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被局长的粗大撑满小说,国产熟女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晚上睡不着求个地址,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游戏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藝論·研究] 葉嘉瑩:杜甫實在是“以真為美”

2 已有 97 次閱讀   2023-08-21 12:04
葉嘉瑩:杜甫實在是“以真為美” 

杜甫《望岳》里有一句: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蕩胸生曾云”是什么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把文法、句法顛倒了一下。主語是“曾云”,通“層云”,“生”是一個動詞!笆幮亍笔且粋狀語從句,是形容“生”的,就是說云升起來了,飄蕩在我胸前。

他的句法是把主語放在下邊,把動詞放在上邊,而形容動詞的短句放在最上邊。把句法顛倒過來,是中國語言文字的一個特色。

如果把律詩看作一個樊籠,那么對作者就是一種拘束。可是杜甫把樊籠改造了,方式之一就是句法上的顛倒。

因為律詩要對句,如果都是平行地對下來,約束會很多,可是他把句子顛倒去對,句法增加很多變化,就使得格律不那么死板,有了很多可能性。這就是杜甫改建樊籠的一個方法。

人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個是生命,一個是精神。

律詩是要對偶的,杜甫這首詩其實不是律詩。為什么呢?因為它所押的韻是仄聲韻,“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陰陽割昏曉”“決眥入歸鳥”“一覽眾山小”。

律詩一般是押平聲韻,所以《望岳》不是律詩。這也是杜甫的一個奇怪之處,他把古體跟近體結(jié)合了,使古體之中有了對偶。

古體之中有對偶,當然不是從杜甫才開始的。謝靈運的《登池上樓》也是古體詩,中間也有對句。古體開始有了對偶,可是還沒形成嚴格的押平聲韻的律詩。

登池上樓

謝靈運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

衾枕昧節(jié)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

《登池上樓》本來是一個過渡時期的作品,杜甫仍然回頭用這種形式,他不但對偶更工整,而且開始把句法顛倒了。

這就是杜甫,一個偉大的作家在繼承之中有了開拓。雖然只是這么一首詩,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杜甫基本的性格,看到他作詩的特色。

詩人余光中先生曾經(jīng)寫過一篇散文,說有一些讀者是半票的讀者,只能夠讀最淺近的作品,高深艱難的作品就不能欣賞了。

我們不能只欣賞簡單的、容易的、淺顯的作品,一定要面對一些艱難的作品,才能夠在欣賞的這一方面成長起來。

很多人不喜歡讀杜甫的詩。如果以李白跟杜甫來做比較,前人批評說,讀李白的詩“百首以上易厭”,讀杜甫的詩“十首以下難入”。讀李太白的詩,讀一首覺得非常好,真是在空中變化飛翔,果然是天才。可是讀了百首以上,他差不多總是這樣天才的飛揚、不羈的變化,你就覺得易厭。

可是杜甫呢,我們說他可以“隨物賦形”,有他自己的一個本體,可是外在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他所經(jīng)歷所看到的各種事情,每個主題、每個環(huán)境、每個情況他都寫下來,隨時有變化,所以他是“詩史”。

李白是自由的,是飛翔在空中的,你只要掌握他的幻想就好了。杜甫是“詩史”,有一個時代的歷史,有他個人的身世經(jīng)歷,所以你一定要了解這些背景,才能欣賞他的詩。

李白你不大了解他的背景沒有關(guān)系,跟他一起在天上飛就是了。

可杜甫不是,他處處都是反映現(xiàn)實的,你不了解時代的歷史,不了解他個人的身世,就沒有辦法接受了解他的詩。這是杜甫的詩有人不喜歡的一個原因。

有人不喜歡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杜甫所寫的內(nèi)容,基本上是“忠愛”,就是杜甫對于國家、對于人民的一份關(guān)懷。對于杜甫來說,這真是出于他的天性。

詩歌是帶著一種感發(fā)的力量,詩是言情的,有諸中,形于外。所以詩一定要感情真摯,內(nèi)心要真的有一份感動,才能夠?qū)懗鍪棺x者感動的詩。

我們每個人都有真摯的感情,可是一般人表現(xiàn)真摯的感情都是私人的、自我的,是自己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晏幾道的詞說:

