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烏魯木齊8月27日專電(記者 康逸梅、王菲)在新疆的這兩天,陳丹青有點忙。
上個世紀80年代以寫實主義畫作《西藏組畫》在中國美術界聲名鵲起的畫家陳丹青,如今的身份還有作家、文藝評論家、學者!都~約瑣記》《退步集》《荒廢集》等著作受到讀者熱捧,而2004年公開辭去清華大學美術博士生導師的舉動在當時更引發(fā)了廣泛的社會思考。
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化廳廳長張子康的邀請,59歲的陳丹青日前第一次來到新疆,并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記者:您覺得現(xiàn)在的生活還能找到在紐約留學時的寧靜嗎?
陳丹青:能。寧靜不用找,這是心里面的事情,我一回房間就感覺到寧靜了。
記者:現(xiàn)在這樣的社交活動在你的生活中占到怎樣的比例?
陳丹青:我的社交活動沒有那么多,一年就兩三次。既然來了就要對大家友好。張子康先生是我們藝術圈的老大哥,所以他一招手,我就過來了。
記者:有沒有后悔沒有早來?
陳丹青:(笑)你這是年輕人問的問題。我只后悔一件事情就是當時為什么沒有去歐洲留學,我并不喜歡美國。美國是沒有歷史的國家,我是一個老國家的人,我喜歡古老的事情。但是當時沒有親戚給我做擔保,都是自費,就這樣。到我們這個年齡,不會因為有沒有早來一個地方而后悔。
記者:那下一次來新疆,會是什么原因?
陳丹青:新疆,還有西藏,有一種東西還是我很喜歡的,這在內地已經(jīng)沒有了。就是這邊還是相對單純得多,天性比較完整。當然這些肯定都會受到破壞,這里人的表情我在北京,包括西安、天津都不容易看到。那是一種在一個大空間下,離中心很遠,可是又要活下來的表情。
記者:從北京等大城市來的人,往往希望新疆、西藏這種相對封閉的文化能夠得到保存,但是在這個環(huán)境里的很多人,又渴望與外界交流。你昨天在講座中也提到,當這種封閉文化與外部文化交流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受到?jīng)_擊,人們心態(tài)會受到影響,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陳丹青: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很難解決。交通發(fā)達了,資訊、通訊發(fā)達了,全世界固有的相對靜態(tài)的文化和文明都會受到影響,困難正在于此。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會有一些群體在小的地域強行保持過去的生活,不用汽車、不用電燈、不用煤氣。但是也越來越難,因為年輕人受不了。
記者:這是一個社會發(fā)展不可避免的過程?
陳丹青:這個問題在先進國家處理得相對好一點。例如,啟動現(xiàn)代化的主要國家,法國、英國、意大利,他們反而相對完整地保持著傳統(tǒng)形態(tài)。你去他們的農(nóng)村邊遠地區(qū),自然沒有破壞,城鎮(zhèn)也沒有破壞,生活方式也保留了一部分舊習俗、舊氣氛,讓人非常感動。所以有時候我要懷中國的舊,得跑到國外去。巴黎、倫敦好多小弄堂讓我忽然想起上海,可是上海已經(jīng)毀掉了,像個女人亂打扮,那種淳樸的、真的東西幾乎沒有了。
記者:現(xiàn)在在新疆和西藏給你的這么一點點感動有沒有可能還保存下來?
陳丹青:不太會。你放心,等你的孩子這么大的時候,更多的東西會消失,不可阻擋地消失。因為現(xiàn)代文明是所有人無法抗拒的,它讓生活變得很方便。打電話,用熱水,有車、有飛機,人們無法抗拒這些東西。但是人們不太清楚付出的代價是什么,就是你剛才說的怎么能保持內心的平靜。
記者:你在有關講座中說對新疆的“沙粒畫”感興趣,據(jù)說新疆已經(jīng)把“沙粒畫”列入文化產(chǎn)業(yè)政策的扶持范圍,您怎么看待政府的產(chǎn)業(yè)扶持和民間藝術保存發(fā)展的關系?
陳丹青:政府是想做一些事情。但問題是知道怎么做的官員有限,在做的過程中很多問題就出現(xiàn)了,能不能處理好,誰都不知道。這有待于全民素質和知識狀況、理性、專業(yè)性的提高,F(xiàn)在大家都希望讓文化很快地崛起,很快地強大。但你著急、急躁地做出來的事情往往是脆弱的,是經(jīng)不起考驗的。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