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畫廊本質(zhì)(三)
鄭樹林
在畫廊沒有還原本質(zhì)的年代,我們的書畫市場基本上是依托拍賣行進行交易的,拍賣行擔當了畫廊的角色,擔當了書畫家古玩收藏的交流平臺。當下投資藝術品的收藏家并不是個個參加拍賣會的,畢竟拍賣行在賣前限期展出的作品,交由收藏者自行鑒別,拍賣公司一般是不會承擔作品真?zhèn)嗡鶐淼姆韶熑?/SPAN>,藏家看走眼,只好自認倒霉。如果是畫廊大都會進行保真或者了解作品的來源,如果在拍賣會上拍下的,打官司只能和拍賣公司打,而拍賣公司在拍賣前已經(jīng)告知每一位了。還有一個原因大家都知道,拍賣會上的許多作品炒作的成分太大,有些價格遠離了市場,這里面有拍賣場合上的沖動,更多的的沒有時間冷靜的考慮。
當拍賣會的書畫家作品價格上升時,原本存在的畫廊有了生存的空間,收藏家們會找到一些曾經(jīng)在某畫廊看到過的作品,用比拍賣會上低的價格購買,從表面上看達到了心里平衡,撿到了“漏”。
我們周圍還沒有真正的畫廊,也沒有什么畫廊去做經(jīng)紀人代理商,我們看到的只是畫店,這些畫店一定要賣假字畫才能賺錢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為什么假字畫這樣地泛濫,這一方面與畫商要發(fā)財有關,但也與書畫家自己的賣書畫的方式有關,比如那些名家總是抱怨自己的字畫被人仿造,但這也是他們自己一直在地下賣自己的書畫,而不委托某個畫廊合作的直接結(jié)果,所以問題還是出在書畫家自己身上。如果畫廊不做假字畫生意,那它肯定辦不下去,因為畫廊不僅與客戶合作,有客戶買作品是畫廊能維持和發(fā)展的來源,而且還要與書畫家家合作,而書畫家的價格天天可以變的,他們寧可自己找客戶推銷自己的作品,或者去“走穴”,他們沒有穩(wěn)定的價格也沒有可以作為保證穩(wěn)定價格心思,書畫市場是“走穴”和一堆廢紙再加上假書畫。在缺少真正畫廊狀況下,也是書畫市場和收藏投資市場沒辦法嚴肅起來的原因。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