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押【尤】韻時,經常會用到“樓”這個字。樓和數(shù)目組合而成的詞中,常見到十二樓和十三樓這兩個詞。
一個是(平平)仄仄平,一個是(仄仄)仄平平。在使用不同的律句時,似乎可以在這兩個詞中選擇。但是,這兩個樓卻有不同的含義,不能隨意亂用。
明朝才子楊慎在其《詞品》中對3個樓有過研究,另一個叫作十四樓,這3個樓各有什么特點呢?
一、十二樓出現(xiàn)于漢朝十二樓出現(xiàn)得很早,漢朝詩歌里就可以見到,漢朝張麗英有一首《敬元子歌》寫到:
采藥三微嶺,飲漱華池泉。
遨游十二樓,偃蹇步中原。
詩中的敬元子是一個修道求仙之人。十二樓,不是普通人可以遨游的。
十二樓能夠出現(xiàn)在漢詩中,是因為這個詞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最早出現(xiàn):
東巡海上,考神仙之屬,未有驗者。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于執(zhí)期!妒酚洝ば⑽浔炯o》
可見,十二樓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李白在《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一詩中寫到: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fā)受長生。
北宋名臣夏竦《和太師相公秋興十首》中寫到:
河漢西傾火漸流,露華微冷透輕裘。
何當弄鳳隨驚吹,直上層城十二樓。
除了神仙居所以外,十二樓還引申到泛指一些高聳入云的樓閣,例如王昌齡的《放歌行》中,將東都洛陽的宮殿比作十二樓:
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儲光羲《述華清宮五首》中,將唐玄宗的華清宮比作十二樓:
昔在軒轅朝,五城十二樓。
今我神泉宮,獨在驪山陬
李隆基好道教,皇帝又被稱為天子,其所居被稱為十二樓。
劉長卿《送李補闕之上都》中,則用十二樓代指比作上都長安:
獨歸西掖去,難接后塵游。
向日三千里,朝天十二樓。
從以上漢唐宋的詩句中,可以看出,十二樓是神仙居處,也用來代指宮殿,或者都城的高聳樓閣。
不過,到了宋詞中,十二樓漸漸沒有這么高大上了。在說明原因以前,就要先了解一下十三樓是什么意思了。
二、十三樓出現(xiàn)在宋朝十二樓出現(xiàn)在漢朝,十三樓卻最早出現(xiàn)在宋朝。楊慎在《詞品》中提到,蘇軾的《南歌子 杭州端午》詞中,就提到了十三樓: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楊鎮(zhèn)錯誤地以為,游人都上十三樓,化用自杜牧的:娉娉裊裊十三余。其實十三樓建于宋朝,宋周淙《乾道臨安志》記載:
十三間樓去錢塘門二里許。蘇軾治杭日,多治事于此。
可見,這個十三樓是杭州的著名酒樓,來杭州游玩的人都會來到這個酒樓飲酒作樂,文人雅士們自然也趨之若鶩。
南宋陳淵《鄧端友臨要閣五首》中就回憶說:
昔年曾到十三樓,一日西湖十頃秋。
南宋滅亡以后,北上的汪元量在《登薊門用家則堂韻 》思念杭州時寫到:
忽憶舊家行樂地,春風花柳十三樓。
從這些詩詞中可以看出,十三樓是商人所建的酒樓,和神仙居所的十二樓不可同日而語。
三、十二樓的變化十二樓雖然比十三樓高大上。但在宋詞中,漸漸也有了人間煙火。例如北宋的晏幾道《蝶戀花 》中,十二樓已經成了青樓:
金剪刀頭芳意動,綵蕊開時,不怕朝寒重。晴雪半消花䰒,曉妝呵盡香酥凍。
十二樓中雙翠鳳,緲緲歌聲,記得江南弄。醉舞春風誰可共,秦云已有鴛屏夢。
十二樓中的女子,有的是風塵女子,有的代表了詩人心中相思的情人。
例如北宋晁補之《斗百草 》中的十二樓:
血寫香箋,淚封羅帕,記三日、離腸恨攪。如今事,十二樓空憑誰到。此情悄。擬回船、武陵路杳。
金末元初的元好問在一首《鷓鴣天》中寫道:
復幕重簾十二樓。而今塵土是西州。
香云已失金鈿翠,小景猶殘畫扇秋。
這首詞中的十二樓,有了黍離之悲。相似的如明末清初夏完淳的《兩同心•有夢》
夢到揚州,依然南浦。
綺羅如夢錦如塵,香車寶馬知何處。
翠煙籠,十里隋堤,茫茫飛絮。
舉目魂消腸斷,春光如許。
瓊花消息竟飄零,荒臺古苑春無主。
想鶯花,十二樓前,迷離煙雨。
這類作品善用比興手法,其主題與南唐后主的《虞美人》類似,都是對于故國的思念: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四、十四樓出現(xiàn)在明朝
除了十二樓、十三樓,還有十四樓,只是十四樓出現(xiàn)得更晚一些。
十四樓和十三樓有相似之處,不過是官辦的。楊慎 《詞品》中記載:
“ 永樂中, 晏振之 《金陵春夕》詩‘花月春江十四樓’,人多不知其事,蓋 洪武 中建 來賓 、 重譯 、 清江 、 石城 、 鶴鳴 、 醉仙 、 樂民 、 集賢 、 謳歌 、 鼓腹 、 輕煙 、 淡粉 、 梅妍 、 柳翠 十四樓于 南京 ,以處官妓。
十四樓是十四座官妓表演的酒樓,在詩詞中,與十三樓的用法一樣。
只是十三樓在杭州,十四樓在南京。例如明末清初的尤侗在《臨江仙•其五 舊院》中寫道:
十四樓前歌舞地,珠簾畫障神仙。
月明花底弄紅弦。
無雙桃葉曲,最小莫愁年。
戰(zhàn)鼓催殘金粉盡,空尋墜舄遺鈿。
香銷南國憶嬋娟。
東風芳草綠,裙帶我猶憐
這首詞也是明亡的懷念故國之作。明朝初建時,南京為首都。
清詞大家朱彝尊《百字令·為曹使君題江南春思圖》,是一首金陵懷古詞:
平林縹緲,望江南春色,依依堪戀。
二水三山愁未了,猶有參差宮殿。
十四樓空,斜陽細柳,系馬誰家院。
傷心王謝,舊來惟剩雙燕。
最憶一曲秦淮,浮橋斷板,卷飛花如霰。
目極寒云千萬里,吹起驚沙人面。
記取扁舟,掛帆歸去,料得長相見。
新愁幾許,六朝芳草吟遍。
看到十四樓,讀者應該知道,肯定不是唐宋詞。
結束語在詞中,十二樓、十三樓、十四樓,似乎可以泛指供人游樂的名樓。不過,這三者的區(qū)別還是要注意下的,在使用時,也要注意如何選擇。
十二樓,是神仙居處,也可以用來比喻宮殿。十三樓是純粹的游玩酒樓,而十四樓帶有官辦色彩,是官妓之樓,十三樓、十四樓有風月色彩,可不能用來代指神仙居處或者都城皇宮。
另外,十二樓出自漢朝,十三樓出自宋朝,十四樓出自明朝。
十二樓本是傳說,不代表固定的城市。而十三樓建于杭州,十四樓建于南京,有一些地域屬性。
@老街味道
劉勰《文心雕龍》里的言對、事對、反對、正對,有何意義?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