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李商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悲歡離合寫得非常動人,特別是寫愛情,因為那是私人的自我的感情。

一般人都是寫自己悲歡離合的時候,感情才真摯。寫忠君愛國的詩,有時候讓人覺得有說教意味,你說得很好,可是就讓人覺得空洞,是口頭上的,沒有內(nèi)心真正的感情。

我們之前講杜甫是集大成,主要是說他藝術(shù)方面的成就。他集合了古體和近體,南朝綺麗的作風和北朝矯健的作風,所以藝術(shù)上是集大成的。

其實另一方面,從感情上說,杜甫之所以成為一個集大成的作者,就因為他的關(guān)懷、胸襟比別人博大,他感情的分量比別人深厚。他對于國家和人民的忠愛和關(guān)懷,是真的出自天性,他把倫理的道德的這份感情,跟自己私人、自我本性的感情結(jié)合起來了。這是杜甫的不同。

我以為,凡是一個偉大的真正好的作家,他的作品要有一份感發(fā)的力量,而且在藝術(shù)上還能夠有一種完美的表達。有的人只選擇藝術(shù)完美的表達,不重視感發(fā)的力量。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是兩者結(jié)合。

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定是能“感之”,第一是你真的有感發(fā)的力量。第二是能“寫之”,有藝術(shù)上完美的表達。感發(fā)的力量從哪里來?我們說感發(fā)的力量有不同,所以它的品質(zhì)、數(shù)量,有大小高低、后果前因種種不同。

晏幾道寫“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在琵琶弦上彈出的都是相思的愛情,所以我現(xiàn)在懷念她。這是有感情,也有感發(fā)的力量。可是感發(fā)的力量有品質(zhì)、數(shù)量的不同,有廣狹的不同,有深淺的不同。

如果感發(fā)的力量品質(zhì),不屬于博大深厚的,而是屬于私人自我的一點感情,那么你可以真摯,可以有感發(fā)的力量,可以藝術(shù)上有完美的表達,你也許可以成為一個名家。

而古今中外偉大的大家,一定是除了藝術(shù)上有完美的表達以外,感發(fā)的力量更多、更廣、更深。也許埃德加·愛倫·坡只是個名家,可托爾斯泰一定是個大家。晏幾道是個名家,但杜甫一定是個大家。我們一定要認識這點,才能看杜甫詩。

我們之前講了《望岳》,他還有一首詩叫《壯游》!秹延巍肥嵌鸥ν砟陮懙,整篇都是對自己一生的回憶。杜甫在詩里說了這樣的話: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他雖然十五歲還爬樹,不過七歲就會作詩了!捌啐g思即壯”,七歲的時候,他作詩的文思、能力已經(jīng)長成了!伴_口詠鳳凰”,他第一首作的是詠鳳凰的詩。我作詩的年歲當然比他晚,大概十一二歲以后學著作詩,第一首詩作的是月亮。

中國傳統(tǒng)有一種說法,從一個人小時候所寫的詩,你就可以大概掌握這個人的性格是什么樣。

晉朝才女謝道韞跟一個堂兄弟在家里聚會,天下雪了,長輩叫他們每人作一首詩描寫雪。男孩子就說雪是“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可以看到有的人比較死板,有的人才思比較活潑。還有人說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跟將來是怎么樣。有人出了個對句“風吹馬尾千條線”,叫小孩子對。

有一個孩子說“雨打羊毛一片氈”,另一個孩子說“日照龍鱗萬點金”。“雨打羊毛一片氈”,雖然是對的,但沒有氣象;“日照龍鱗萬點金”,富麗堂皇,就有了氣象。

杜甫“七齡思即壯”,他開口詠的是鳳凰,古代認為鳳凰出來是天下太平的一個征象。

傳說周朝的時候有鳳凰出現(xiàn),“鳳鳴岐山”,孔子還嘆息過“鳳鳥不至”,所以鳳凰是代表太平征象的鳥。

“九歲書大字,有作成一囊”,他說“往昔十四五”,從十四五歲開始,就“出游翰墨場”。“游”不是到外面去游歷,而是交游,在文壇上活動。

杜甫在另一首詩里說自己“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他說人家認為我的賦可以跟漢朝寫賦很有名的揚雄對比,是“賦料揚雄敵”。

