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在《瀛奎律髓》懷古類中,選了不少北宋西昆體的七律。但西昆體的祖師爺是晚唐的詩人李商隱,他自然也被選錄了幾首代表作。
今天,先欣賞李商隱的3首有名的七律,特別要注意中間二聯(lián)的對仗。講究對仗的工整精妙,是昆體的主要特點之一。
一、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這首詩的題目是《隋宮》,寫的是隋宮主人隋煬帝的故事,李商隱通過隋宮的描寫,對于歷史事件進行點評:
紫泉宮殿鎻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李商隱是北宋西昆體的祖師爺,這首七律華麗而精工,中二聯(lián)的對仗,可以看出詩人煞費苦心。
日角對天涯,是借對,日角不是太陽的角,而是指額頭突出有帝王之相。這里代指唐高祖李淵。
錦帆,代指隋煬帝楊廣,他所乘龍舟的帆,用宮錦制成。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日角代指李淵,錦帆代指隋煬帝楊廣,從背后代表的人物來說,是錯綜對。從字面意思來說,玉璽對錦帆,日角對天涯。
這么精妙的對仗,需有大學問和敏捷的才思才能覓得佳句。據(jù)后人記載,李商隱作詩覓對,經(jīng)常查詢書籍尋找合適的典故,被人笑話為獺祭魚:
唐李商隱 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集左右,時謂為獺祭魚。"(宋·吳炯 《五總志》)
上下聯(lián)是流水對,如果不是李淵得了天下,楊廣估計坐著龍舟游遍天涯海角了。
皇帝出巡,本就耗費極大,何況楊廣修運河乘龍舟,更是耗盡民脂民膏。隋宮往日的繁華煙消云散,只剩下古柳寒鴉。
因此詩人嘲笑楊廣,九泉之下遇到陳叔寶,你還能笑話人家嗎?
二、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籌筆驛》和《隋宮》類似,通過古跡的描寫,對于相關人物進行評價: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云長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jīng)祠廟,梁甫吟成恨有余。
據(jù)《方輿勝覽》記載,籌筆驛是諸葛亮運籌帷幄之處:
"籌筆驛在綿州綿谷縣北九十九里,蜀諸葛武侯出師,嘗駐軍籌劃于此。"
這首詩和《隋宮》不同的是,幾乎通篇議論。首聯(lián)有景物描寫但是也插入議論。后面則羅列典故,對諸葛亮以及他的未竟事業(yè)進行評價。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諸葛亮空耗精力,最終后主劉禪還是投降了。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諸葛蓮空有才華,但是沒有人協(xié)助,又有什么用呢?
這首詩中間二聯(lián)句句有人物,上將對降王,管仲樂毅對關羽張飛。
北宋西昆體詩人學習李商隱,特點之一,就是對仗中使用典故的羅列。方回在《瀛奎律髓》的懷古類中,也選了不少西昆體詩人的作品,后面的文章里也會欣賞,到時候,可以結合李商隱的七律對比學習。
三、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的這首《馬嵬》,最令人矚目的就是頸聯(lián)的巧對: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方回評價說:
六軍、七夕,駐馬、牽牛,巧甚。善能鬬(斗)湊,崑體也。
方回明確點出了,這就是后來西昆體的特點。
六軍、七夕,都有數(shù)字;駐馬、牽牛,和日角、天涯一樣,也是借對,字面工整,詞義卻不同。駐馬、牽牛字面是動賓結構,但是從意義上來說,牽牛是名詞,指牽牛星。
這種巧妙的對仗,即用典又借對,而讀者又很容易理解,很考驗詩人的功力。
作詩者如果為了創(chuàng)作精妙的對仗,不惜像李商隱一樣“檢閱書史,鱗次堆集左右”,固然值得學習。但是很多效顰者往往為了“斗湊”,搞得讀者不知所云,就墮入昆體的惡習了。
結束語李商隱的這三首詩,除了除了注意用典與對仗外,還要注意虛字的使用,例如上下連貫作用的:空聞、無復;徒令、終見;不緣、應是。又如起到今昔對比作用的:此日、當時;於今、終古。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詩一首為今天作業(yè),《登膠南瑯琊臺》
徐福乘舟去不回,始皇空筑祭天臺。
暗尋故壘遺痕在,唯有沙鷗逐日來。
弱水瀛洲終幻夢,史家功過亦塵埃。
升天探海尋常事,今古憑欄眼界開。
@老街味道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