沒有人企及,也就不會有人真的能夠理解他了,這才是我們后來人的悲哀。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