我作的詩是“詩看子建親”,子建是曹植,說人家以為我的詩跟曹植是接近的。他說以我這樣的才能,如果有一天在朝廷之中做事,我可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致”是“使什么到什么地步”,我如果出來輔佐國君,能夠使國君成為堯舜以上那么圣明的好國君!霸偈癸L俗淳”,如果在朝廷之上,我可以改變社會敗壞的風俗使它重新改為純良的風俗。

杜甫少年時代有這樣遠大的志向,他二十四歲那年是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他去參加科考,沒有考上。所以“此意竟蕭條”,我的志愿就蕭條,科考就落空了。后來他離開長安,出游在齊趙之間。

杜甫曾在二十歲左右游過吳越,寫過這樣的詩,“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還說“東下姑蘇臺,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

他到了江蘇跟浙江,那是古代吳國跟越國的地方。他說當我來到越國,就“枕戈憶勾踐”,想到當年的越王勾踐。越國曾經(jīng)被吳國打敗了,越王勾踐被俘虜。

他每天都把兵器“戈”枕在頭下,而且睡在一堆柴上“臥薪”,還吊了一個苦膽在頭頂,每天嘗一嘗,“臥薪嘗膽”表示他生活的艱難困苦。

說不要忘記我是一個亡國的人,今天過這樣困苦的生活,有一天我要恢復(fù)我的國家,所以勾踐后來把越國恢復(fù)了。

杜甫說當我來到越國,就想到當年越王勾踐亡國后臥薪嘗膽、枕戈而眠,“枕戈憶勾踐”。

“渡浙想秦皇”,當我渡過浙水的時候,就想到秦始皇,因為秦始皇要求神仙,曾經(jīng)向東南方巡游到浙江的海邊。可是秦始皇想要求神仙卻沒有得到,而他暴虐之政的結(jié)果是秦朝滅亡了。

杜甫表面上只是寫到處去旅游看一看,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記,當他說“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的時候,他所想的是千古興亡。

勾踐何以能夠復(fù)國,把已經(jīng)滅亡的國家恢復(fù)了?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何以這么快就滅亡?他內(nèi)心之中有歷史上千古興亡的感慨,一定要這樣認識杜甫。

中國古代為什么說一個人要培養(yǎng)自己,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但有生活的閱歷,而且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名勝、每一座山、每一條河,都結(jié)合了千古興亡。所以他說“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

“東下姑蘇臺,已具浮海航”,那時杜甫還很有野心,很想過海到日本去!暗浇裼羞z恨,不得窮扶!保F(xiàn)在還很遺憾,我沒有能到日本。扶桑是日本所在的地方,扶桑是樹,是太陽出來的地方。

唐朝因為跟海外交通很多,所以李白跟日本有來往,他有一首詩是送給一個日本朋友的。杜甫詩里沒有送給日本朋友的,可是他說過要到日本去,還沒有能夠去。杜甫出游以后回來考試,失敗了再去出游,就是出游到齊趙之間。

我以前也曾比較過,李白跟杜甫兩個人不一樣,李白好像天上的一朵云,他的詩是“白云從空,隨風變滅”,好像白云在天上,可以隨著風吹變化消失,但都是跳起來在空中的。

杜甫則如同一座大山,是“大山在地,堅實難移”,這樣堅固踏實,你難以把他轉(zhuǎn)動,他所有的都是落實的。

很多寫詩的人都是“以美為美”,以為詩里只寫風花雪月才是美的,而且要用美麗的辭藻產(chǎn)生美?啥鸥嵲谑恰耙哉鏋槊馈。

我認為其實“真”是一切美的基礎(chǔ)。當然可以有不同類型的美,可以是“白云從空”的美,可以是“大山在地”的美,但最主要的一定是要“真”。

儒家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偉大的作者一定以真實為美,外表再雕章琢句咬文嚼字,盡管寫得很美,可是不真誠,根本沒有生命,再美麗也是一個假玩偶,所以真誠才是美的基礎(chǔ)。

