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無
【引觴漫談】
唐朝是詩歌的盛世,盛世的一切都令后人仰望,所以有人專門記錄那些生活在盛世的詩人們,他們的言行舉止,他們的理想追求,以及關于他們的傳聞、奇聞異事,編成了一部《唐才子傳》,成為后世學者們研究唐詩的絕佳材料,也成為唐詩愛好者們手不釋卷的讀物。
唐才子傳大致還是按照時間分類的,其中的第一個人,大家猜猜會是誰?
他的名字叫做王績,這個名字,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很熟悉吧。嚴格的說,他并不算一個純正的唐朝詩人,而是活動于隋唐之際,由隋入唐。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他的故事,看看他最著名的一首詩歌,他的詩里,知名度高的不多,但是唯獨這一首,真的是驚采絕艷,推薦大家一讀!
【臨其詩境】
先從他的故事說起,由于生活在朝代變動頻繁的亂世里,文人們常常有無所歸屬的感覺,所以作隱士的很多。但是雖然做了隱士,往往也是心念仕途的,希望能夠身居高位,做出一番事業(yè)。
王績就是如此,但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喝酒,一天能喝五斗,還因此自號五斗先生,寫作了《五斗先生傳》。他的性格簡傲,是一位根本不適合仕途的人,他自己也知道,但是自負才情,仍舊放不下留名天下的心愿,所以在隋唐之際,三仕三隱,是一個非常糾結的人物。
最后的最后,他也和陶淵明一樣,得出了自己不適合仕途的結論,于是歸隱山林,以琴酒詩歌自娛。
他幾次當官的經(jīng)歷都很有戲劇性,這里寫幾段出來,也可以借此了解王績
其人。
首先是15歲漫游長安,拜見當時權臣楊素,被稱為
“神童仙子”,中第以后,被任命為秘書正字,是個不低的官,但他不愿意做,自愿去當一個縣丞,可是作縣丞又沒做好,喝酒誤事,被人彈劾。
到了唐朝,他因為太樂署史焦革善釀酒,自求任太樂丞,太樂是唐朝掌管宗廟音樂的一個機構,這里也算是一次自請貶職,后來焦氏夫婦相繼去世,沒酒喝,他也就棄官隱居了。
王績的詩歌,最為突出的還是隱逸詩,或許與陶淵明一樣,兩人都是天生的隱者,下面這首詩,就是他的代表作,寫于某一段歸隱時期。
【經(jīng)典原文】
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條分縷析】
題目為野望,顧名思義也就是在田野間眺望時候的所見所感,詩中有瀟灑,也有著獨居的孤獨和壓抑。
傍晚的時候,佇立在東皋村頭,望著遠處的薄霧縹緲,黯然低頭,一聲長嘆。
這一生,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要歸去何方呢,生命的最后,又將與何人為依靠。就這樣在路口徘徊著,黃昏也將要過去,夜晚即將來臨。上來就將孤獨沉郁寫到了極致,作為整首詩的基調(diào)。
第二句寫景,每一棵樹上都掛著余暉,金燦燦的,連同金色的,秋天的落葉,化成秋天的使者;夕陽打在每一座山上,輝煌而壯觀,可惜時不我與,美麗的黃昏,成為了秋季山林所能裝點自己的唯一顏色。
第三句寫看到的人,傍晚了,放牧的人驅(qū)趕著小牛犢子回家,打獵的人也騎著馬,滿載而歸。
這些人的生活是多么的愜意啊,只有我自己,孤身一人在這世界上,四處望望,也沒有相識,在山林中長歌吟嘯,唱著周朝的《采薇》,以伯夷叔齊為自己跨時代的知己,一同隱居去吧!
詩的章法結構非常完整,而且音韻鏗鏘,完全是成熟的律體詩歌,王績的活動時間,早于沈宋60多年,其筆法卻已經(jīng)非常的成熟,可見沈宋為格律詩定性,實在是在基礎完全情況下的總結。
每當改朝換代之時,這樣充滿隱逸情懷的詩篇都不會少,王績?yōu)槭裁赐怀瞿兀恳粋原因是他上改六朝綺糜詩風,下啟盛唐格律輝煌,有著非常重要的過渡意義,一個也是因為在長久的宮體詩中,突然出現(xiàn)這樣清新樸素的詩風,不由讓人耳目一新,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