一般說來,因為詞是寫美女跟愛情的,所以詞里用的字比較美,無論多么悲哀痛苦、破國亡家的感情,也是用美麗的文字寫出來。

可杜甫在整個中國詩歌的歷史上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詩人,他不但是以真為美,而且他可以面對丑陋的現(xiàn)實不逃避。

有的人雖然也真誠了,可是他沒有膽量去面對丑陋的現(xiàn)實。所以說我們要欣賞杜甫的詩,一定要換另一種眼光和尺度。

杜甫少年時就很有遠大的志愿,他希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墒撬涞诹耍浴秹延巍防镉羞@樣兩句,“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跋碌凇本褪潜凰⑾聛砹,沒有考上!暗凇笔菢藴、及格的等第,如果考中了就是“及第”,沒有考中就是“下第”,“忤”是不順利。

為什么要說“下考功第”呢?因為唐朝進士考試的事歸“考功員外郎”掌管。他沒有考上,就“獨辭京尹堂”,辭別了首都,“京尹”指的是首都。

不過那時杜甫畢竟年輕,才二十四歲,雖然這次考不上,也許將來還有機會。所以他雖然沒考上,可是沒有完全絕望。他把考試放下,就“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又去游歷了。

他二十四歲以前是到吳越去游歷的,二十四歲以后到齊趙去游歷。然后杜甫又回到長安,希望能有機會考上。

唐朝有一個風俗,我們在講王維的時候也曾經(jīng)講過,說王維二十歲左右來到首都長安,希望能夠考中。他先要制造一個名聲,一到長安就跟王子公主交游,所以很早就出了名,而且一考就考上。杜甫到外邊游歷了一番,回來也想要出名。

杜甫有一首《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當時長安有一個高官左丞韋濟比較欣賞杜甫,杜甫寫了這首詩送給他。

雖然有韋濟對他的欣賞和贊美,但是杜甫一直沒有成功。我們常常引用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就出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首詩對于了解杜甫的生平也很重要,所以我現(xiàn)在挑幾句重要的簡單讀一下。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杜甫真是非常憤慨,說唐朝社會是“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那些紈绔子弟總是發(fā)財?shù),所以人們都不讀書。

因為韋濟比杜甫年歲大、地位高,“丈人試靜聽”,說老先生你聽我說。“賤子請具陳”,我這么卑微的一個布衣平民,考試也沒有考上,我跟你說一說情況。

什么樣的情況?“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彼f自己讀了這么多書,寫文章也是“下筆如有神”!白灾^頗挺出”,自以為是很杰出的,“立登要路津”,以為來到長安馬上就可以考中,得到一個職務(wù)。

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使國君成為堯舜以上的國君,把風俗變?yōu)榧兞肌!按艘饩故挆l”,“此意”就是“致君堯舜”的意思,凡是意料之外我們說“竟”,我自以為可以做一番事業(yè)。

“行歌非隱淪”,古人說“行歌”,“行”就是到各地周游,“歌”就是吟嘯。古人有吟有嘯,“吟”是吟詩,可以吟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吟古人的作品代表自己的感情;“嘯”是沒有詞句,只是發(fā)一個聲音。這也很妙,你心里有一種激昂感慨的感情,沒有作出詩來,就發(fā)一個長嘯的聲音,把感情發(fā)泄出來。

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

杜甫說“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表面上好像很高興,其實也有失意的感慨牢騷,所以就去行歌,去周游,去作詩。

可杜甫不是一個甘心過“隱淪”生活的人,如果真的放得下,可以不再關(guān)心國家人民,就像王維有輞川山莊,有山水名勝,可以過閑適自在的生活,可是杜甫辦不到,所以他說“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騎著一頭小毛驢,在外邊周游了十三年之久,他有時在齊趙,有時還回到長安,所以是“旅食京華春”。杜甫生在河南,到長安來討一碗飯吃,到首都謀生。你看首都商店林立,歌舞繁華,就是所謂“京華”。

杜甫曾有一首詩寫李太白,說“冠蓋滿京華”,那些做官的戴著官帽出行,坐著有棚蓋的車;“斯人獨憔悴”,像李白這樣想“致君堯舜”的人,有一番偉大的理想,卻是“憔悴”在京華。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我想謀一碗飯吃都找不到機會,只是勉強。“殘杯與冷炙”,你要去見一個人,人家喝酒,剩下的杯底給你,人家吃烤肉,剩下的冷肉給你。

“到處潛悲辛”,凡是我經(jīng)過的地方,“潛”是隱藏,都隱藏著我的悲哀和傷心。所以“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只是他的一面,旅游不是他真正的目的,他本來到首都是要應(yīng)考,是要做出一番事業(yè)來的,所以他的另一面是“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是“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杜甫是放不下的,他又回來了。那時已是天寶六載,唐玄宗為了訪求遺才,在那一年專門給沒中進士的考生開了一次特別的考試,杜甫又沒有考上。不只是杜甫,這次考試一個人也沒有錄取。

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忌害賢能。他吩咐主持考試的人,說一個都不許中,然后報告玄宗,說“野無遺賢”。“野”跟朝廷對舉,說“朝野”,“朝”就是朝廷,“野”就是民間。

他說所有的賢才都在給你工作了,民間再也沒有遺漏,所以一個都沒有考上。你要知道在封建時代,你不考中,不到朝廷,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你的政治理想,所以杜甫一定還是要找機會。

過了四年,在天寶十載正月初一的時候,玄宗接連三天舉行了三大禮,“朝獻太清宮,朝享太廟,有事于南郊”,就是三個祭祀大典!俺I太清宮”是祭祀老子的,唐朝尊奉老子,每家都備老子的書。

“朝享太廟”是祭祀他們的祖先!坝惺掠谀辖肌笔侨ゼ漓胩斓。中國古代有一種習慣,我們講周邦彥,他做了太學生想要出名,就去獻一篇賦,歌頌了宋神宗變法的新法,就一下從太學生升到太學正了。

杜甫想考試老考不上,也獻賦吧!于是就獻了《三大禮賦》,贊美玄宗所行的這三個大禮。玄宗一看杜甫獻的《三大禮賦》都是贊美他,覺得不錯,就“召試文章”,到唐朝的教育機構(gòu)集賢院,給杜甫一個人特別考試。

杜甫對于這次考試非常得意,他晚年寫了一首詩,說“集賢學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集賢院里都是有學問的人,給他一個人特別考試,大家都在旁邊看。

“集賢學士如堵墻”,集賢院的學士們圍在我旁邊像一堵墻一樣;“觀我落筆中書堂”,這么多人就看著我下筆寫文章,在“中書堂”。

唐朝中央政府有三個最高部門,叫三省。最中央的叫中書省,左省是門下省,右省是尚書省。這是他晚年寫的,后面他說“往時文彩動人主,此日饑寒趨路旁”,想當年皇帝欣賞我的文章,給我一個人特別考試,集賢院的學士都來看我,讓我落筆,種種往事。

那時我的文章詞采感動了皇帝,“往時文彩動人主”!按巳震嚭吢放浴,我如今挨餓受凍,每天奔走在道路之上。

杜甫不是空口說,不是文人夸大,他真的幾乎餓死在同谷縣,有《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在同谷縣的時候,冬天下了大雪,沒有糧食,杜甫就出去在山上挖些野菜、野生植物的根,他說天寒地凍,大雪把腿都淹沒了,什么都沒挖到。

“黃獨無苗山雪盛”,他是去挖黃獨(注:植物名),可是在大雪天看不到黃獨上面的苗。結(jié)果空手回來了,他還有兒子跟女兒啊,他說“男呻女吟四壁靜”,家里的小孩子看他什么都沒有帶回來,都在呻吟,因為餓得沒飯吃。

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首詩的最后,他自己說“幼子餓已卒”,“幼子”是最小的兒子,“餓已卒”是餓死了,所以他寫的是他真實的生活。

獻了《三大禮賦》,皇帝給他考試了,這正是他得意的時候。他考得還不錯,于是皇帝就讓他“待制集賢院,參列選序”,說你考得也可以,就等著吧!按啤本褪堑壬厦婷罘峙洌皡⒘羞x序”,說把你的名字列在一排名單上,這就是選拔選用的次序。

這一等,就等到天寶十四載了,讓他去做河西縣的縣尉,縣尉是一個最卑微的官,供縣令使喚。杜甫說我不做,寫了一首詩,說“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我不做河西的縣尉,就因為縣尉的生活是折腰,是凄涼的。

不接受就再等,又分配給他一個官職,是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就是首都的一個衛(wèi)隊。根據(jù)唐朝的官制,參軍是掌管鎖鑰的,是個倉庫管理員。

你要知道這是天寶十四載,安祿山起兵就是在天寶十四載冬天的十一月初。所以當杜甫被分配去當倉庫管理員的時候,他“致君堯舜上”的理想沒有實現(xiàn),而唐朝的下坡路走得這么快,如同水流就下一樣無可挽回。

杜甫開元二十三年來考試,玄宗的“開元之治”是很好的,歷史上說可以比美“貞觀之治”。可轉(zhuǎn)眼到了天寶十四載,他在這首詩后面還寫了“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

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他說我已經(jīng)年歲這么大。杜甫那時44歲了,儒家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個人要是做點事情,四十歲以前就應(yīng)該有點成功,孔子說的是“后生可畏”。

可是杜甫四十四歲才當個倉庫管理員,而四十歲的時候他還什么都不是。

所以他四十歲在長安過春節(jié),寫了一句詩,“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說我今天四十歲,明天大年初一就四十一歲了,就算我有飛騰的志愿要“致君堯舜上”,可我的年歲是“暮景斜”。

古人說“七十古來稀”,三十五歲就是一半,四十歲已經(jīng)走了下坡路!袄戏蚺纶呑摺,我很害怕,我不愿意給那些貪贓枉法的縣官使喚,所以就做了率府的參軍,“率府且逍遙”,我只管倉庫,至少逍遙自在。

杜甫后面還有兩句,“耽酒須微祿,狂歌托圣朝”。為什么倉庫管理員我也干,因為我要錢,我是“耽酒”,要喝點酒總要有點薪水,總是比沒有好。

本來要“致君堯舜上”,可是人家不用,我現(xiàn)在是“狂歌托圣朝”,我真是想要報國,可是我現(xiàn)在拿什么報國?當個倉庫管理員?看來我只有“狂歌托圣朝”,就寫我自己的詩。

你可以辭職不干,陶淵明不是回去種田了嗎?為什么不回到老家去種地?杜甫說“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我應(yīng)該回去種地,“盡”完全消失,沒有了,我回去種地的興趣沒有了。

不是我不想回去種地,因為回頭看一看我的故園,“回首向風飆”,是一片狂風吹起。

安祿山起兵叛亂的時候先打洛陽。他從河北范陽起兵,《長恨歌》說“漁陽鼙鼓動地來”,漁陽在如今天津的薊縣。從漁陽起兵是洛陽先陷落的,然后才往長安進兵。

所以不是他不要回去,不要辭職辭官,而是沒有地可種!所以他說“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

安祿山起兵的時候,杜甫在長安謀工作一直不順利,所以他不敢把家眷接過來。古人說“長安居,大不易”。

杜甫一個人到長安來找工作,他妻子兒女沒有帶到長安來,而是在奉先。天寶十四載的冬天,安祿山已經(jīng)起兵了。

這時玄宗在哪里?十一月,玄宗在華清池,陜西驪山有溫泉,那時候玄宗寵愛楊貴妃,就帶著她和皇親國戚一大批人到驪山的溫泉去避寒。

杜甫因為在戰(zhàn)亂之中不放心自己的家人,所以從首都跑到家人所在的奉先。在戰(zhàn)亂的前夕,長安淪陷的前夕,他寫下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來源:此念

僅供學習用,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分享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